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四川这位援非的水稻专家,何以感动中国?

来源:四川日报微信 发布时间:2024-04-09 15:09:56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这位援非的水稻专家何以感动中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陈 宇

4月8日晚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

四川援非的水稻专家

杨华德

获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杨华德

内江市威远县

农业农村局的水稻专家、

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

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推广杂交水稻

是杨华德在布隆迪的工作重心

他带去的种植技术和品种

让布隆迪的水稻单产增加3倍左右

总产量增加了约4倍

大大缓解了当地的吃饭压力

自2015年杨华德援非以来

近9年时间

这位四川汉子用每天工作10个小时

每个月下乡25天

带动布隆迪这个非洲国家水稻增产两倍以上

大大缓解了当地粮食压力

这位四川农业援非专家

为何会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川观新闻记者对话杨华德

杨华德(左一)正在指导布隆迪农户种植水稻(受访者供图)

他的选择

主动援非

选择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确实苦,但也很快乐。”谈到援非,杨华德滔滔不绝。

援非是杨华德自己争取的。2015年,杨华德已经51岁了,同龄人都开始展望退休生活,他却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农业援非高级专家组。

主动援非,是国家承诺,也是四川的传统。2009年起,我国开始向布隆迪分批次派出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援助领域主要涉及水稻、农产品加工等。作为中国农业援外的“主力军”之一,四川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派遣专家参与非洲农业发展,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

为什么要去援非,也源自于杨华德幼时的经历。上世纪70年代,为了提高当地水稻产量,有农技人员来到杨华德所在村庄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指导。当年,杨华德老家的村庄就实现了水稻产量翻番。“当时我想要做个农业局的技术员。”杨华德说,在援非的机会摆在面前时,自己没有丝毫犹豫。

杨华德援非的首站,是莫桑比克。2015年年底,莫桑比克援助工作结束,杨华德本可以选择回国。但他和其他七位同事申请加入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并担任组长。从此,杨华德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农业农村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四川农业专家组组长张小强说,布隆迪是农业援非的“硬骨头”。

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布隆迪,2019年,布隆迪人口1150万、人均GDP仅252美元。同年,该国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4.6%。此外,布隆迪长期被联合国列入58个重度粮食危机国家名单,是非洲大陆饥荒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抵达布隆迪的第一天,杨华德就被道路两旁破旧的民房和赤着脚乞讨的孩子所震撼。下乡之后,他发现大部分人家每天只吃一顿饭或者两顿饭,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还吃不饱。”

“这里的农业生产以人力作业为主,‘一把锄头打天下’。”杨华德说,抵达布隆迪后,他和同事们用半年时间走遍了布隆迪的15个水稻种植省份,更激发了他们在布隆迪奋斗下去的斗志。

2023年6月,杨华德正在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他的起步

勇敢闯过技术关

向布隆迪证明杂交水稻的可靠性

激发杨华德斗志的,是一组调研后形成的报告。

水稻是布隆迪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亩产只有四川的二成至三成。原因有四: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机具短缺、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流行。但光热条件丰富的布隆迪,有着近2000万亩可耕地,只要采用良种、良法种植水稻,完全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杂交水稻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一定能够在布隆迪取得成功。”杨华德说,在和同事们交流完意见后,大家决定在布隆迪推广示范中国的杂交水稻品种。

但这并不容易。

第一关,是技术。2016年4月,杨华德从国内优选7个杂交水稻品种到布隆迪试种。不过,靠近赤道的布隆迪,水稻生长周期只有120天,比四川少了30余天。因此,原有的栽培技术体系需要系统性调整。这种调整,只能靠专家组一点一滴摸索。

第二关,是农户的积极性考验。

“一开始,大家态度很冷漠。”杨华德打听后才明白,此前有不少外国专家在布隆迪搞过增产实验,但都未能成功。因此,村民们对中国专家也抱有“看热闹”的心态。

这种隔膜,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例如,布隆迪农户普遍存有“水稻必须有水才能存活”的观念,导致大部分缺乏灌溉条件的农田长期撂荒。杨华德只能现场示范旱育秧技术,能够减少八成用水量。

2016年10月,杨华德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达13.86吨/公顷(924公斤/亩),刷新非洲水稻高产纪录。这不仅积累了当地杂交水稻种植经验,也让农户们心服口服。

