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苑】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弘扬好传承好剑阁方志文化‖张忠仁

作者:张忠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28 14:51:07 浏览次数: 【字体: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弘扬好传承好剑阁方志文化

张忠仁

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剑阁县翠云廊考察时,专门嘱托县委书记杨祖斌:“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方志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与国史、族谱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基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剑阁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指导、特别关心关爱的地方,必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用优秀方志文化助推剑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这是25日下午,习近平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剑阁方志文化是剑阁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剑阁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800多年文明史。千年来,一代代剑阁儿女筚路蓝缕,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巴蜀历史文化资源中极具特色,是中国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剑阁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剑阁栖息繁衍。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大军伐蜀,以“石牛粪金”之计,引蜀王诏令五丁力士开凿金牛古蜀道,剑门由此洞开。东汉置县之后,剑门蜀道成为北连关中平原、西达蜀地成都的主要官道,粮草、盐铁、税赋、蜀锦、茶叶等商贸物资的大通道,人来车往,绵延不绝。宋明清三朝,剑阁中进士88人,举者76人,有拔贡、恩贡、岁贡155人。

历史上,无数名人雅士曾在剑阁流连。魏徵在此地饱读经书,后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黄裳由此地出发,观天下星相,后绘就传世《天文图》;张行成在此引领象数易学潮流;李白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杜甫吟诵“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陆游留下“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家国惆怅;赵炳然离此南征北战、平倭荡寇,李榕曾在这里讲学,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这里是金牛蜀道的核心区域,集聚了交通文化、工程技术、历史名人古迹、蜀道书法、军事战争、人口移民、宗教传播与造像、蜀道文学(蜀道游记与诗歌)、蜀道旅游等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濒危遗产遗迹遗存等资源,价值难以估量。

这里有一片目前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翠云廊,被称之为“蜀道奇观”“森林活化石”,其中年龄最大的古柏已有2500年历史。

翠云廊古柏(刘新亮 摄,图片来源:剑阁文旅)

红四方面军长征从这里出发,“南方山区的一面红旗”“四川的大寨”在这里建设……

编史修志是剑阁的优良文化传统。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地方志纵贯古今、横陈百科、包罗万象,是记载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化典籍。剑阁方志是剑阁宝贵的文化记忆及精神财富,是传承剑阁历史、反映剑阁地情、展示剑阁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记录。据文献记载,宋元修《剑州图经》《隆庆府志》《普安志》,均已失传。明正德间,李璧主纂《剑州志》,惜毁于兵燹,仅存《剑州志序言》一篇。清雍正丁未年李梅宾编纂《剑州志》、清同治十一年邑人李榕再纂《剑州志》、民国16年张政纂修《剑阁县续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纂《剑阁县志》(1992版)《剑阁县志(1990—2006)》2部县志,《鹤龄镇化林村》《金仙镇小桥村村志》2部村志,《剑阁教育志》等行业志50余部。

地方志是剑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剑阁地方志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故事、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富矿和宝藏,是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衍生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品位、润色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为剑阁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实施文旅兴县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内涵支撑。

剑阁方志文化是剑阁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传承弘扬好方志文化,对于提升剑阁儿女的凝聚力,集聚县域精神,对外展现剑阁形象,讲好剑阁故事、巴蜀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二、写好写活剑阁方志文化传承发展文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方志文化植根其中。传承弘扬剑阁方志文化,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剑阁的谆谆嘱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剑阁文化软实力必担的时代之责。剑阁方志文化必须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存史、育人、资政”功能。

(一)建好“四馆”,打造国家级文化地标

文化地标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人们的精神坐标。剑阁红色资源富集,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周恩来、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过剑阁。剑阁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是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先秦古栈道文化和中国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和三国文化的核心走廊。要着力推进大蜀道博物馆、剑门关高级中学红色教育陈列馆、中国共产党剑阁历史馆、剑阁方志馆“四馆”建设,并将其打造为文化地标。

高标推进古蜀道博物馆建设,形成集收藏、展览、交流、教育、青少年活动、群众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建成古蜀道上的标志性建筑,充分展现蜀道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中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

加快推进习近平同志亲自奠基的剑门关高级中学红色教育陈列馆建设,建成全国新时代红色教育研学基地、习近平东西部协作帮扶思想策源地。

扩容推进中国共产党剑阁历史馆建设,扩容升级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一体改造为县级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力争建成全国同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党史展览馆。

