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乡场史——南部县双峰场‖曹福章

作者:曹福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17 15:02:06 浏览次数: 【字体:

乡场史——南部县双峰场

文/曹福章 图/杜保东

概 况

双峰场位于南部县西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距南部县城83公里,东与阆中市木兰乡、河楼乡相邻,南与升水镇、西水镇接壤,西与西河乡相连,北与广元市剑阆县涂山乡交界。行政区域面积54.41平方公里,辖双凤居委会,寨山村、龙马镇村、青龙宫村、麻溪寺村、太子岛村、羲皇村、胖土地村等1个居委会和7个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1796人,户籍3811户。卫生院1个,医护人员15人,有病床40张,教育: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个(含幼儿园),有学生(含幼儿学生)320余人,在编在岗教师31名。南部农村信用社1个,在职职工4人;邮政所1个,在职职工1人。畜牧兽医站1个,在职职工2人。

双峰场由双龙街、双升街、文化街和正街组成。街房185间,商铺40间,合计面积两万平方米。双峰场成“X”字形,以米、蒲、张、冯、曹和彭姓居民为主。

双峰场赶场日期为3、6、9、13、16、19、23、26、29,俗称369。

连接猫儿山与寨山的双峰场

据80高龄的升钟湖文研会会员曹文忠口述:“双峰场建于光绪年代,由何湾头何朝书的前辈领头兴建,有街房20多间,比建于乾隆年间的金鸭场晚。文庙始建于咸丰时代,正殿中间供奉着孔子圣人、左边供 奉着财神爷,右边供 奉着药王爷。主要参与新建者是米、何、曹、冯、蒲、彭等姓氏族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峰场由人民饭店、供销社、粮站、食品站、兽防站、猪市、戏楼、铁木社等组成。那时的场很小,整个场成“Y”形。人们衣着打扮极为朴素、简单,有赤脚的、穿草鞋的,还有两腿泥的,两只裤腿一面高一面低的。人们挑着、背着自己的农副产品随地摆放叫卖。有手艺的篾匠,用房前屋后的竹子,编成扇子、背篼、撮箕、筲箕、簸箕、筛子、席子、垫子等物品。铁匠铺也是人们必须去的地方之一,比如人们砍柴的镰刀、挖地的锄头、犁地的耙钉、人们灶头上的菜抓子、石匠的钻子、手锤、钢钎、铁铦等。那时的乡场不仅要承担起政府的办公,也要承担起父老乡亲农副产品的流通,还要在逢年过节承担起耍傩傩、舞狮子、唱大戏的文化功能,乡场便成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集中地。

乡场是山村的舞台。小麦、玉米、高粱、稻谷、红薯、花生、核桃、白菜、莴笋、萝卜、黄瓜、南瓜、冬瓜,既是山村的笔名,也是乡场的网名与艺名,成了舞台上永不退幕的角色。还有我们穿草鞋、戴斗笠、披蓑衣的父老乡亲,成了乡场的主演与导演,她们永不退场。还有那咿咿呀呀的戏楼、叮叮当当的铁匠铺,为乡场与山村量身打造骨骼与身段,发出每个时代特有的呐喊声。

猫儿山俯瞰双峰场

历史沿革

双峰原名双凤,以境内猫儿山、寨山两山峰对峙其状有如一对凤凰而得名。建国前属保城乡所辖,1950年设双凤乡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双凤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上游人民公社,1972年复名双凤,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避重名,以境内两大山峰定为双峰公社。1992年更名为双峰乡人民政府。

村一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为“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为大队,1992年后改为村民委员会;社一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为“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生产队”,1992年后改为“村民小组”。

乡政府前面的双峰场

地域山川

双峰乡地形以深丘为主,境内有长灵山、石门山、寨山和猫儿山,猫儿山最高海拔820.8米,为南部县第二高山,南面的张家河码头和北面的龙马镇码头是境内最大的水运码头。

花石梁电灌站与张家河码头龙马镇码头

花石梁电灌站和张家河码头位于双峰乡双凤社区第二居民小组的马桑窝(原张家河村三社)。

花石梁电灌站开建于1980年,分三级管径九英寸,管道长三百余米,可控灌双峰乡原10个村3000余亩农田,受益人口七千八百余人,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水利生命线。

张家河码头修建于1984年9月,占地近十亩,可停靠渡船12只,从业渡工15人。通过张家河码头,可从双峰乡到河西各村社、西河乡和剑阁县的部分乡镇,人流量年均在8万和10万之间。这里是河西各村与剑阁县的部分乡镇去升钟、南部方向的重要通道。

