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广安市>广安区>详细内容

广安区地情

【云童舞】古时,位于广安地域的宕渠濮人就有了“云童舞”的雏形,源于华蓥山香会“跳云童”,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华蓥山历史悠久,每年都要举办庙会,尤其是农历六月初一至十九日这段时间,沿华蓥山一带的场镇农村,每逢庙会期间都有会首组织善男信女到华蓥山众多的寺庙去朝山拜佛、跳云童,人们逢庙拜庙,逢寺拜寺,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好年景。跳云童是朝山拜佛的开道仪式,云童是朝拜队伍之开道者,分文童、武童。旧时,云童小者十来岁,大者数十岁,还有以此为业者。老云童们还带徒弟,世代相传。跳云童表演者少则四人,多则不限,头戴云勒,腰围转裙,身着镶边裤褂,露臂赤足,排成两路纵队,文童端香盘,武童擎灯笼,伴着马锣、小鼓等打击乐器“波状”声,呈“之”字形,沿山路表演前进。主要有“黄龙缠腰”“莲花铺地”“鲤鱼上滩”“苏秦背剑”“编篾笆篑”等二十几个动作。明末清初以来,华蓥山的土著山民与外来移民相融共生,其歌舞采华蓥山之灵气,古朴粗犷、气势磅礴、淳美动人、富于感染力。现广为流传的云童舞就保留了巴人遗风遗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山拜佛的活动一度被禁止。然而,云童舞这种艺术在华蓥山民间广为流传,其构思创作、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且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后来,广安县积极响应“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本着古为今用的目的,组织人员对云童舞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挖掘、整理,使其有了发展和创新,并将云童舞搬上了舞台。1954年,原广安县文化馆干部和重庆市歌舞团音乐创作人员杨明良前往华蓥双河、明月一带采访、挖掘。1955年,广安县文化馆干部又与四川省文化局音工组到华蓥山沿山一带采访、挖掘。1956年,双河老艺人在有关文化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对云童舞进行了改编创新,在舞中加上了云牌作陪,配上华蓥山民间音乐作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民间舞蹈奖。通过整理,云童舞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正式在广安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出,当时的配乐仅有打击乐。后又经舞蹈、服装和音乐上的改革,1957年2月13日赴成都参加四川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创作、表演二等奖,而且省上决定广安云童舞赴北京参加同年3月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赴京前,省上找艺术家对云童舞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排练,

