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

史料之窗

  •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4日 第 06 版) 王凤阁画像。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供图 他散尽家财,却得到母亲的赞许;他坚持抗战,打得敌人胆寒;他誓死不屈,感动了万千群众;他慷慨赴难,身旁是妻儿相伴。他是抗日名将——王凤阁。 王凤阁,出生于吉林通...
  • 最早来成都的旅游博主 马可·波罗 一 非 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即日起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新增21个过境免签人员入境口岸至60个,并扩大活动范围。此次政策调整最大特点是...
  • 马识途与老师闻一多的交往 慕津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年也是“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联合昆明文化界发表《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80周年。1945年3月12日,昆明文化界340多人联名发表《关于挽救当前危局...
  • 我心琴台 刘兴洪 1 我在凡尘中的脚步总是缓慢而迟疑,傍晚抵达相如故城时,嘉陵江边的月光,总是先于我抵达琴台。夕阳的余晖将江水的银鳞织成灿烂的披帛,又轻柔地覆盖在漫滩湿地的芦苇之上。月光漫过司马长卿曾抚过的琴案,斑斑苔痕,那是千年琴...
  •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3日 第 12 版) 图①:青年黎洪。受访者供图 图②:黎洪近照。李振华摄 夏日上午,记者来到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登门采访抗战老兵黎洪,正在看新闻的他立马起身,迎上前来。即将满101岁的黎洪,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
  •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3日 第 07 版) 寸性奇像(资料照片)。滇西抗战纪念馆供图(新华社发) 在云南腾冲居民、抗战历史研究者寸锰家的老宅里,一封曾祖父寸性奇在烽火中写给曾祖母罗树勤的绝笔书信抄件,被仔细保存在书柜中。每年清明节,寸锰...
  • 烽火中的文艺担当 ——抗战文艺的民族记忆与时代启示 周庆富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在中...
  • 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礼”? 彭 林 自古以来,中国便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遍及社会各层面,从国家典礼制度、人际交往到个人修身养性,无处不在。中国人的礼与理等同,是人与社会行事的道理。中华之礼,从实践层面上升到思...
  •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2日 第 06 版)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重庆万州人魏映祥想不到,自己的一生与一名素未谋面的苏联飞行员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名飞行员叫格里戈里·库里申科。 库里申科出生于1903年,后来成长为苏联...
  • 平昌人民在抗日战争中 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胡美娟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耻辱,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4175条信息/共418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