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南充市>阆中市>详细内容

阆中市地情

a062afb6ed2040f4b65c794c8b81d7a2.jpg阆中市标准地图基础要素版

阆中古为梁州之域,周属巴子国。公元前314年置巴郡及阆中县,除隋代因避讳改为阆内外,历代均名阆中。

周武王时,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为巴子国,都江州。巴子迁都阆中后,于公元前323年称王。公元前316年,巴灭于秦。

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秦置巴郡,郡治阆中,为阆中县。

东汉建安六年至成汉嘉宁二年(201~347),置巴西郡,郡治阆中,历经东汉末、三国蜀、魏、西晋、成汉诸代。

东晋永和三年至西魏恭帝元年(347~554),因巴西郡侨置涪城,于阆中改置北巴西郡,历经东晋、南朝宋、齐、梁和西魏诸代。

西魏恭帝元年至隋开皇三年(554~583),阆中为隆州和盘龙郡治。西魏,州辖盘龙、新安、南宕渠、金迁、白马、隆城6郡,盘龙郡辖阆中、汉昌、胡原 3县。北周,州辖盘龙、南宕渠、金迁、白马4郡,盘龙郡辖县未变。

隋开皇三年至大业三年(583~607),阆内(阆中)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 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

隋大业三年至大业十四年(607~618),复设巴西郡于阆中。

唐武德元年(618),巴西郡复改为隆州,阆内亦改为阆中。

唐开元元年(713),为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改隆苑为阆苑。

天宝元年(742),改阆州为阆中郡。

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设阆中郡。

乾元元年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758~1276),为阆州,历经中唐、晚唐、前蜀、后唐、后蜀、北宋、南宋、元初诸代共500多年。其间,后唐天成四年至后蜀广政二十八年(929~965),置保宁军,北宋乾德四年至南宋宝祐六年(966~1258)置安德军。

南宋建炎三年(1129),四川宣抚司移治阆中,时任宣抚处置使张浚,于阆中统领诸将,指挥抗金战争。

南宋端平三年(1236),利州西路安抚使移治阆州,阆州又成为抗蒙前线指挥部。

南宋淳祐三年(1243),利州西路、阆州州军治、金州金戎司及奉国县治均移大获城。

宋宝祐六年(1258)十一月,蒙军破大获城,二十八日蒙哥汗御营过阆州。

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三月,置东川元帅府,以杨大渊驻守阆州大获城行元帅府事;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升杨大渊为东川都元帅;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阆州为东路安抚使军民元帅府治。

世祖至元十三年至民国元年(1276~1912)的600多年里,阆中为保宁府治。元初阆中曾为保宁路,不久仍改为府。

明洪武四年至崇祯十七年(1371~1644),于阆中设川北分巡道、川北分守道(行署)和安绵兵备道(行辕)。

从清顺治八年(1651)起,于阆中设分巡川北兵备道和川北镇总兵署。民国元年(1912)仍设川北道,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民国二年(1913)改为川北观察使署。民国三年(1914)改为嘉陵道,民国五年(1916)移治南充。

清初,阆中为四川省会。四川总督、巡抚、巡按御使均驻节阆中。顺治六年(1649),傅一骥任命为清阆中首任知县。康熙四年(1665)二月,原设保宁的四川政权机构全部迁往成都。从顺治三年到康熙四年(1646~1665),阆中为四川省会20年。

1933~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九军、三十军和四军、三十一军之一部相继转战阆中3年,阆中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阆南县、阆中县、忠发市等苏维埃政权。

1991年,撤县建市。

1992年,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3年,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四川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

来源: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6-13 15:50:46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