水运繁忙的张家河码头

龙马镇码头位于龙马镇村内。其中,桃树坪码头,1997年修建,占地900平方米,连接2社、剑阁县涂山乡;新码头,1999年修建,占地900平 方米,连接长嘴山;车耳宝码头,2003年修建,占地600平 方米,连接阆中市木兰乡;旧房嘴码头,2004年修建,占地800平 方米,连接龙马镇1社、剑阁、阆中。一共3只渡船,4个渡工,年流量2万人。

龙马镇码头

文物古迹

双峰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石门山寨、寨山山寨、太子山山寨、青龙宫幸福食堂、高家坝杜家院、彭定元墓、李正清墓等。

抗元遗址石门山

石门山位于园柏树村,山顶巨石壁立,中间洞开通透,两石对峙如一道石门,故名石门山。抗元时在山顶建有寨子,从西面经石寨门可到山顶,四周有石砌寨墙和人工凿的石眼和石臼,前山有仅一人能通过的小石门到后山,山腰佛龛岩残存有三尊石刻像。

杨家大院和幸福食堂

杨家大院和幸福食堂,位于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的杨家山。

杨家山走出了师级军官杨文生,师级警官杨光雄,经济学博士、经济分析师、中国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杨宏森,文学博士杨钊,工学博士敬和民,理学博士敬大江,药学硕士杨炀,经济学硕士杨孟,医学硕士杨彬,药学硕士杨艳,工学硕士冯国刚,二等功臣杨康生等成功人士。

杨家大院古建筑群

村内参天古柏48棵,奇石林立,穿斗式小青瓦木质民居院落保存完好。杨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背靠杨家山九龙庙,前临升钟湖彭家河,右倾龙马镇村。杨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以前(1644年前),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双峰乡因发大火,部分房屋被烧毁。清朝末年,杨氏十六世祖杨文玉重振家业,在原址上维修扩建,现存“台尔上”和“狮子角”三座四合院,有房屋50余间,占地近2000平方米,系穿斗式小青瓦木质结构,石雕、木雕和水墨丹青古朴,保留了明清以来四川民居建筑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集体食堂,墙上有“建设祖国幸福食堂”标语和毛主席语录、画像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评为“南充十大最美旅游院落”。

保存完好的杨家大院

保存完好的幸福食堂

政治夜校位于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蒲家湾蒲会川家,据考察取证建修于清朝中期(1821年),蒲氏家族历经十几代人了。

保存完整的政治夜校

地方特色

双峰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有傩戏、山歌、吼拐、劳动号子、走马灯、升钟湖喜席等民俗文化,有嫁女路、双凤朝阳等民间故事,有张氏人家的馓子、曹家窝的麻花等小吃,还有升钟湖有机鱼等地方特产。

民俗文化

1 傩戏 起源于耍傩傩,是双峰乡特有的地方戏,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耍傩傩,就是戴着不同面具唱歌跳舞的一种民间艺术。

非遗文化南部县“双峰傩戏”

耍傩傩的人头戴面具,手拿乐器,背着红布裹成的包袱,口中念念有词,抑扬顿挫地敲打着乐器,即兴见啥说啥。唱词朗朗上口,听起来入耳,有诗词的韵律美。看热闹的人男女老少,前呼后拥,热闹非凡。唱词的内容多是赞美人丁兴旺、六畜兴旺、年年丰收、幸福安康、心想事成、应有尽有。耍傩傩,一般都是从年关耍到元宵节。户户家家,借送“财神”,送“吉祥”之际,放松一下,欣赏一下耍傩傩人的舞姿,听听耍傩傩人如数珍宝的唱词。

双峰乡艺人,提取耍傩傩的精华,将耍傩傩改编了傩戏,再将傩戏改编成傩戏剧。傩戏剧目有《天上三十二戏》《地上三十二戏》,还改唱有《柳毅传书》《死而复活》《神仙死了》《包公惩城隍》等四十折新戏。

