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摩诃池的前世今生‖刘祯贵

作者:刘祯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22 15:24:03 浏览次数: 【字体:

摩诃池的前世今生

刘祯贵

2023年7月14日,行脚成都公众号刊发文章:《“摩诃池”对外开放》;成都发布公众号刊发文章:《今日正式开放!小布探访“穿越”千年的摩诃池》。文章均提及,摩诃池于7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介绍,摩诃池项目是以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为依据,旨在寻找成都记忆,在充分利用与保护现状乔木及古树的基础上,通过植入游憩、展示历史文化以及建设生态湖区及等功能,不断完善片区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传承和展示天府历史文化,达到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成都内涵丰富的历史与悠久的文化。

摩诃池的对外开放,堪称成都城市建设史的盛事,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此时此刻,想起20年前参与、组织编撰《成都城市特色塑造》一书,其中涉及对摩诃池历史的梳理,以及重现诃池历史盛况。有意思的是,摩诃池对外开放、重开之日,竟然是个人工作调整之日,凑巧还与摩诃池相关工作有关。

记得是在2003年,为塑造成都城市特色,展现成都城市文化,特组织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园林、建筑、水文化等方面的专家编撰《成都城市特色塑造》一书,系统梳理成都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对如何打造成都城市特色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措施。笔者参与此书的文稿撰写、校对、统稿等工作。《成都城市特色塑造》于2006年获评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成都城市特色塑造》一书,多处提及摩诃池,并对摩诃池的历史尤其是对摩诃池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如何重现摩诃池的盛况进行了建议。

据历史记载,不少湖池曾存在于成都城区,其中城中心最大的湖池就是摩诃池,摩诃池也是当时成都著名的历史园林。《华阳国志》就曾记录战国晚期时,成都“城北又有龙坝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冬夏不涸,其园囿因之”。《水经注》一书又补充了成都城市有天井池,之后又有了龙跃池。

摩诃池具体位置是在今四川科技馆地带,这里一直为成都城内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同时亦是城内风光繁华地带。“摩诃”字义为梵语,寓意为“广大有龙”。后蜀花蕊夫人《宫词》曾记载此处为“展得绿波宽似海,水心宫殿似蓬莱”,将这里描述为绿阴红焉之风光胜地。

早在古蜀国时代,摩诃池所处区域即为古蜀都邑之东南苑囿,三国蜀汉时更成为皇宫之南苑。摩诃池系隋代蜀王杨秀扩展城垣,利用取土之坑形成,初始面积约为500亩。形成初期,摩诃池的水源主要是靠拦蓄雨水。唐代开通解玉溪和金水河之后,引入郫江水源,解玉溪和金水河与摩诃池水源连通,为摩诃池注入生机。摩诃池此时已成城市河湖水系的重要组成,加之注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并在摩诃池精心营造湖区园林景观,使摩诃池成为成都城市水利史上的精品。

由于有了水源保障,摩诃池也成为休闲游乐盛地。摩诃池因静卧城中,任人逍遥,泛舟垂钓,谈诗论文,品茗饮酒。到了五代前蜀时,此处成为蜀王宫城内之宣华苑摩诃池。后蜀花蕊夫人更是极尽才华,创作出100多首“宫词”,犹如一幅长轴画卷,把摩诃池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柳岸花堤,碧波绿水,画船彩舫,采莲垂钓,水阁凉亭,排宴赏花,沙鸥凌空,鸳鸯戏水,无限景致,尽入宫词。“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往碧波中。”“展得绿波宽似海,水心楼殿胜蓬莱。”一副活脱脱的人间仙境,摩诃池美景跃然纸上。

据有关资料,五代前蜀、后蜀期间,曾扩建摩诃池并傍池建造蜀王宫苑,称为宣华苑,摩诃池面积达1000亩,其位置约在今四川科技馆——成都体育中心——正府街一带,摩诃池成为皇家园囿。宋代以后,摩诃池日渐萎缩。摩诃池湖面虽此时已萎缩,但仍不失为游乐之地,南宋时陆游曾写下“一支春水入摩诃”的诗句,就整体而言,宋代仍保持着前代城市水利的辉煌。

到了明洪武十一年,也就是1378年,明太祖封其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随即利用前蜀宫苑旧址,填摩诃池以筑王府,共占地达570亩,此处即称为“皇城”,并开凿御河环绕皇城,成为王府的护城河。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1665年),于蜀王府的废墟上兴建贡院,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至民国3年(1914年)才全部填平作为演武场。至此,历时1300余年让人“一过一销魂”的“摩诃大池苑”(陆游诗句)消失殆尽,无迹可寻,仅为后人留下了无尽惋惜。摩诃池填平,金、御河埋没之后,成都也就只剩下古称锦江的府南二河依然坚守着成都城市水利的阵地。

《成都城市特色塑造》一书,针对摩诃池的消失,提出结合天府广场的改造,进行湖池再造,在成都体育中心重开摩诃池,使天府广场区域成为碧水绿茵的城市公园。重开摩诃池区域,刚好是历史上摩诃池之旧址。新开之摩诃池,可自北由万福桥引府河水源,并与御河、金河沟通。新开之摩诃池,虽然从规模上仅是历史上摩诃池的缩影,但可延续城市文脉,再现摩诃池的历史风采。

重开摩诃池时,《成都城市特色塑造》一书中还建议根据后蜀花蕊夫人宫词所展现的情景,拟定特色景观纲目,以构成独具魅力的园林,融水石、花木、雕塑、水阁、壁画、凉亭、流水、小桥为一体。同时,立诗碑林收集花蕊夫人的宫词、历代诗人咏诵摩诃池的诗句,另建沧桑亭,勒石刻碑,以记叙摩诃池的千年变迁,以及盛世的重开景况。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祯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