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昭化与丁宝桢

作者:杨大明 发布时间:2015-02-27 08: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昭化,古称葭萌,白龙江与嘉陵江在这里汇流,河谷两岸形成肥美的冲积坝子。这里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也是川、陕、甘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口碑,在巴蜀大地早已四处流传。

昭化古城承载和见证着数千年巴蜀文明的演进。2014年,考古人员在昭化城北摆晏坝发现了一座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古城址,其年代为西周时期。这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城址,也是四川先秦时期考古继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后的又一个重要发现,极有可能就是继三星堆之后的蜀国第二城。战国时期,昭化城西北的土基坝,是古蜀国苴侯的都邑,名吐费城。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顺势吞并巴、苴,在原苴侯领地置葭萌县。从此直至1959年昭化县并入广元县,两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历代县级以上地方政权的治地。在西汉时期,昭化城已经非常繁荣。公元212年,刘备率兵屯驻葭萌,“厚树恩德,广收众心”,以葭萌为根据地于214年攻取成都。217年,刘备改葭萌为汉寿县。252年,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奉命在汉寿开府,执掌蜀国军政大事。城周古驿道、葭萌关、费祎墓、牛头山、鲍三娘(关索之妻)墓、司马口等三国遗迹风貌尤存。从西周至蜀汉,称昭化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其实不虚。

历史的风烟,尘蔽了昭化太多的过往。无数的历史过客中,也有人让昭化本地人至今不忘。在昭化古城,问起武侯(诸葛亮)祠、敬侯(费祎)祠,许多人已不知其所以,但说起丁公祠,妇孺皆知。丁公祠,由昭化士民筹款3400余钏,于光绪四年(1879)在西门外武侯祠废墟上建成,供奉的是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及其祖父丁必荣。每年4月28日丁宝桢生日,昭化都要在丁公祠举办庙会,附近百里乡民赶会、祭祀、看戏,热闹非凡。

丁宝桢,贵州平远(织金县)人。其祖父丁必荣曾于1817年任昭化知县,清正爱民,深受百姓拥戴。1876年,丁宝桢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丁宝桢在世时能被昭化百姓立生祠享祀,是因为他捐金置产永免昭化民间夫马(旧时官员出行所用夫役、轿、马等的合称)经费,使昭化百姓得到大实惠。现立于昭化旧县衙旁,由昭化知县敖立榜撰写的一通“丁宫保捐廉置产为昭化夫马经费永免派民章程序”碑记述了其事。碑文前半部分大意为:昭化地当驿道要冲,每日办理各种公差的官员络绎不绝,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流差”。这些官员过往昭化,所有夫马经费都需要昭化穷苦百姓按原有粮赋额外摊派税收,成为昭化普通百姓和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虽然丁宝桢总督四川后决定裁撤全省夫马,但昭化毕竟是交通要道,尽管有所减免,负担依然沉重。丁宝桢途经昭化,了解百姓疾苦,怦然心动,特为昭化捐银7000两,又派专人会同昭化知县敖立榜,商劝昭化殷实富户再捐3000,在昭化置买田产,每年收取租息,专门支应一切夫马经费。长期以来陷老百姓和地方政府于困境的夫马经费得以永免。昭化士民为感恩而立丁公祠祀之。

碑文后半部分的五条章程规定了租息的收支制度、管理程序、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直到今天,对于我们反腐倡廉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1886年67岁的丁宝桢病危时,由于俸金多用于济困助教,这位封疆大吏竟至债台高筑,只好上奏朝廷:“所借之银,今生难以奉还,有待来生衔环以报”,丧归时,赖僚属集资才得以成行,以至光绪皇帝动容。也许在他所借之银中,就含昭化的捐银7000两。
丁宝桢心中装着昭化人民,昭化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