傩戏的扮演人数,根据傩戏的内容而定,少则三五个,多则三五十个,场面恢宏的可达到三五百人。傩戏面具有青春美少女的,有美男子的,有歪嘴巴塌鼻子的,有鼻子嘴巴歪歪斜斜的,狰狞的狰狞,漂亮的漂亮。还有的面具丑陋无比,似牛鬼蛇神……五花八门。傩戏面具以前人们都习惯称呼它为“脸壳”,起初是用蔑条挽成各个人物脸庞大小的蔑圈,傩戏艺人根据不同脸庞用报纸粘糊成形,再根据纸糊成形的脸壳,用画笔圈圈点点的描绘上五颜六色。不同的人物就有一张不同的脸壳,再根据脸壳面具的五观描绘上不同颜色。这样做出来的脸壳面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演者戴上轻便,入戏快。傩戏艺人,也常常进入某段戏里,痴迷其中,走不出来。

曹文忠和他的傩戏面具

双峰乡傩戏艺人,破旧立新,将和好的泥捏塑成不同形象的傩戏面具,一字排开,摆放到院坝晒。等到面具干透心一半,手拿时不掉泥,不断折的程度为宜,就用画笔,描绘上色。一张脸壳面具,从和泥、捏塑、翻晒、搬动、上色描绘,到成为一张真正的艺术品,常常会花费三五日,或许更久。艺人把每一张傩戏面具,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来精心呵护。制作好了也是自己最先戴上,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艺人琢磨着某张傩戏面具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代表着艺人的独具匠心与艺术灵魂。

提及演傩戏,人们喜笑颜开,兴奋万分,扛着板凳,顶着孩子,拉着老人,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发。十里八乡,鸡犬相闻。人们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看戏,一边纳鞋底。还有把小孩顶在肩头上的,还有把老婆顶在肩头上的。表演傩戏的人,有站立在道具上表演的,四五个并排跟随道具转动。这些人他们伸开臂膀,像神仙一样飞翔。场面最壮观的还是数道具下的表演:有的穿着蓑衣,赤脚挥动刀叉棍棒;有露左臂的,有露右膀的;有的手持盾牌戈斧,上身着黄布褂,下穿红裤加靠腿,脚蹬草鞋或麻鞋,或弓背或仰面,脚迈丁字步,动作各异,节奏感强;手持擀面杖的不停地敲打地面,发出阵阵强而有力的节奏响声;手拿洗锅刷的模仿洗锅刷碗,或是模仿其他滑稽的形态等。表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入戏太深的人们,早已忘记了自己是谁,一边观看,一边手舞足蹈,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流连忘返。傩戏配上独特的面具、独特的唱腔、独特的音乐曲牌、鼓点和不同性格的角色,深受人们喜爱。傩戏已根植川东北这片土地,从农庄到舞台,从舞台到中央电视台,享誉世界。

傩戏,被双峰艺人推陈出新,所制作的傩戏面具以及傩戏、傩舞传遍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堪称“嘉陵奇葩川北戏剧的活化石”。

2 吼拐与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大多无固定歌词,多靠“哟嗬”“吆嗬”之类的喊唱来舒缓劳动的紧张和强度。双峰山高路窄,劳动环境艰苦,农民为了减轻背负劳作的重量,便创造了一种类似拐杖的劳动工具——拐,又俗称“打杵子”,休息时撑在背篼或背架子下面承重。当用“拐”歇气时,不觉张嘴就吼开了。1959年,在四川省群众业余文艺调演中,寨山村米月德一首《吼拐》曲惊四座,被专家誉为西南的”花儿”和“信天游”。

南部县双峰吼拐

双峰乡的劳动号子“打夯”,一般都是以“嗨哟!哟嗨哟!”起头。过去人们挖堰塘时的石滚很大,又笨重,需多人拉才拉得动,由参加劳动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齐用力拉动碾滚,来来回回碾压塘坝,使其结实牢固。拉碾滚时有一个人在旁边喊号子,提示大家一齐用力。号子文字没有固定词句,一般都是随口拈来,喊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与现代的古体诗一样有韵味。劳动号子声音响亮,气势恢宏,再现了人们那种同心协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3 走马灯是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的一种民间艺术,杨玉华是青龙宫村走马灯第四代传承人。据现在杨氏最高长辈讲,杨氏家族做走马灯、挂走马灯的历史悠久,祖祖辈辈、家家户户一代一代,到现在为止,杨家山杨氏家族已是第二十四代人。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走马灯,又称“宫廷灯”,大多出现在宫廷,或是官宦世家。一般在做好的走马灯的四面画有宫廷骑马的武将,再将切好的蜡烛平平稳稳放进去,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产生气流令轮轴转动,烛光将画像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的走马灯

