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三访汉源清溪风洞古碑‖张永承

作者:张永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14 20:51: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三访汉源清溪风洞古碑

张永承

初访风洞古碑

“清风雅雨建昌月”这则著名的古民谚,说的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三大特色自然景观。雅雨,指的是雅安的桥头烟雨,建昌月,指的是西昌的如盘明月,清风,指的就是汉源县清溪镇的古城劲风。

清溪城在旧时被称为“风城”。一年四季只有夏季风较小,秋分过后,风便开始飒飒作响。尤其是冬春之际,时常风雾相挟,山风劲吹,如怒涛汹涌,万马奔腾。

古老相传,清溪城之所以“无日不风声”,是与古城西北面白崖山上的风洞有关。白崖山,乡民多称为风洞山。因其山麓有一平台凹陷成穴,传说风从洞中出而称为风洞。

风洞山坡地有天然水晶石出产。于我来言,最早吸引我到风洞山来的,不是风洞、不是风神、不是古碑,而是那些晶莹剔透充满奇幻色彩的水晶石。10岁左右的我们,不惜走八九公里的山路,跑到风洞山来捡拾水晶石。而捡拾的最佳季节是在冬季,因为为了来年耕种,农人会用牛把土地犁出来,经过一个冬季的雪封冰冻,一是便于土地平整,二是能将病害虫冻死,有利于庄稼收成的提高。我们拿上小锄头,轻轻敲打犁翻上来的土块,待土块散开,藏身其中的水晶石就现身了。捡拾起来,往往还要看看成色如何。如果是结晶不完美,杂质太多的,我们也会不屑一顾,随手丢弃;如若捡拾到结晶完美,通透度高,块头又大的,那一定要在伙伴面前炫耀。风洞也曾下到过洞底,但在我们眼中,就是一个大窟窿,远不如水晶石吸引人。

2000年,我到建黎乡中心小学任教。周末无事,萌发上风洞山看看的念头。从羊子桥分路后,便沿大路上山。建黎的乡民也是勤劳,早已将整个风洞山坡地改砌成平台地,坡边种上花椒,平台内套种玉米、土豆。我去的时候,地里的玉米正撒欢地生长,满山一片葱绿。捡拾水晶石,当然也没兴趣了。来到风洞,沿石径下到洞底。一眼就看到洞中有三通古碑,呈品字排列。中间者最高、最大,左边次之,右边又次之。我走到碑前,伸起头,看了一下中间的碑文,有“重建风王庙”的字样。风王庙在哪里?不知道。没有细想,目光移到左边的碑上,“风洞铭”三字映入眼中。风洞,就是这里;铭,指铭文。铭文谁写的,也没细看,又转向看另一通碑。“乙丑三月……”文字大多是繁体,看了几个后,也不甚认识。起身走出洞来,便下山了。第一次访风洞山古碑,没啥感觉。

再访风洞古碑

几年后,我追随乡中前辈任沛雄学习清溪古城历史文化,对历史遗存遗迹有了较大兴趣。2007年冬,我带好护膝和手套,骑上摩托车,再次上风洞山访碑。

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方舆胜览》记载:“黎州白崖山有风穴,穴巨如井,四围流津如汗,间有气出,腾空如白云,须臾,风起怒号,如雷鸣”。嘉庆版《清溪县志》称:每午未时,白云即从洞口出,随后冷风即至。初时犹小,越吹越大,屋瓦雷鸣,势若波涛,冬春尤甚。

因风洞生风的现象神秘难解,明代时,古人便将此地列为胜景,称为“风洞涛声”,成为汉源老八景之一。

摩托车沿108国道至道班房再分路到同心村,我把车停放在同心村小的操场上,沿小路上山。建黎乡2002年逐渐开始种植欧洲甜樱桃(俗称大樱桃),经济效益相对原来种植玉米、土豆翻了四五倍,农民积极性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除包产地外,连同荒山荒坡也都开垦出来,风洞山的整个坡地早就改种大樱桃了。我上山时,遇上村民在地里搞冬季大樱桃管护。村民问我去哪里,我回答说去风洞山看碑。他们还笑我那几块石头有啥子好看的。是哇,第一次访碑时,我不也是这样想的吗。

来到风洞,沿古人在洞壁开凿的石径下到洞底,仔细观察才发现风洞分为内外二洞。外洞四周密布藤萝和苔藓,抬头仰望,枝叶遮掩洞口,如同井底观天。前行几步,一道一人多高的天然石门沟通外洞和内洞。穿过石门,进入内洞,顿觉豁然开朗。与外洞不同,内洞四壁没有什么藤萝、苔藓,只有黑黝黝的石壁。仔细打量,会发现内洞四壁较外洞更加冰凉,地面也异常潮湿。在洞底的一些小洞穴里,居然还有冰晶存在。虽然头顶艳阳高照,但在内洞待上一小会儿,就觉得寒气浸骨。与石门正对的一处凹陷进去的洞穴中,直直的矗立着三通古碑。

这次,我是做好准备的,纸笔早已带上。我半蹲在地上,认真读起碑文。读一句,就在笔记本上记一句。为保存碑文原貌,在抄录时,该空格的空格,该提行的提行。遇上不认识的字,我就照原样写下来,事后通过查字典或请教他人的形式来认识。通过对碑文的抄录,我知道中间的碑是重建风神庙碑记,左边是清溪县训导冯镇峦的风洞铭碑,右边是邓光烈的游风洞诗碑。

