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川渝两地的“天后妈祖文化”

作者:孙晓芬 发布时间:2015-06-26 17:19:4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老金堂与城厢古镇的福建移民聚落说起

    清代成都府是闽籍人的集中地,其中老金堂及其县治城厢就是一个典型聚落。

    “老金堂”的闽南方言岛金堂县(包括城厢,原为金堂县府治所)境内保留有四种方言,与清前期的大移民息息相关。不仅有通行全县至今的金堂话,还有“老湖广话”(湘语)、广东话(客家话)和福建话(闽南语)。“老金堂”境内的闽南方言岛的分布,在城厢(今属成都青白江区)、赵镇(现今金堂县府治)、淮口镇及周围农村,包括祥福、大同、玉虹、绣水、姚渡(今属成都青白江区)、太平、官仓、栖贤、三星、同兴、长乐、三烈、转龙等乡。

    “老金堂”与城厢古镇的会馆建筑“老金堂”境内的会馆很多,其中清代福建籍移民及商家建有“天上宫”“靖天宫”“福汀馆”等会馆建筑,分布在城厢、祥福、赵镇、官仓、姚渡、太平和淮口等地,供奉福建地方神祇林姑天后。其中淮口的“靖天宫”作为当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载入新修《金堂县志》(第二十八章《胜迹文物》),是福建南靖人共建的“天后宫”,故名“靖天宫”,基本格局保存完好。县志详尽地记载了其区位、建筑面积和结构。

    “靖天宫”在淮口镇北半边街,面临沱江,占地942平方米,四合院布局,从残存的碑文看,约建于清乾嘉时代。

    从县志上的记载推断,城厢境内福建籍移民建的会馆至少还有两座:一座“福汀馆”,福建汀州人兴建;再一座就是城厢东街的“天上宫”,人称“福建馆”。该馆共两进,宅院宽大,房间众多;从山门进入,有一个很宽的大院坝,戏台建在山门上,山门对着正殿;正殿高大雄伟,解放前相继有县警察局、国民卫队在此驻办。

两次西部大开发与闽人的大批入川

    福建籍人大批西进到两千多里之遥的巴蜀大地,远则要追溯到清朝前期的“湖广填四川”,近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中期的西部大开发。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空前的向四川人口大迁移,从康熙中叶开始,经雍正至乾隆中叶,历时百余年,对四川近现代的历史影响深远。其中福建籍入川的人数位居第四位,兴建的会所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座。天后妈祖会馆,四川称之为“天上宫”“天后宫”“天妃宫”等,在全川东西南北的城市乡镇皆建有,最远的在川滇交界的会理州有3座;成都府所辖的16个州县建有近50座“天上宫”,其中建得较多的有金堂县8座,崇宁县7座,灌县4座,华阳县3座。成都府城中的1座福建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位于繁华的总府街口。来蓉的福建商贾财力雄厚,其会馆以建筑奢华、会产会房甚多而闻名。成都府城中的西玉龙街有“大福建营”“小福建营”,是缘于清初福建籍军人奉命驻防成都扎营,此地名相传延用至今。川南的“天上宫”建得最多的荣县达12座,犍为7座,屏山4座;川北的南充县、营山县、广元、东乡县(即宣汉县)、中江县、遂宁县和合江县,皆是每县有七、八座会馆;川东的重庆府和州府中的璧山县和定远县(武胜县)均在七、八座以上,即是“县城1座,城乡皆有之”,江津县境内10座,其“天上宫”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其余9座会馆在乡间。有的会馆是两省籍的人民共建,如重庆府綦江县东溪的“万天宫”,就是江西人与福建人合建的,至今建筑保存完整。

    有的地方文献反映了清代移民会馆的建筑经贸和在当地的社会作用。如新修《金堂县志》详尽记载了淮口“靖天宫”的建筑规模;民国《长宁县志》详尽记载了各省籍会馆的财产经费来源;重庆大商埠的“八省会馆”,以禹王宫、万寿宫、南华宫、天上宫建筑最为雄伟魅丽,清代的《重庆府治全图》中绘制有“八省会馆”的位置;富顺的“天后宫”位于东门,载入清同治《富顺县志》的《新城图考》中……

    有的地方文献记载有会馆在场镇兴建中的重要作用。如射洪县太和镇就有“五省会馆在此兴场立市”的说法。有的场镇的兴旺与新镇的重建,闽商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如射洪县的沅溪镇原为“川北盐业重镇”,清康熙年间湖广、贛、粤、闽、陕、黔等迁川客户先后在其两岸建会馆,其后逐渐形成三街两巷集镇,制盐、榨油发达。再如遂宁县的“天上宫”因其区位兴街,故此商业街得名“天上街”沿用至今。

    清前期入川的福建移民约数十万人,在四川主要从事商贸(山货、烟行、熬糖业等),手工业的盐业,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烟草、甘蔗等,对四川经济的恢复与繁荣、经济作物物种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闽籍移民后裔中出现了不少近现代的优秀人物,最为著名的是我国的大文豪、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清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现今被中国楹联学会尊为“联圣”的清末楹联名人钟云舫等。

    自20世纪30年代起,皆有闽人到四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大批闽籍商人、企业家到巴蜀大地来发展。巴蜀的闽籍商家以成都及成都平原经济圈为中心辐射全川,以重庆市区为核心辐射大重庆全境。涉足的行业数十个,尤以房地产开发、装饰、鞋帽、百货、建材、皮革、服装、辅料、汽车配件、化工、医疗投资和水暖器材影响较大。现今在四川地域有3万多闽商,在重庆直辖市地域有万余名闽商。每当中国农历新年、清明时节,他们会返回福建故乡与其亲人团聚,敬祖、祭祖,共叙亲情、乡情。

