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教师节特辑】我的语文老师 ‖ 许政

作者:许 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10 09:56:12 浏览次数: 【字体:

我的语文老师

许 政

我喜欢语文,语文也喜欢我,我得益于语文,得益于语文老师的熏陶,我深深地感激他们。

小学初中崔老师

我们那时上学读书是在农村,没有今天孩子们的那种窗明几净的幼儿园,启蒙就迈好了第一步。

我的语文、教学老师都是同一个人,崔孝治先生,高高的个头,高高的鼻梁。那时的他不戴眼镜,启蒙第一课先教我们认读“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后,就教字的写法、笔顺笔画。他背向着我们,先在空中伸出手臂,用手指画字的笔顺,然后叫我们照他手指画,再面对我们看着我们画,直到会为止,才让我们在本子上用铅笔书写。我们一边写字,他就在旁边帮我们削铅笔。

有一次,亲眼见他给我们削铅笔时,小刀划破了手指,红红的鲜血往下滴,大家惊呆了、怕极了。从那以后,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学削铅笔。后来他又教我们识数字,从1到10,只是写4、8、9时,不少人恼火,写不好,他又让我们看他伸出手指背对我们在空中画,再独自写,结果我无论如何也把“8”横着写,好久才领会到,慢慢地把“8”写竖起来。

学的东西多起来,识的字多起来,他便要求我们读生字、写生字、认生字、记生字、搞比赛,看谁认字多,认得快,背得快,记得牢。那时老师的绝招就是搞比赛,得奖励,最好的奖一个作业本、一只铅笔,最高奖品是奖一个工作笔记本。我得的奖品多,成绩就一次次上升,期末全乡统考,我考了满分,崔老师就给我发张红红的奖状。拿在手上,高兴得发抖,脸也通红,放学回家,走路像在飘,晚上梦中也笑醒了多少回。

年级升高,他就选我当班干部,先是劳动委员,后当学习委员,不久就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成为红小兵,就这样读完小学五年毕业,以语文99分、数学满分名列榜首升初中。

升入初中,我们仍在村上读,只是变了教室。村上快修了一处大教室,距小学部直线不到800米,崔老师继续教我们语文,全班有56人,集中了三、四、五大队的初中同学。我们没有住宿条件,一日三餐都要回家吃饭,大人们忙农活,根本没人做饭,只有我们自己回家煮。家里人多,一大锅水还没烧开,时间又来不及了,只好交给弟妹们继续煮,自己饿着肚子赶去上学。因为那时初中立了个规矩,迟到了是要站在教室外听课的。初中开始,养成了早到的习惯。

初中时,崔老师自己掏钱给班上买了一大箱书籍,有连环画、有文学书、有科普读物。每周五有一节课来读这些书,周六放假时可以借一本回家读。那时我就读了《回忆长征》《四川十人短篇小说选》《十万个为什么》《人民文学》等,连环画看了《雷锋》《张思德》《刘胡兰》……增长了许多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初中将毕业时,崔老师又给了我很多机会,参加班上数学竞赛、作文竞赛,评我为一等奖,奖工作笔记本一个,后又参加全乡数学竞赛、物理化学竞赛,崔老师又和数学老师廖登权一起决定让我参加全区数学竞赛。

那天我们3个同学半夜两点起床,早饭没吃就出发,翻山越岭去约齐另一位姓华的同学到区中参赛。到入场时,却找不到座号,最后给我指定一个位置参赛,后来才知道,这个机会是争取来的,计划之中根本没有我!

初中毕业考试,在县城射洪中学进行,考完后回家就毕业了。为感激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我给老师买了一根毛巾以示谢意,后来以四科259的高分升入区级高中。

我很感谢我的崔老师!他给我以启蒙,培我以兴趣,激发我志趣,给我以机会,导我以向上的热情。

高中时名师荟萃

高中先是在大于中学八一级高三班,全班50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是陶光先老师。他个子不高,方形脸,留胡子,四十多岁,头发往后梳,上课时戴眼镜。一学期他只教了古文,上课时他一字一字慢慢地扣,一句一句慢慢地译,现代文根本不讲。他最大的特点是写“竹枝字”,歪歪斜斜的,他鼓励我们背诵。那时我最先背到的课文是《赤壁之战(节选)》《鸿门宴》《梦溪笔谈(二则)》《琵琶行》……

每天我比同寝室其他同学早起20分钟,带上语文书一个人跑到学校里小山岗上去背,不久就看见陶老师和他的一双儿女早早地起来登山锻炼身体。

高二将毕业参加高考,换成了陈玉丰老师教语文,也兼任班主任。陈老师身材瘦高,皮肤白净,戴副眼镜,举止文雅,很有文气,语文课讲得深受我们喜爱。他很重视课外阅读,常熬更守夜给我们刻印各地高考预选试题和优秀作文,让我们学习。至今我还完整地保留着一本他老人家刻写的油印资料。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我考了255分。

后来到太和中学,先后遇上了范和森、杜鹏生、田益民、张昆厚等老师。印象深的是范和森老师,他爱用投影仪、唱片机,把课文中剧本《窦娥冤(节选)》的录音放给我们听,虽然听不大懂,但总觉方式特别。后来才知道这就叫电化教学,既直观又形象生动,比满堂讲的方式好!那时他可算得上是比较前卫的老师了。

张昆厚老师,既当太和中学校长、书记,还当教育局教育股长、古文功底厚实得很,非常看好我。

杜鹏生老师,爱讲现代文,尤其是鲁迅作品《祥林嫂》的课文讲析,生动、形象,入木三分,至今难忘!

在射洪中学求学时,遇上了李盛辉、李地茂,著名特级教师陈明勋,他们都是了不起的语文大人物。一是上课知识面宽,教材挖掘开拓深,非常重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无论是知识功底,还是应试技巧,我在射洪中学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1985年11月,去金华中学学习,遇上名师罗志毅、蒋春长,他们待人真诚,语言温和,给人鼓励,语文知识功底厚实,影响更深远。

大学时专家云集

1986年7月参加高考,我以语文88分、总分479的成绩考入成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分科特别细,语文老师就特别多。外国文学刘连青,写作基础张心颜,现代汉语李郁清,现代文学陈仰高,当代文学胡锦屏,戏剧常识谢宇衡,宋代文学白敦仁……

尤其是古代汉语夏中易先生,他身材高而偏瘦,留着两撇小胡子,板书特漂亮,文言功底深厚,上课时常用“某曰……”,引经据典,高深莫测;白老先生讲宋代文学,从不带讲稿,分章分节,娓娓道来;谢老先生温文尔雅,连青先生气势磅礴,力压群芳……个个特质鲜明,影响颇深,让我终身受用。

今天我所以学语文、教语文,最终成了个语文人,得感谢一生中所遇的许多语文名师。虽然他们中不少人已远走西去,但其音容笑貌仍不时回现,鼓励我、鞭策我,让我站在讲台,埋头伏案,默默传承着这份不朽的事业。

作者简介

许政,1967年11月生,四川省射洪中学校语文学科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全国中语会首届“教改新星”,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名师,四川省级赛课专家级评委,射洪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十大名师”。

致力于教法学法、教材探精、作文教学研究,《我的数教、诗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的“锤纳谈唱”法》《农村学生作文“高原明象”重在于“导”》《说课研究的在伸》《作文训练优化的“三阶六步”体系》等160多篇学术论文在《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教师版》《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等十多家刊物发表,20多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合著合编书籍6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许 政(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