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送险亭边一回首 万峰飞舞下陈仓‖无生

作者:无 生 来源:远近 文化 发布时间:2022-04-15 21:50:44 浏览次数: 【字体:

送险亭边一回首 万峰飞舞下陈仓

无 生

泱泱五千年,浩土称神州。从海洋到沙漠,从盆地到高原,这片锦绣大地造化了太多的奇迹,如那起伏的群山、广漠的平原,再如那涛涛大江、郁郁丛林。然而最值得称赞的并不是这些自然的造物,而是生活在这片山川之上的人,以及他们点燃的文明之火,譬如屹立千年的长城、蜿蜒千里的蜀道… …

送险亭

提起蜀道,李白一首《蜀道难》即令人望而却步,人人皆知那是一条险途,极险处稍不留意便可能堕入万丈深渊。但在有这蜀道之前,巴山蜀水又是何等难以逾越?如金牛道,从成都至汉中,看到其间不知凡己的悬崖峭壁、谷壑深涧,即可想见前人开辟这条道路的艰难。然而他们就凭借斧头、铁锥这类简单的工具,以及代代传承的大无畏精神,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开辟了这注定不朽的功业。崇山峻岭终不可能绵延无尽,出了秦岭巴山,即是一望无垠的成都平原,在梓潼七曲山下有一处送险亭,便是金牛道险夷分界处。

《四川通志》记载: “送险亭,在(梓潼)县北七里,坊有‘陂去平来’四字,言蜀道之险至此而尽也。” 那么,作为金牛道上重要节点的送险亭修建于何时何人之手?有学者说蜀汉时这里即已有“陂去平来”石坊,也有学者说送险亭始建于唐代,不过这些说法都缺乏必要的史料支撑。真正有史可靠的应是,至迟明万历二十七年之前,此处当已立有送险亭,又于清咸丰年间,由梓潼县令张香海主持重建。 《重修梓潼县志·卷三》有载:“送险亭,咸丰七年(1858)知县张香海重建。” 《重修梓潼县志·卷六》又录有张香海《重修送险亭碑记》《七曲山送险亭落成》等作。而《七曲山送险亭落成》一诗下又有详细记载:张香海重建送险亭时,曾掘出一通石碑,上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七月张国蕃立” 等字样。由此可见,送险亭最迟也要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

送险亭的规模并不宏大,它没有七曲山上文曲庙的华丽与巍峨,相反它的外表普普通通,仿佛只是一座简简单单的亭子,但就是这座称得上简朴的送险亭,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驻足、嗟叹。如清人张问陶所作《出栈》: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身处送险亭,恍若身处两方世界的交接处,一面是平原漠漠连阡,一面是群山万峰飞舞,对比之鲜明可想而知。

实际上,无论是朝堂高官、公卿贵族,还是商旅农夫、僧侣道士,凡是经由此处者,谁不曾慨之、叹之?由秦入蜀的,行至送险亭自是欣喜万分,只因前方已是一片坦途,而出蜀入秦的,却将在这送险亭换一幅心情,蜀道之险自此而始,可艰险难行是这金牛道,还是未卜的人生之路?

时光荏苒,送险亭历经几番毁建,却依然屹立。它仿若一位慈祥的老者,不知疲倦地慰藉着每一位金牛道上的来客。行到送险亭,回望层层叠叠的峭壁峰峦,再看那布满辙痕的金牛古道,我们便会明悟,真正送走天险,使得天堑变通途的,正是那股传承不息的蜀道精神:无畏艰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参考资料

[1](清)张香海修. 重修梓潼县志[M]. 清咸丰八年.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梓潼县委员会. 梓潼文史资料选辑 第4辑[M]. 1985.08:37-39.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梓潼县委员会. 文史资料 第10辑 梓潼风光名胜[M]. 1992.05:66-69.

[4]郭荣章主编. 中国早期秦蜀古道考述[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8.02:296.

来源:远近 文化

作者:无 生

配图:远 近 金牛摄协

来源: 远近 文化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