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南溪江畔记忆之东门‖何春梅

作者:何春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2 21:07:53 浏览次数: 【字体:

南溪江畔记忆之东门

何春梅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每当歌声响起,作为一个在江边长大的人,长江情怀便悄然地在心底翻涌奔腾。总想把情怀幻化成文字,记录下这里的山水、城门、人物等一切一切。

南溪东门码头

家乡南溪依江而成,每当我凝望浩淼江水,便思绪翩翩,一端是神秘巍峨的唐古拉山,另一端是蔚蓝辽阔的苍茫大海,山川河流,万水奔赴,星辰大海。一条江,一座城,孕育出近处的繁华人间,也润泽了远处的梦想远方。总喜欢在鸟鸣清晨或傍晚余辉中,漫步江边小道,触摸古城墙上的斑驳青砖,凝视城墙上欹斜的大树,细数古街屋檐的红灯笼。还有那一座座雄伟的古城门,总是意蕴悠远。

以前,守卫南溪城池的共有九道城门,现今除了矗立江畔的广福门、文明门以及望瀛门外,其余六个城门均已不复存在。古城墙城楼,是万里长江边上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池防御工事。

望瀛门,位于城墙东段东大街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二三百年历史,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因登临楼头,可眺望江心瀛洲阁而得名。望瀛门即南溪城的东大门,卷拱型砖石城门,高6.20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与其他几个城楼、城墙共同构成了古代南溪的城防建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是如此。

南溪望瀛门

登临而观,江面宽阔,波涛浩渺,江水东去,朝晖夕阴,四时景异,大气磅礴。在清朝,知县崔光仪为东门题匾:“登皋临流,紫气东来”,后知县邰兆禄又题匾:“紫气云腾”。由此可见,望瀛门处不仅景色宏伟,且寓意吉祥。在东门码头送别友人,望一叶扁舟向卢亭坝翩然而去,对岸江南的映南塔上鸿雁掠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浑然天成。

现在的东门公园里,有一棵意义特别的“回归树”,那是南溪人都不曾忘记的一件奇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普天同庆,一棵巨大的老黄葛树,像一个巨人一样轰然倒下,许久许久,南溪人民都在议论。难道是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不久,政府立即重新补种了一棵小树并命名为“回归树”,如今25年已去,回归树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就在我拍照纪念时,几位乘凉大爷纷纷围过来,生动地为我讲述那段故事。临走时,我回望了“回归树”,在刻字的石碑前,它枝繁叶茂,高大挺拔,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25年前的那个动人故事。

曾经的东门码头是繁华热闹的,没有桥的时代,进城赶集或读书都坐船,从江南老家到县城,船逆流而上到南溪第一山下面的九龙滩,就可远远望见县城东门,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收拾物品准备登岸了。但是,九龙滩乱石嶙峋,水流湍急,八月涨水时行船相当艰难,冲上去,又被洪水冲回去,然后又继续冲,船上的大人们依然谈笑风生,好像早已习以为常;而我却大气不敢出,直到船成功靠岸,才如释重负。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感叹船长是要多么的勇敢睿智,才能把一船一船的人安全送达彼岸。

时代不负,蔚蓝的南溪仙源大桥横跨长江,牵手两岸两区。船和江便成了一道道风景,静静流淌。

岁月变迁,关于长江,关于城门,终将融入记忆,慢慢回忆欣赏!

写于2022年8月

作者简介

何春梅,女,宜宾市南溪区第三中学校教师,南溪区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写作,作品散见《教育导报》《宜宾日报》《宜宾晚报》等报刊,主题征文多次获四川省、宜宾市有关奖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春梅(宜宾市南溪区第三中学校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