谋划推进剑阁方志馆建设,尽快建设一座设备先进、功能完善,融地方文化展示、地情数据检索、地方文献保存、方志学研究与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性剑阁方志馆,全方位展示剑阁地情风貌的独特魅力。

(二)编好“四志”,力推一批精品力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编纂,将其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先后出台《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编纂乡镇志、村志、部门志、特色志,是践行新时代新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方志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大力推进乡镇志编纂。采取合并乡镇、重点乡镇先行先试,县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分批有序推进乡镇志编纂,力争“十四五”期间达到全覆盖。

大力推进村(社区)志编纂。将村(社区)志编纂纳入“红色文化精品工程”实施范围,各乡镇建立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专班长效抓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力争每年每个乡镇编纂1-2本村志。

大力推进部门志编纂。将部门志编纂工作作为全县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重点督导,纳入县委年度目标管理,重点推进人大志、政协志、农业志、教育志、税务志等部门志编纂。

大力推进特色志编纂。加快《剑门豆腐图志》编纂进度,力争年度成稿;谋划《剑门关志》《翠云廊图鉴》等特色志的编纂;提前布局新一轮《剑阁县志》续修、《剑阁扶贫志》编纂、《中国共产党剑阁历史(三卷)》编纂。

(三)做好“一品”,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

“一中心两走廊”(川陕甘结合部史志文化中心、剑门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史志文化走廊)建设,是广元市史志工作的创新举措。剑阁是剑门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建设的牵头县区、核心区域,必须把这一史志品牌做得更优、擦得更亮。

健全完善规划。坚持难中求成、变中求优,进一步健全完善剑门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建设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翠云廊古蜀道和剑门关为“极核”,把古蜀道徒步游重要节点、史志“七进+”示范点、省市县共建史志阅览室及民俗表演活动等要素一体纳入,不断增强核心功能和辐射作用。

加快建设进度。结合文旅升级、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工作,以项目带动、部门联动、乡镇互动等方式,深度挖掘史志文化资源,借势借智借力推进史志文化精品点位新建,加快推进“蜀道申遗”,高质量举办好“古蜀道徒步游”,加快建成古蜀道博物馆,以数字化的方式让鹤鸣山、觉苑寺等文物活起来,高标准开展好“剑门关文学奖、剑门蜀道诗歌大会”等活动。

强化品牌效能。依托建设点位和经典线路,组织市县史志专家接受专访,撰写刊发党史地情文章。创编《剑门灯舞操》《蜀道长歌》《五虎上将》等史志文艺精品。

三、剑阁方志文化是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必备法宝”

“以志资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发展基因。地方志作为地情教科书,不仅是领导干部加强个人修养、提升道德水准、提高执政能力的铺路石,更是了解熟悉地情民风、教化育人、弘扬正气的助推器。读志、用志、修志,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一)领导干部要熟读地方志

1960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湖北考察时,特别叮嘱荆门县委书记梅白说:“你去荆门当县委书记,至少先要知道荆门县志。”习近平同志一贯对修志、用志工作十分重视,省市县志、乡镇村志,都是他下基层调研、指导灾后重建、了解民生民情的重要依据。

历史上,自唐宋以后,剑阁县新到任的地方官都要先找当地方志看。清朝《吏治悬镜》一书记载:官吏走马上任时要奉行32条“初规”,其中第三条就是“览志书”,作为决定治理方略的参考。剑阁县委书记杨祖斌强调,县志是“辅治之书”“资治之书”,是全县干部提高政治远见,进行科学决策,增长知识才干的必读之书,也是察古通今的资料宝库,全县领导干部应通读《剑阁县志》。

(二)推进建言资政提质增效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文旅升级、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建言资政,与省委、市委、县委部署同频共振、同向聚合。召开“史志人才专家库”成员座谈会,颁发聘任证书,推荐进入领导咨询决策库。创办《史志资政》《参谋资政》。组织撰写的资政专报《关于加强蜀道古柏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资政文章《翠云廊:中国植树护树制度演变发展史》被《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49期)刊登,得到县委领导肯定签批。

(三)依托方志文化提升治理能力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剑阁方志文化饱含着历代先贤的汗水和心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好方志文化,效法古圣先贤,坚定信念,涵养道德,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借鉴历史智慧,更好地服务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坚守做人操守和从政道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剑阁力量。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忠仁(剑阁县党史和地方志事务中心主任)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