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华夏传奇女性第一人,把养蚕业带到了蜀地

发布时间:2019-03-13 10:39:55 浏览次数: 【字体: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一开篇,就把我们带进了那遥远的史前文明时代,同时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沉思:成都这座城市,究竟起于何时?最初的成都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要回答这些深沉的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华夏传说中一位传奇女性——嫘祖。 

古蜀道遗址

 古蜀历史的最早开端,其实不是蚕丛、鱼凫,而是更早的蜀山氏。很早以前,成都平原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没有人烟。大约在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时代之前,在长江之源——岷江上游,出现了一支善于驯养桑蚕的族群,他们以岷山“石室”为居住之地,因此人们把他们称作蜀山氏(蜀山即岷山)。 

 蜀山氏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时候,就已站在中国蚕桑丝绸早期的门槛上,因此连后来打败炎帝和蚩尤的黄帝都很重视。史载,黄帝不但派其元妃嫘祖入蜀,教蜀民养蚕,还专门为其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一个女子。这个蜀山氏女子生了一个著名的儿子,就是后来号称“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颛顼(也即高阳)。而颛顼后代的一支又被分封回蜀地,世代皆为侯伯。因此,早在黄帝时代之前就生活在岷山石室之中的蜀山氏,是古蜀历史最早的开端。 

 嫘祖,又名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但嫘祖却生了病,胃口越来越不好,大伙儿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这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憨女子,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嘛!”他这么一说,立刻提醒了几个女子,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捞出一个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急得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她们把这个稀奇事立即告诉嫘祖。嫘祖是个急性子,不听则罢,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

 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她回来就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