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贾巴尔且 ‖ 金阳县丙乙底村的羊羊羊

作者:贾巴尔且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15 14:44:31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 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金阳县丙乙底村的羊羊羊

贾巴尔且

眼前四周被小山环绕,漫山遍野索玛花盛开,有白色的,紫色的,粉红色的,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楼房掩映其间,一条很直的水泥路把村子平分为两半,并向山上延伸。这是初夏时节,在四川凉山东部首批国定贫困县金阳县丙乙底村看见的情景。

放眼望去,山上都被白色的索玛花占领了,就像冬天一样,银装素裹,树木成林,看不见一块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走到村子里,或小青瓦房,或洋城小楼,且都具有彝族特色,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让人赏心悦目。村民家里的家具也应有尽有,摆放得既美观又大方。丙乙底村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地势平缓的“世外桃源”,更像一幅人间绝美的山水画。

丙乙底村,有两个村民小组,200多户人家,一大半的村民都是建卡贫困户。地处高寒山区,海拔3200多米,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是一个纯彝族村。农作物只产马铃薯、荞子和燕麦,而且都只能靠老天爷吃饭。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脱贫攻坚的进一步深入,这个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把发展养羊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踏进一家村民,一群羊在一根长长的木槽里争着吃什么东西,有奔跑着嬉戏玩耍的羔羊,发出“咩咩咩”叫声,还有争食的大公羊,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大概估计了一下羊群应该少不了30只。

主人看见我们来了高兴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发烟给我们:羊子一个月不喂一两次盐就长得不好,一直不喂盐的羊肉也不好吃,煮也煮不烂。羊想吃盐了就不好好的吃草了,东奔西跑的。他还有些腼腆地问我们是不是买羊的。

看见那么干净的院坝被羊踩脏了,主人的老婆有些不好意思地搭讪:只有喂盐的时候才把羊赶到院坝里,不然平时都关在背后羊圈里的,羊早出晚归进出都不通过院子里,这些都是修房子的时候,政府就帮我们考虑好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养羊还是为了庄稼长得好,羊肥是所有农家肥料中最好的,比化肥、磷肥那些都好。常用羊肥的土地,土质松软,不会板结,做出来的农作物也长得很好。村民认为羊肥是最好的农家肥。

记得以前他们说高山的人放羊是轮流放的,看见一老年人赶着一群羊:合作社放羊是几家人一个组,每家放十天或一个月轮流起放,这样虽节约了不少劳动力,但有的不好好放羊,羊也瘦得很,发展不好。后来大家就各家放各家的,喂养起的羊也胖嘟嘟的,有的母羊一年产下的都是双胞胎。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哪家喂养的羊子都拿起来卖成钱了,只养不卖,那我们怎么脱贫啊。现在羊子价格贵了,好多人都羡慕我们高山人草场宽好养羊,家里来客人都舍不得宰杀了哦。”

蓝蓝天,白白云,绿绿的草。一个中年妇女在山坡上一边放羊,一边做着针线。我想起了他们说的以前大家养起的羊除自己食用外也不会卖,就随便问了一下她。

“以前合作社时,大家都贫穷得很,喂养不起羊,那时吃穿都成问题。到土地承包制后,一家人才喂养起几只羊。那时候只有有绵羊的人才穿得起披毡和擦尔瓦(用锦羊毛做的),没有绵羊的人很羡慕有绵羊的人,绵羊毛也很珍贵,有两年一斤绵羊毛都卖到7块钱。高寒山区平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就只有剪羊毛的时候才有一点收入。记得我成年了还没有一套擦尔瓦和披毡。那个年代,大家都穷得叮当响,没棉被,披的是擦尔瓦和披毡,晚上盖的也它。有一件擦尔瓦上面套一件披毡是人人羡慕的大事。现在想穿什么衣服都有,五花八门,好多年轻人好好的衣服不穿,专门买有洞洞眼眼和补起丁的,擦尔瓦和披毡也渐渐离开了视线了。党的富民政策是越来越好了,只是我们这些老年人老在前面去了哦。”

78岁的建卡贫困户阿尔史哈,坐在一棵树下,啪哒啪哒地抽着烟,我们和他聊了好久。他说起了以前艰苦的年代时有点沉重,当说到现在的好日子,他的脸上又绽放着幸福的笑脸。

“喂,你哪个?我家卖的比其他家还少了,羊子你也看见了的,你如果要,明天内来买,过了有人买了,我就卖给人家了哈。”

在和我们说话时,俄地作哈突然来了一个电话,他用彝语给一买主谈起了生意,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掩饰不住分享了他的喜悦,他说买羊子的是另外一个乡的,前天他就看过羊子了,今天打电话来他要5双,每双3800块钱。

