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江吴鉴:为竹公溪再造源头活水‖唐长寿

作者:唐长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7 14:45:49 浏览次数: 【字体:

江吴鉴

为竹公溪再造源头活水

唐长寿

在乐山,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名竹公溪。虽然是一条源自悦来山区的天然河流,但其下游河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来自青衣江;而引青衣江水入竹公溪者,就是著名的江公堰(即江吴鉴,歙县举人,乾隆初任乐山县知县)。没有江公堰,当今竹公溪之潺潺流水也便无从谈起。谈起江公堰,则要追溯到北宋时期了。

江公堰,初名新兴堰,北宋雍熙元年(984)始建,首倡其事者不明。到明代,又名永丰堰,万历《嘉定州志》载:“永丰堰,北十五里。起风洞子,至白岩坝止……引棉竹铺青衣水,佥事张思齐开,知州魏(瀚)、曾(介)节修。”即在成化(1465—1487)年间,任嘉定州知州的魏瀚首先修浚,“易禾黍为粳稻,亩收可令十倍”(《魏公堰记》),改旱作为水稻,经济效益明显。百姓感恩,改称该堰为“魏公堰”。

魏瀚任嘉定州知州12年,“文学,政事,两者皆优。如筑堤浚堰,省耕修学。所至则有题咏,尔雅可观。亦一时之名剌史也”(万历《嘉定州志》)。当属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的名臣良吏。

弘治(1488—1505)年间,堰又淤塞。四川佥事张思齐、嘉定知州曾介再次修浚。张思齐曾整治岷江蟆颐滩险阻,舟楫得以畅通。曾介“清雅有才学,课督诸生躬为讲解。文士蔚然,独盛一时,皆公造就力也”(万历《嘉定州志》)。两人政绩,不独永丰一堰也。

明末战乱,“经兵燹,居民流播,或毁圮,或淀淤,而堰废。堰废而土遂不可田”。乾隆二年(1737),乐山县知县江吴鉴上任,“毅然以修复为己任”,主持重修。“凡计功四万三千一百有奇,计费金二千一百十六两,积二百一十五日而竣”。堰建成后,“自水源至堰尾约三十五里,阔五尺”“约计润田六千余亩”(王治《江公堰记》)。民国《乐山县志》则载道:“竹公溪数十里田,皆引雅水(青衣江)灌溉。然水头田寒,禾苗稍迟,水尾田暖,禾苗较早。旧例引水灌溉,先水头次水尾,水尾得水不时,少有收获。吴鉴为权其利,先水尾,次水头,彼此无碍而秋成加倍。”江吴鉴因地制宜,改变了旧有的不合理用水分配制度,先堰尾用水,再堰头灌溉,取得了粮食收成加倍的成效,灌区农民“彼此无碍”,可谓双赢了。

永丰堰修堰经费除四川巡抚下拨“公费二百金(银200两)”外,嘉定府现任知府窦容恂、前任知府李渭均捐款以助,乐山籍的太学生(北京国子监生)辜禄祥“感于公”,也“捐金二百(银200两)”“其余悉我公清俸当之”。即修堰资金除了省上拨下来的钱是公款外,其余费用都是江吴鉴为首的地方官员和太学生的捐款。而一大半的修堰经费(应在1500两左右)都来自江吴鉴约一年的工资(清代知县的年俸为60两,“养廉银”在400两至2000两之间,以乐山县清代经济税收状况看,乐山知县的年收入大约也就在1500两)——“公之德大矣”,诚然。

江公堰引水口(周德平 摄)

“邑人感公之德,谓堰成自公,宜冠公姓。勒石志不朽,爰尊名江公堰”(王治《江公堰记》)。民国《乐山县志》亦载:“江公堰,清乾隆初知县江吴鉴捐款修复,因名江公堰。”自此之后,“江公堰”之名从清代到民国直至今日不曾改易,可见乐山百姓民心之所向。

《江公堰记》又载:“公之捐巨资不为不屡矣。培学坊,迁吉署,樾行人,诸多善政未易。”说江吴鉴在任内另又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培学坊”,即重视教育,维修学宫;二是“迁吉署”,即搬迁乐山县衙。乐山县设置于雍正十二年(1734),以县境有至乐山而名。设县后,一直在府衙旁。到乾隆三年(1738),江吴鉴才把县署迁到西河街,因有此县衙,街名也改为了沿用至今的“县街”;三是“樾行人”,即进行交通道路建设,以方便行旅。为了做这三件事,江吴鉴又是“捐巨资”,大约把几年的工资都拿出了多半才算了结。

江吴鉴又是个重视教育、关爱人才的“父母官”。清代,乐山老百姓在城北通江场大慈寺设牌位春秋祭祀,老百姓并没忘记他。

时至今日,江吴鉴已去世近300年。然而,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江公堰与竹公溪交汇之处的九百洞,成了乐山“一湖五湿地”规划中的竹公溪湿地公园之所在。在今后竹公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引入青衣江不尽江流的江公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长寿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