妈祖会馆百年变迁

    成都府治城福建馆被霸占盗卖   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的成都府城区福建会馆是一个三进的馆舍。地跨三条街,“前门在繁华的总府街,后门抵华兴街,旁门通福兴街,规模甚大,房产甚多,又有铺房数十间”。民国二十年(1931),时任市长的黄逸民把福建会馆天后神像移至后殿,与其部属刁文俊盗卖前殿、中殿、侧殿及地皮改建宅院,中饱私囊。后殿原有十余间房舍先后被吞食,继军阀占用之后,1938年又被警备部占去,只剩下后殿几间房。

    重庆天后宫毁于“九二”大火灾   1949年9月2日,重庆朝天门一带发生大火灾,天后宫因毗邻朝天门半边街而被殃及,全部被大火吞毁。邻近的江西会馆也遭重创。

    自贡天后宫有缘育才使命   贡井是清代后期崛起的盐城,陕、闽、粤等省籍盐商拥入开发。闽商到贡井办井灶赚钱,旋将家乡神祇天后请进来以护佑其更加发达。自贡天后宫始建于清咸同年间,占地广,是典型的山地会馆建筑,宫殿正殿供奉天后妈祖塑像。清末随着贡井盐场的衰落,闽籍盐商返回原籍,天后宫成为无主神庙。光绪三十一年(1905)起贡井的高初两等小学在此办学,后曾复建天后宫;1938年在此新办旭川中学,20世纪80年代末拆除老食堂——天后宫,唯有精美巨大的黄浆石“九龙图”镶嵌在新建的校园石砌屏墙上,见证天后妈祖办学育才的济世善举。

    气势恢宏的遂宁市“天上宫”地标长存   清咸丰元年(1851),闽籍商家在遂宁城中建起“天上宫”,此街道因天上宫而繁荣,故得名“天上街”,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遂宁市中区的商业中心,地标街名。该会馆占地4320平方米,由山门、戏楼、书楼、正殿、装饰塔和庭院组成。

    “天上宫”的木雕艺术精美,也有石雕、砖雕。山门前的二十五幅戏剧故事造型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山门后檐坊上雕的四龙两凤图,刻技精妙。遂宁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维修“天上宫”,并将它定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世纪初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整体搬迁至城北西山路,是整体搬迁保护成功例。

    李庄的“天上宫”(玉佛寺)熔于古镇佛文化   李庄的“天上宫”是福建籍人营建于该镇线子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山门、戏台、前殿、后殿、厢房组成,占地面积2117平方米。该地闽商颇富,购进诸多缅甸玉石,请高手雕琢成妈祖像和佛像计36尊供奉,因而被誉为西南第一大“玉佛寺”。古镇自1982年起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受到保护,“天上宫”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该寺被更名为“玉佛寺”,成为该古镇的“佛教圣地”。

    江津仁沱镇真武场会馆群中的“天上宫”   真武场位居綦江笋溪河,水路交通便捷,是重庆、贵州等地物资中转的好区位。聚集此地的客家人抓住发展机遇,先后建起赣、闽、粤各地籍的会馆,真武场成了一个大码头。真武场因客家人而起,客家人因码头而兴。现今的江津仁沱镇真武场是闻名百里的节假日游“三古”(古码头、古黄桷树、古建筑)休闲地,其中会馆古建筑群座落在“灵官祠居”周围呈品字形排列,其建筑均是四合院格局:南华宫(广东会馆)宏伟的正殿建筑保存下来;万寿宫(江西会馆)大门楹联和四合院建筑尚在;“天上宫”的妈祖庙,占地面积大,建筑壮观,图案精致,大门上钟云舫题撰的石刻楹联保存完好:上联“崇封搠宋元以始”,下联“钟灵在闽蜀之间”,横批“天开福运”,道出了闽人对原乡的眷恋与对新乡的热爱与祈福。现为重庆市(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联圣”钟云舫及其题撰的会馆楹联选

    钟云舫,晚清年间的一位杰出文人,被今人誉为中国楹联文坛上的“联圣”。

    钟云舫谱名祖棻,是钟氏移民江津的第七代“祖”字辈裔孙。他的楹联作品达四千余幅,收入《振振堂》专辑的“仅得其半”(有将近一半失传),其中有数百幅楹联生动的反映了闽籍移民入川祖先及其后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诸面。因其德高望重,被乡亲推举任江津天上宫会首,深入各乡镇参与乡亲聚会,为各地会馆题撰诸多楹联,记录了闽人长途迁徙、开基创业的艰辛,反映了姓氏祠堂、生辰、婚丧习俗的血缘文化和会馆地缘的乡情文化、海神妈祖的信仰文化,抒发了对原乡的无限眷恋和对四川江津富饶新乡的深爱。这些闽籍移民社会和文化的生动写照,是全方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文化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富,弥足珍贵。如题江津天上宫上元灯会楹联:“匀铺着一万八千星,高悬宿卫,武则有烈,文则有光,瞧瞧瞧,琼树琪花,是天子昭明圣瑞;忙过了三百六十日,才得安闲,愁什么风,焦什么雨,来来来,金尊玉斝,与父老谈叙乡情。”

    “海月圣灯,由南闽八千里来,光远自他而耀者;天文地耀,禔西川亿万民福,帝力于我何有哉!”

    虽然宏丽的江津天上宫不复存在了,但仁沱镇的天上宫历经百余年幸得保存下来,亲见“联圣”钟云舫的墨宝真迹,重温眷眷乡情乡愁。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