为了进一步验证杂交水稻在布隆迪推广的可行性,并完善技术规范,专家组又连续进行了三季试种。在此期间,农业专家组成功筛选出“川香优506”,成为在东非审定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2018年7月,中国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的聘期已结束,杨华德可以回国。但因为项目需要,他最终选择留下。

2019年,杨华德终于完成了杂交水稻的育秧、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十多个关键参数的实验、优化。在此基础上,他主持编写了《水稻栽培技术规范(草案)》,成为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的技术指南。

杨华德(右二)和农户一起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他的成就

不仅让农作物高产

更探索出了一条非洲减贫路径

杨华德保留的奖状中,有一张最为特别——那是2022年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为杨华德颁发的荣誉证书。

这是因为,杨华德探索出了一条“授人以渔”的路子。

“渔”是种植技术。现任布隆迪全国合作经济发展管理署署长恩达·伊克基的大女儿的名字中有一个“杨”字。因为,从2016年起,恩达·伊克基跟着杨华德学习了三年水稻种植技术,成了布隆迪有名的杂交水稻种植专家。

恩达·伊克基是杨华德在布隆迪的首批弟子之一。从2016年开始,杨华德和同事们先后培养数百名布隆迪水稻技术人员,培训了近10万布隆迪农户,帮助打造了该国的粮食农技服务体系。

“渔”也是产业发展模式和减贫模式。

种植杂交水稻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投入。但布隆迪大部分农户都处于贫困状态,如何解决投入问题?

201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布隆迪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两国在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开展了更为紧密的合作。从这时起,中国专家组选择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作为示范村,启动了杂交水稻在布隆迪的示范推广。

如何示范?除了提供技术指导,杨华德还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成立杂交水稻示范生产投入基金。明确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和技术由专家组和当地政府提供,但收获之后,农户必须将部分收入注入基金,用于下一季投入。

这一模式,在林格四村取得成功。到2018年,全村种植水稻48公顷,人均年稻谷占有量从200多公斤上升到890公斤,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让十多户农民盖起了二层小楼。

林格四村示范村的成功,为布隆迪农村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以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了希望,因此,被布隆迪列为2018年国家重大成果。

目前,布隆迪的示范村已达56个,遍布该国的14个省份。

2022年7月,杨华德和农户一起庆祝水稻丰收(受访者供图)

他的期待

用中国的技术和经验

彻底解决布隆迪吃饭问题

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交流合作处处长蔡军军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杨华德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肯定,体现在一张张“成绩单”上。在布隆迪的近9年时间,杨华德带领专家组解决了稻瘟、黄叶等病虫难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

数据为证:2016年到2022年,布隆迪的水稻平均亩产由300多斤增至1300多斤,全国稻谷产量由5万余吨增至25万多吨。

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2年,布隆迪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大量减少。

成绩的背后,是杨华德的付出。

到布隆迪的第一个晚上,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个装满热水的塑料桶。比划一顿后,杨华德才知道,这是给他洗澡用的。此后,这个塑料桶就成了杨华德的“浴池”。直到两年前,他的住处才装上了淋浴设施。

来到布隆迪后,杨华德几乎没了节假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个月下乡25天是家常便饭。哪怕是春节,他也只能休息两三天——2021年春节,杨华德和几位专家吃了一顿饺子,大年初二一早便下乡去了。

还有对家庭的牺牲与亏欠。自2015年以来,他只回家了四次,累计陪伴家人时长不足半年。2020年5月,独生子杨博文的婚礼被他错过。2022年10月,孙女出生,但他也只待了半个多月。今年3月,杨华德参加会议,回家也只待了不到一周。

但杨华德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按照计划,今年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聘期就将结束,已经接近退休年龄的杨华德毫不犹豫地提出申请:让我留下。因为,他还有很多计划等待实施——同当地国家农科院合作选育抗稻瘟病品种,建立品种的抗病体系和种子生产供应体系,在更多地方示范推广水稻高产高效新技术,减少饥饿和贫困问题。

“不排除我还会再追加一期。”杨华德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中国的经验帮助解决布隆迪这个国家的粮食问题,“甚至脱贫问题。”

“我能理解他,这是他热爱的事业。”杨华德的妻子杨菊芬说,2022年,自己陪着丈夫办理延迟退休手续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丈夫的心,还是在布隆迪。

来源:四川日报微信

采写: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陈 宇

来源: 四川日报微信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