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过 年‖杨成儒

作者:杨成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23 13:31:41 浏览次数: 【字体:

过 年

杨成儒

过年,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身居海外,都是一年中最企盼、最重视、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在四川彭山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有意义的民风民俗,值得我们去记忆,去发掘,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丰年腊味》(农民画) 蔡燕 作(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从我三四岁能记事的稚童时代起,到我四年前便已步入古稀之年的今天,彭山人过年的许多习俗,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每年过了腊月十五,便进入了“年关”,这时家家户户都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包括一家老小的穿戴和过年的生活必需品等,特别是腊肉、香肠的腌制。因为在那贫困而又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少家庭就只有靠过年来改善一下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腊月十五便要立灯杆。在彭山县城北街与城隍庙(今小东街口)交叉的丁字街口中心,立一根十来米高、碗口粗的木杆,以备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城隍庙举办灯会时在上面点灯用。当时城内房舍都矮,这根灯杆就显得突兀,老远就能看见上面点的灯。各家各户的门口都要点上一盏纸糊的灯笼,把平时漆黑的街道照得通明。有钱人家则点上一盏“走马灯”,灯周围的人物或动物会围着灯旋转,引得人们驻脚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上电灯,这一习俗便消失了。

腊月三十除夕,每家都要团年。吃过年夜饭后,一家老小便聚在一起聊天“守岁”,到午夜12点后,新年便来到,人们才去睡觉。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守岁”的习俗也就被观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所取代。一到半夜12点,全城便会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冲天的礼花会把漆黑的夜空装扮得五光十色。人们用这种喜庆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餐,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象征在新的一年中合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商家早上打开店铺,便有一些叫花子(乞丐)穿着古典戏装扮“财神”,手拿扫帚,挨家要钱。他们口中念念有辞道:“左扫左发财,右扫右发财,臭虫跳蚤扫出去,金银财宝扫进来。”商家总会给些钱物,以图来年大吉大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穷人翻身分了土地房屋,生活有了着落,有的乞丐有了适当的工作,“财神”也就销声匿迹了。

过了正月初一,人们便开始“走亲戚”,通过这种方式来联络感情,加深彼此间的亲情和友情。

过年最受人们欢迎的活动便是观看耍灯,有龙灯、狮灯、牛儿灯,幺妹儿灯(跑旱船)、蚌壳灯、踩高脚蹬,打莲肖儿(又叫霸王鞭)等多种文化娱乐方式。

在这些活动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耍龙灯和狮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人自许为龙的传人,几千年来都崇拜龙,足见龙在中国影响之广、影响之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舞龙的习俗,足见历史之悠久。

舞龙(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那贫穷的年代,龙的制作简单粗糙,龙头和龙尾用竹蔑编成,外糊“油纸”,用五彩颜料画成龙头和龙尾的样子。而龙身则用一截窄窄的粗糙麻布制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龙身则改用布料制成。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状况极大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龙头、龙身、龙尾都制作得异常精致,无论观赏性和艺术性都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耍龙灯从初一耍到十五那天,龙灯队便将龙灯拿到岷江河边的乌龟嘴去烧毁,表示年已过完,下一年过年又重新制作。

20世纪50年代,不少农村的龙灯队会进城耍龙灯,其中黄丰乡油房村的龙灯队较有名气。到了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城关镇(凤鸣镇)蔬菜大队的龙灯便名气较大。他们的龙灯别有特色,龙身和龙尾分离,耍龙尾的人扮成小丑,在耍灯的过程中随心所欲,做出不少滑稽动作,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给过年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

过去耍龙灯分两种,一种是准烧的,一种是不准烧的。准烧的龙灯在耍灯时,观众可用烟花随便烧(不准用炮)。这种玩法有时会给耍灯人或观众造成伤害,这种耍灯方式后来便淡出人们的视野。

改革开放后,龙灯制作技艺不断创新,样式不再单一,出现了竹编龙、草龙,板凳龙等,有的龙灯龙口内还会喷出烟花,煞是好看。耍灯人不再是单一的男性,也出现了女性,如公义镇的女子龙灯队和锦江乡的女子草龙队,在眉山颇有名气。

改革开放前耍灯,不管什么灯队都有人拿一根十米左右长的楠竹杆,随灯队而行。因为当时一些单位和商家往往在一根竹杆上面拴上香烟,高高支起,让灯队去折取。这时灯队中三四人便将楠竹杆竖起在香烟下,扮孙猴子的人便会顺着楠竹杆爬上去折取香烟,下来后灯队人便会齐声高呼“XX灯队全体道谢XX单位(或商铺)”。改革开放后,人们富裕了,物资丰富了,这种现象也就消失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彭山提出文化兴区。我相信,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将会代代传承下去,让人们永远记住那无法化解的浓浓乡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成儒(81岁,眉山市彭山区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