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走马灯传承人杨玉华

杨玉华从小喜欢篾编,勤奋好学,只要父亲编出来的,他站在旁边一边看,一边模仿父亲手势,并将要诀默记于心。出去放牛时,会随手扯起一些野草编制起来。编好后拆除再编,再编好再拆除,如此三番五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拿回家和父亲一一比对。

杨玉华编制的走马灯,外观精致,栩栩如生。他常常是就地取材,因为老家不缺的就是竹子。用划好的蔑条编制走马灯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纸,按走马灯的不同部位,贴上不同颜色的纸。

杨玉华制作的走马灯,打破传统,加以创新,将以前宫廷武将骑马画像创新成《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画像。

走马灯为什么要在特别喜庆的节日出现呢?一是代表喜庆团圆外,还有更深的寓意。

手工制作的走马灯

一家人团团圆圆、快快乐乐欣赏着各式各样的走马灯,教育下一代不忘党恩,做什么事都应像《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一样,不得真经不回还,不达目的不罢休,寓意着一群人一条心努力拼搏的团队协作精神,这就是走马灯的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听党话、跟党走、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这是杨玉华特别钟情于走马灯的原因之一。

一只只走马灯,装饰复活了节气,打开了千年文化的底蕴。

4 升钟湖喜席双峰场喜席是升钟湖喜席的发源地。卧龙鲊又是喜席的代表菜系。

双峰乡卧龙鲊的肉质选择特别讲究,须是上等正宗五花肉。因正宗五花肉是半肥半瘦,油而不腻,另一原因是只有正宗的五花肉,下刀时才不易断裂,柔性和韧性十足。

南部县双峰喜席的大蒸笼

做好卧龙鲊,除选肉、切肉刀工外,做大蒸肉的玉米粉子也有讲究。首先要把玉米风干,在石磨或是去机器上打磨成粉。颜色为金黄色,不能磨得太细,也不能太粗,比面粉粗一点,比米粉细一点。除选择地道的玉米粉外,熬汁炒汁也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一般都是根据大蒸肉的数量而定,将冰糖、红糖加入少许白糖,放到锅里炒制而成,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蒸肉的外观形象和口感。接着,将正宗的五花肉,切成筷子长的片子,用清水加少许盐漂半个小时。根据五花肉的多少,准备好5至6个或是10到20个鸡蛋,打碎搅匀。同时,准备好姜葱蒜剁成碎末,将捞起来了的五花肉片倒入锅或是盆里,倒入姜末、葱末、蒜末、豆瓣、鸡精、味精、酱油、红油、花椒粉、胡椒面、食盐,反复搅动入味。放入适量芡粉,再次搅动均匀后,倒入金黄色的玉米粉搅和。然后,一片一片捋直放入蒸笼,盖上蒸笼盖,蒸上十多分钟,也就是半生半熟,从蒸笼里取出,又撒上玉米粉。

第一次叫上色,这一次叫穿衣,意思是每片蒸肉上都须有一层薄薄的金黄的玉米面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住五花肉的鲜嫩,也保持住码味的香料不脱落,玉米粉就成了大蒸肉的内衣,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吸掉蒸肉里散发出来的油腻。

这样做出的卧龙鲊,别具一格,保持了五花肉的鲜,芡粉的嫩,鸡蛋的滑,红油辣椒的红,玉米粉的金黄。吃在嘴里,油而不腻,柔软酥滑,色香味俱全。

“卧笼鲊”是根据它的大小和码在蒸笼里的姿态而得名:一是筷子长即八寸,暗藏着吉祥如意八的发音,人们习惯说:“八八发发”。码在蒸笼里呈侧卧状,诠释了“卧龙”。它的文化传承就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来阆中,犒劳帐下大将张飞镇守古城阆中,以大蒸肉劳军而得名“卧笼鲊”。当时厨师来不及为它取名,诸葛亮听后摇摇羽毛扇,捋捋胡须道:“那就叫它‘卧笼鲊’呗!”前面的“卧笼”两字暗含诸葛卧龙的名号,后面的鮓是美食的代称。

色泽金黄的卧龙鲊

那么,“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是不是只有鱼才能做成“鲊”?