1957年3月10日正式赴京参加汇演,获得民间音乐、舞蹈优秀节目奖,其演出照片在《解放军歌曲》杂志封面刊出。“文化大革命”后,省、地文艺专业团体多次走访,汇集有关资料,于1979年在参加四川省调演时由南充艺术馆蒋华达重新设计了音乐旋律,配上民间锣鼓,加上小打,以川东北民间音乐素材作为引子,接着音乐节奏稍快,云童在云朵里时隐时现,表现出云童天真稚趣、追逐嬉戏的情景;随后舞蹈又转入抒情段,音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配上民间锣鼓小打,如包锣、木鱼、碰铃等,展现出人们朝山拜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抒情舞蹈画面;最后,音乐节奏转快,主题音乐变化再现,一步一步走向高潮,表现出人们通过不断努力,辛勤劳动,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编排一新的云童舞在全省群众文艺调演中,获创作、演出二等奖。1984年3月8日,南充地区艺术馆《群众文化动态》总第十七期报道,广安县的民间舞蹈云童舞从形式到内容都特别丰富多彩,尤具川东北地方特色,南充地区已将其编入《南充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普查资料》中,并上报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编辑刊发。宕渠云童舞铺地莲花20世纪80年代后,广安县文艺界人士便着手对云童舞进一步挖掘整理。他们阅读了《广安县民歌器乐集成》等一大批民间文艺方面的书籍,从《莲花络》和《薅秧歌》两首民间曲子中受到启发,将这两首民歌的旋律融进云童舞中,同时将道教音乐“嫁香锣鼓”也加入曲子中。改编后的云童舞曲弦律优美动情,节奏明快欢畅,豪放与婉约浑然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生动阐释了宕渠賨人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性格和宕渠文化的博大精深。随之着手对云童舞的舞步、服饰和道具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将手铃和脚铃添加到演员身上,还对云童手中舞动的道具“灯笼”进行了改装,在里面装上电池,可对灯光随意进行控制。通过利用这些现代手法来表现传统舞蹈动作,使古老的民间舞蹈也增添了观赏性。现今的云童舞共包括半边月、月团圆、黄龙缠腰、单雪花、双雪花、雪花盖顶、五梅花、打子、倒壳、开四门、铺地莲花、鲤鱼上滩、铅龙、苏秦背剑、双龙抱柱、单花鼓圈、双花鼓圈、锯子18个动作,通过精心提炼选择部分欢快、抒情的舞蹈,以表现人们心情舒畅、欢欣鼓舞搞好生产生活的欢乐情绪。在服饰上,6名男云童,身穿鸭黄色片镶边半开衫,内着红汗衫,下穿鸭黄色云片镶边彩裤,腰扎黄色带须紧带,脚穿白色体操鞋,肩披黄色云肩,头盔改为现代大圆头;6名女云童,身穿红矫其纱半衫云片镶袖衣,下穿绿色矫其纱彩裤,腰围短镖斜裙,脚穿白色体操鞋,头扎古代云髻缠上粉红小花。音乐方面,开始加入管乐,节奏上也有变化。在原有击乐的基础上,吸收了川剧大锣、大鼓交替套打,配合于管弦乐之中,当舞蹈时,则多用弦乐,进入欢乐高潮时,多使用打击乐,再加上配器使之气氛显得更加浓郁多彩。2005年,文艺工作者在云童舞1979年的基础上,从中提炼素材,精心挑选,去掉了20世纪70年代的川剧打击乐,收集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的民间小打击乐,挖掘整理了广安民间流传的乐曲,与小打击乐和谐配合,使其更加优美、流畅。8月19日,改编后的云童舞首次参加纪念邓小平101周年诞辰“魅力广安”演出即获成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如潮好评。随后,在十一黄金周、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中,云童舞频频亮相,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2006年,云童舞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文艺工作者又在云童舞2005年的基础上,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表演,收集素材,将服装、饰品、头饰等,仿照了川东古时的儿童装束,按照“跳云童”的舞步和基本动作进行排练。对舞美进行了推敲和改进,通过对音乐的整理配合与舞美、服装有机地结合,使其艺术性、观赏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2012年5月22日,在思源广场举行了大型云童舞表演。

【巴渝舞】巴渝舞是渝水土著巴族賨人所创造的民间舞蹈。华蓥山脉和渠江流域古属巴人领地,他们依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公元前11世纪,巴人西迁川东,征服了濮人,建立了最终以江州(重庆)为都城的巴国。随后,生性剽悍、勇敢善战的濮人,则以板楯蛮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汉高祖刘邦伐三秦建大汉时,濮人被募为汉军前锋。他们那种“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气势和战斗力,赢得汉高祖的喜爱,并将賨人的战争武舞取名为“巴渝舞”,引进宫廷,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随着历史的进程,以老子李聃为首的道教文化盛行,板楯蛮顺应历史潮流在奉行道教文化的同时,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独特祭祀方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盛行。唐朝时,宕渠濮人——板楯蛮后裔崇尚的河神文化也逐渐向佛教文化和山神文化转型,巴渝舞经世代承传,历经演变,成为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待明代中叶,以宕渠濮人为基本元素的巴渝舞基本形成,呈现出淳美、古朴、气势磅礴、喜庆乐观的风格。留传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历经演变的“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为长柄双面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图腾图案,直径约30-40厘米,鼓柄约120厘米。八仙鼓舞多为10人以上的群舞,适宜广场表演。表演时,沙锣一道,鼓手随后,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2001年市群众艺术馆蒲公英少儿艺术团演出的以八仙鼓舞为素材的创作舞蹈《巴鼓新韵》参加四川省舞蹈大赛,获得编导和表演两个一等奖。199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肖善生撰写的《巴渝舞初探》。

【坐歌堂】民国时期结婚时,双方都要备办酒席,女方叫花筵酒,男方称喜酒。前一天晚上,女方新娘要坐歌堂,新娘唱歌告别父母和亲友,唱时提到谁谁就要向桌上丢钱,名曰“压箱钱”;男方家新郎要拜祭祖宗,父母、长辈要用“团结和睦”、“成家立业”之类的话给予教诲和祝福。

来源:广安区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6-06 14:54:53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