我们很好奇地问他的羊怎么不称起卖,而一双一双的卖呢,还第一次听说过这样卖羊子的。俄地作哈说,他们又不在市场上卖的,羊子抓起来称,麻烦不说,又把其他羊子也惊吓到了。所以他们哪家都是买主来了,选好了羊,不管大的,还是小的一双一双这样搭配讨价还价起卖的。市场上每斤多少钱,他们都胸有成竹。俄地作哈还说,他家现在只有43只绵羊了,今年已经卖了10只32500元,过几天又准备卖12只22800块钱,再过两三个月又可以多卖一些,卖羊收入10万块钱是不会少,成竹在胸,信心百倍。

杨依吉家5年前在他们这个村是算贫困的,一只绵羊也没有,后来他在外面打了两年工,买了30只绵羊给老婆在家里放养起,他继续在外面打工。这两年一年都卖几十只,今年卖了16只,卖了3万多块钱了,现在还有30多只绵羊,再过几个月还要卖掉一些。

贫困户阿尔史热家也是这几年才养羊走上了致富的。他家今年卖了42只,得9万多元。过一个月还要卖9只,卖羊总收入10万多元。现在还有50只,12月份可能产羊羔20只,明年收入还要多一些。

丙乙底村家家户户都喂养绵羊,得益于十多年前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这个村耕地面积多,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亩,有的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就有三四十亩,一年补贴就有一万元左右。有了这些钱,通过种草,草场也变大了,村民们就开始发展养羊。特别是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在家养羊的人就少了,羊子的价格越来越好。随着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丙乙底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羊。

村民说,他们这里气候条件不好,以前其他地方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这个地方来,现在村民富裕起来了,国家把漂漂亮亮的房子也修建好了,交通也方便了,不愿意嫁到这里的这种也没有听说过了。

山坡上,一群群羊群在悠闲自得地低头吃着青草,好像洒落在草丛里的银珠,草丰羊肥。羊肉的营养价值很高,荞耙耙与羊肉汤锅是彝族人说天下最好的美味佳肴。彝族老人去世了,也会宰杀一只大公羊,然后把羊板子放在死者的嘴前,意为老人家去天堂了有好吃的羊肉。 以前村民养羊不舍得卖,只有家里来贵客了,做红白喜事才宰杀羊。只攀比哪家有好多好多只羊,结果变不成钱,羊养了好多年,还不是那么多。现在大家比的是哪家卖了好多只羊,卖了多少钱,卖了羊又买羊,有的才买起来几天都可以赚几千上万块钱。吃饭靠羊,穿衣靠羊,孩子读书靠羊,娶媳妇也靠羊,发家致富奔小康更靠羊......

丙乙底村地处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百草坡内,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景观优美,民族特色浓郁,宁静的蓝天、白云,辽阔湿地风光,神奇的燕子洞、瀑布和石姑娘山,索玛花走廊,奇山秀景,“世界最大熔岩漏斗型天坑群”、十万亩索玛花、30万亩百草坡、神奇美妙的波洛云海等,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看点,让人大饱眼富,吸引了许多游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进一步深入,这个村的羊群被各地摄影家发现了,是一个很好的拍羊片的好地方,每年冬天和春天雨季还没有来前,跟着早出晚归的羊群拍羊片,成为摄影家们新发现的摄影基地。他们还叫村民们把羊组织起来,让摄影家们好好地拍摄,再收取一定费用。这样羊片拍出名了,还会吸引更多人来的,但还是被勤劳朴实的村民婉言谢绝。

村民说:没有羊和脱贫攻坚,政府给我们修房子,我们能住上这种漂漂亮亮的楼房吗,真的想都不敢想。以前听他们说过,城市里的人,住的房子有好几间,连厕所都修在家里面,当时我在想,这不可能吧,那不是嗅得很了吗?后来有一次到县城亲戚家,才看得见这种房子,当时我还用不来马桶,他们一一教我怎么使用。丢死人啦。现在自己家也和城里的人一样住上了这种好房子,习近平总书记卡沙沙(“卡沙沙”彝语意为感谢),共产党瓦几瓦(瓦几瓦彝语意为很棒很好)。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今天生意好,忙不过来了,让你们久等了,你们慢慢享用......”俄地洛则笑容满面地向我们解释着,从她的脸上就看得出今天生意又是很好。看见她很忙,她的父亲给我介绍,俄地洛则是他的女儿,在北京打工5年多,在彝族餐馆工作,她听我们说这些年老家脱贫攻坚建房修路,各种基础设施都搞得热火朝天,旅游也开始火起来了,她就赶回来了。除她自己开起了一个彝族餐馆,还和另外一个人合伙开了一个餐馆,生意红红火火。

丙乙底村村干部介绍:以前靠老天爷吃饭,每年都食不裹腹,衣不蔽体,自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脱贫攻坚这些好政策,各种基础设施得到了夯实,有了电,农民不再砍树烧火煮饭,丙乙底村变种植农作物为种植木草,靠山吃山,走上了一条家家户户喂羊子的路,发“羊”财,奔小康。

2018年,丙乙底村退出了贫困村。

回去的路上,夕阳西下,阳光穿过云层落在草原和羊群身上,一位老人用蓑衣将一只刚产下的小羊羔温暖的包裹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贾巴尔且(凉山州金阳县委宣传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