此后,我将风洞中的古碑照原样整理打印,并收入《清溪古碑刻》小册子。第二次访碑,略有收获。

三访风洞古碑

2017年初夏,我三上风洞山访碑。这次来访,是怀着对汉源文教先贤冯镇峦、清溪县知县官政的敬意而来。

随着阅读的增加,清溪的历史遗存我已烂熟于心,对汉源县境内历史文化也逐渐涉及,再加上工作原因,对风洞古碑背后的历史文化也慢慢挖掘清理出来了。

建黎乡早已合并入清溪镇,我也因工作关系,离开建黎6年了。现在的清溪镇已成为汉源县大樱桃主产区,仅大樱桃收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农户比比皆是。为方便管理果树,上风洞山也修好了水泥公路,小车可直达。但我却选择走老路上山。

雨后的建黎,果木荫郁,远山含黛。一条约1.5米宽,用本地所产的黑色玄武石嵌出来的山路蜿蜒向上。中间主路部分用的是大块的整石,两边再用略小的石头,依照地势镶嵌而成。现在才知道,这条路是专为祭祀风神而修的路。被雨水洗得亮澄澄的石块路,石缝间疯长的青草还略带亮晶晶的露水,再加上雨后略带甜味的空气,耳边清脆的鸟鸣,一切都显得十分美好。

风洞山上有专门用来祭祀风神的风神庙,今已重新修葺。祭祀风神,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早在秦代,风神就被列入庙堂,享受牺牲祭祀。至汉代,风神祭祀不仅在皇家的祭祀仪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成为各州县和兵镇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神主。到了清雍正初年,雍正皇帝采纳礼官的建议,在紫禁城的两侧分别兴建或改建了单独祭祀风、雨、云、雷四神的专用神庙。随后,各地祭祀风神便单独修建风神庙。因清溪古城早有风洞涛声这一胜景,风神庙就修建在风洞前。隋朝开始,祭祀风神的时间便规定为每年立春后第一个丑日,还专门制定有一套祭祀风神仪程。祭祀官员须斋戒两日,沐浴整装、请神入位、奏乐敬酒、焚香祷告、跪拜行礼。整个仪式庄重、威严,场面宏大。

我缓步走在上山的石路上,思绪翩翩。190年前,68岁的冯镇峦陪同清溪县令汉阳进士朱华(字石笙)到白崖山风神庙祭祀风神,就走的这条路。他二人走在这路上,我想定会边走边聊起今年的收成、仕子们的学业、新作的诗文……

沿石径下到风洞底,越过石门,我走进内洞,手触风洞铭碑,高声颂读:“治北十余里有风洞山,横冈峻岭。忽凹然成穴,直下丈许……丁亥二月十八日同权清令汉阳进士朱公石笙,肃将祀事,遂泐铭洞中。铭曰:帝出乎震,和畅其德;六子分司,万物齐洁。匪暴也仁,享祀不忒;煦煦休休,为安乐国。”

冯镇峦(1760—1830),字远村,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评点过《聊斋志异》,著有《红椒山房笔记》《晴云山房笔记》等。清道光初年,冯镇峦到清溪县任训导职务,专门负责文化教育工作。冯公在清溪县二十年,“一官沈黎,寒氈终老”。汉源著名的崃山书院就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建立的,而崃山书院的文脉绵延,一直影响今天。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十八日,冯镇峦陪同清溪县令朱华到白崖山风神庙祭祀风神。事毕,作《风洞碑铭并序》并镌石于洞中。在冯镇峦的生命中,清溪的劲风给他带来了无限感触。风洞勒铭,是冯镇峦致力于地方风土地理的一个剪影。

“郭外平岗古洞奇,传云大块气通之。松阴独覆千年久,石磴单开一径危。苔藓满崕浓点翠,藤萝四壁密牵丝。我来欲见风神迹,唯有凋残几断碑。”这是风洞中的另一通碑,称为“游诗碑”,为江西临川府幕邓光烈所作。然而遍查汉源各版本县志及其它史料,都没有此人的记载。或许他只是清溪千年古道上的匆匆过客,从遥远的江西临川府游历至清溪古城,闻得白崖山上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洞穴,趁兴游玩,写下诗句。被人刻下,安放在风洞之中。

重修风神庙记碑刻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溪知县萧茂芝与守备开泰,见风神庙年久失修,遂召集会首,倡导重修风神庙,并带头捐出银钱。工程尚未完工,萧茂芝离任而去。继任的知县官政,认真对待风神庙重建工程,并且也捐出了俸银,终使工程完工,因而民众刻碑以记其事。可惜的是民国版《汉源县志》在采选风神庙条目时,将官政误写为官德。查知官德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到任的知县,与官政到任时间相比,二人相差124年。

但清溪的老百姓是知道他们功劳的。直至现在,这三碑古碑被当作神物,披红挂彩,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受到百姓的供奉,这也算是对有过功绩的官政知县一个慰藉。

古城清风劲吹,风洞涛声轰鸣。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永承(四川省汉源县文物管理所)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