从腌制食物说起。

中国人食盐、制盐的历史,至少有五千年。早在黄帝时期,就有夙沙氏煮海制盐的故事。夙沙氏也因为制盐有功,被后人奉为制盐业的鼻祖,也有人尊其为“盐宗”“盐圣”。

但是,从三国时,“鲊”就不再局限于鱼了,凡是腌制食品都可称为“鲊”。

曹丕在《列异传》中记载,汉中有位鬼奕侯,很喜欢吃“鲊菜”,这里的鲊菜,就包括鱼肉蔬菜等;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利用权力,把官府的鱼做成一坛“鲊”,送给母亲,以表孝心,不过他母亲并不开心,反而责备陶侃;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恩宠无比,每月都会赐给他“野猪鲊”。由此可见,“鮓”不仅仅只限于鱼肉。

民间故事

1 嫁女路嫁女路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青龙宫村的蒲家湾、彭家河以及张家山之间。嫁女路主人翁蒲志心的坟茔至今为止还在蒲家湾堰塘旁边。(内容详见2023年5月2日“方志四川”发布的《南部县嫁女路——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深情表达》一文)

2 双凤朝阳1998年6月,原双峰公社党委书记何新民在《双凤朝阳的由来》一文中说:“约四百年前,大致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这地方是一个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上不知接剑阁,下不晓靠南隆,虽有些土著农民,世代均是耕田地而食,凿井而饮。真是与木石而居。后来人与人之间为了生存的相互需要,在比较适中的寨山、猫儿山两山之间作为彼此交往、物资交换的场地。初时,采取以物易物,各取所需,逐渐形成一种完善的市场体系。这里的人先天以来就注重读书,尊重文化。历史上有宛平大小米(米芾、米锦)是一代大文人。米家书画传到这里,有几十户米姓的都尊重,是先人的光荣。米芾、米锦是米姓祖先,曹姓人说:曹姓大家完成了汉朝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所以人人皆有文化才光荣,尊重诗书方有进步。于是他们请了一个米姓的落第举子米仑给他们当先生。他们又在两山之间和逢五逢十赶集之地修起了一座学校,取名朝阳小学,开学那天,先生米仑组织学生抬来一棵手粗的梧桐树栽于学校门前。此树我见时已有八九丈高,一丈多围,枝繁叶茂,荫蔽二三亩土地。”

凤凰岛上空惊现“丹凤戏珠”

“据说在三百多年前,此树蒸蒸日上时,每年春夏之间都发现有一对异鸟来栖息,此二鸟,周身透绿,颈毛独红,冠似黄金尾似丝缎羽,一来树上,如两朵异花奇卉。说也奇怪,这树上凡二鸟未来,树上乌雅乱叫乱飞相互打架,吵得学校没法上课。如二鸟栖于树上,其它鸟远而避之,不打不闹,异常清静。当时就有人称二鸟为凤凰,因此,人们谓之曰:‘双凤朝阳’,把集市称为‘双凤场’,把学校称为‘朝阳学校’。所以,双凤的名称由此而来。”

“可惜,这株独特的梧桐树解放后长得更高更大,只是未见凤凰来栖息,却在‘文革’中被乡政府砍伐,生长四百多年的梧桐树从此消失,凤凰飞了,无法复制。”

小吃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馓子是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用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馓子,同时加上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

南部县双峰馓子

地方特产

升钟湖有机鱼天然的湖水,滋养了升钟湖繁多的鱼类,以鲤鱼、鲫鱼、草鱼等最为常见。升钟湖的水质,常年保持在国标二类。升钟湖以其良好的水环境,还原了鱼肉本身的鲜美,出产的有机鱼“完全达到了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的要求”,鲢、鳙鱼产品于2016年被认证为有机水产品。

升钟湖李家坝水域的“巨网捕鱼”

双峰乡不仅有人文美食,还有西南第一湖的景观——凤凰岛。凤凰岛位于升钟湖李家坝村,由十多个岛屿组成,是升钟湖的一支坐标。远远望去,它像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展翅飞翔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人。细品,则是一只凤凰在那里对镜梳妆打扮,吸引着附近的“太子岛”与“大观山”。时不时有渔船和游船使出,荡起一波波圈纹,这时的那只凤凰充满诗情画意:人来鸟不惊,引无数摄影师竞折腰!每到春夏秋季节,凤凰岛的四周支起帐篷,铃声四起,阵阵笑声。山高水长帐篷低,别有一番韵味。一到晚上,灯光点点,微风吹过水面,灯光与星星都动荡其中,也许这就是“散作满湖星”的由来吧!

