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蜀学何以冠天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24 20:05:54 浏览次数: 【字体:

薪火相 传千年之光 看文翁石室前世今生

蜀学何以冠天下

西汉时期,兴办官学的第一位教育家是蜀郡太守文翁。文翁选派青年官员,到长安拜师求学,学成归来任教师,是中国第一批专职教师。公元前141年,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蜀郡郡学,后人称为“文翁石室”。文翁属下各地方,相继办起乡学。蜀郡郡学开办17年后,汉武帝刘彻下令全国兴办文翁石室式的官学。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庙前街93号的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

汉代石刻画像中有文翁讲学图。五代时的后蜀孟昶,用8年时间将文翁石室教材《十三经》,刻成石头让学生摹拓。古代有司马相如求学石室精舍,当代学者郭沫若、李一氓,都曾在此领受过文翁之惠。

“文翁办学”在蜀地兴起好学之风,这个风气对后世影响极大。仅在汉代,蜀地就出现了“文章冠天下”的赋圣司马相如、“汉代孔子”扬雄以及王褒、严君平四大家。汉以后至今,更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因此班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辉煌灿烂。蜀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远流长、特色突出并具有全国影响的地域文化。蜀学肇起汉初,衍于晋唐,盛于两宋,晚清复昌。文翁兴学,是蜀学的发端;蜀学在汉代已与齐鲁之学并驾齐驱,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流派之一。

成都石室中学 (文庙校区)

四川有一句古语,“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讲的就是李冰父子兴修水利造福一方和文翁兴修学宫教化一方的故事。如果说李冰父子治水使得蜀地成为“天府之国”,那么文翁石室的创办,则让蜀地兴起好学之风,出现了“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

公元前141年,西汉景帝末年,时任蜀郡太守文党“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便“欲诱进化之”,自此便有了成都城南的“石室精舍”,有了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为地方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这既是文翁办学的初衷,也成为文翁石室绵亘古今的立校之本。而汉武帝诏令天下仿效文翁兴办官学,则将教育兴国、为国育才的办学初衷进一步发扬光大。

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

在石室中学的教学楼上,由石室校友、著名书法家何应辉先生题写的十六字校训“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格外引人注目。“爱国利民”是石室中学十六字校训中的前四个字,也是校训中最早提出的四个字。早在清朝顺治年间,文翁石室就在办学条规里明确提出:“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相互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无论是当时的“利国爱民”,还是后来的“爱国利民”,其源头都可追溯至文翁兴学的初衷。

至近现代,在特殊的时代洪流中,石室师生更是高扬爱国之忱和复兴民族之志,精研科学知识,踵步时代潮流,让“爱国利民”的石室流风润泽一代代石室学子: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杨锐,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者张澜、蒲殿俊、罗纶,少年中国学会创始人王光祈,红岩烈士胡其恩、韩子重等。

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

时至今日,当代石室人依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爱国利民”的校训精神。比如,每年5月举行18岁成人仪式,学校师长为学生赠送宪法,法官宣读宪法,学生手持宪法庄严宣誓;每年12月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举行升旗仪式为死难者默哀,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参观烈士纪念馆,开展全校师生签名祈愿活动;每年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街道、养老院、贫困山区进行各项志愿服务;每年定期开展红色之旅活动,在重庆、遵义、延安等地,留下石室师生的足迹等。

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

数千年过去,文翁石室几经变革,又多次经历战火洗礼,然而地址不改,弦歌不绝。“石室精神就是尊师重教、教育就是我们的信仰!”正是这样的精神延续,使得这所中学在近代培养出了郭沫若、周太玄、李劼人等名家,时至今日,更是培养出了中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奠基人苟清泉、中国固体和磁学理论开拓者李荫远、我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还有中国航天历史上最年轻的总调度戴堃、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陶佳莉等一批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繁盛发展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都石室知名校友

郭沫若:文学家、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钟一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沙国和: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懋章: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荫远: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翁宇庆: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一宁:循环经济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志明: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

芶清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一氓:革命家,原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曾琦:国家主义者,中国青年党(1949年迁往台湾)创党主席。

纪录片《天府》第三集中的成都石室中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