2010年,凤凰岛成为国家青年划水队训练基地;2013年,成为国际舟钓基地;2015年,成为国家皮划艇赛艇训练基地。

升钟湖凤凰岛水域的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凤凰岛的旁边有一座“太子岛”。太子岛原名太子山,山上有太子庙。相传一位皇帝都城失守,携家眷逃往巴蜀,途中迫于追兵将太子寄养在此座山的一百姓家中。几年后,皇帝收复了都城,孤山寻子,小太子在百姓家安然无恙。皇帝十分感动,于是赐名太子山,并种下一株柏树作纪念,而今山上古柏依旧。

名人乡贤

探花冯翼

冯翼,南部县双峰乡冯氏开基祖冯更之第16代孙,宋徽宗二十年(1120年),由祖籍湖北施州迁入保宁府南部县安仁乡三甲,即大观山下柏树坝,历时九百多年,繁衍41代散居于南部县双峰乡四峰窝、冯家坡、柏垭山、中房街、冯家坪牛房沟、叶林子、庄子坪;中心镇漏米岩、红苕店;长坪乡十村;南隆镇母猪滩、龙王村;阆中市北门乡冯家坝;剑阁县金仙镇冯家坝等地,约3万族裔。

据碑记:元泰定年间,冯翼第四代祖和第五代祖冯传心进士,生二子,长友明进士,次友能进士,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史称“一门三进士”。

据探花冯翼公字文质号鹏举墓碑复立文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丙戌科林环榜载:“冯翼探花及第”。赴任常德知府,途经阆中乘舟渡江遭遇水贼身亡。道光版县志载:“探花冯翼葬大观山之阳……事迹无考。《方志四川》载:“邑人在县城南隆东街建桥纪念,谓之探花桥”。冯氏族孙大清六(1649)年建祠立碑,魏体“探花祠”三字高悬于正大门上方,昭穆后世,祭祀祖公。

公读破青篇弗遇,甘苦寸心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皆善天下,衣锦荣归。

上联:西水为墨沙滩作纸芦苇当筆大观山下文公观山观水观日月

下联:东鹏展翼蛟龙归海金榜题名太子岛上知府探花探道探宇寰

张大清

张大清,1954年生,南部县双峰乡羲皇村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南充市老年诗词学会理事,南充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南部县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主席,南部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主席。

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会

为挖掘升钟湖灿烂之历史,传承优秀之文化,弘扬其英姿神韵,让更多的人远离麻将、远离牌桌、远离一些邪教,1996年,在原保诚乡党委书记敬洪琳倡导下,成立了“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简称升钟湖文研会),编辑印刷了会刊《金山浪花》多期,最后更名会刊为《升钟湖农民诗文集》,使原来狭义的会刊变得厚重起来。

20年后,退休的双峰乡党委书记张大清任文研会主席后,将升钟湖文研究会更名为“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会”,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外,更重要的是抢救库区淹没的水下文化,挖掘整理了地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脚穿草鞋丈世界、手握锄把修地球的群黎雅士,应运而生,应任而立。

自成立之日,升钟湖文研会萦思故土,肩承道义,始终坚持诗会在农村、诗心在农民、诗情在农田的办会理念,不断发展壮大,在册会员达400余人,遍及川东北的南部、阆中、剑阁、盐亭等县市。文化创研涉及诗、词、歌、赋、书画、摄影、根艺、剪纸、泥塑、散文、故事、曲艺、歌舞等诸多方面。

文研会有8人加入国家级会员,有24人成为省级会员,41人成为市级会员,58人成为县级会员,数十人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

升钟湖民间文研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升钟湖民间文研会挖掘出升钟湖地区的傩戏、山歌、花灯、地灯、龙灯狮舞、天灯等戏剧活化石,分别被公布为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协会中有4名会员的作品被国家级文史馆收藏;有14人参加国家级组织的各种文化赛事并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有17人出版个人文化专集共26期。

升钟湖文研会还在挖掘升钟湖地区的本源文化、喜席文化、餐饮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协会与相关部门摄制微电影《双峰风情》《升钟湖喜席》《乡厨》及“川北旧事”等,充分展示了川北农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作者简介

曹福章,笔名曹家窝,1969年生,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曹家窝人。农民,中共党员,自由撰稿人,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南部县政协文史员。作品散见《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女性》《四川日报》《星星诗刊》《诗潮》《青少年文学》《当代工人》《金沙江文艺》《中国文艺家》等报刊及人民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等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获中宣部《党建》杂志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团中央读书征文大赛三等奖、国际微诗大赛北冰洋季赛优胜奖等。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scsdfz)”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曹福章

供图:杜保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