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刘仕全 ‖ 飞来峡畔展雄风

作者:刘仕全 来源:《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9-08-24 08:19:13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6月12日,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设立的全国第一批铁路基建局,后改组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1998年6月1日改制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铁二局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9个春秋。69年里,一代代中铁二局人以“为人民修路、为人民造福”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感天动地的壮举和奋进不息的情怀淬炼出的开路先锋特质,不仅开共和国基础建设之路,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路,而且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之路,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回首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画卷,中铁二局的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一部永争一流、开拓创新的奋斗史,是一部纵横四方、英雄辈出的奉献史,是一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筑梦史。

 历史催人奋进,故事镌刻足迹。为让远去的历史走近我们,让静态的历史生动起来,8月3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推出中铁二局编纂的《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这些沉甸甸的实录作品,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铁二局激情燃烧的奋进历程,映射出祖国时代脉搏的跳动。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珍闻和背景资料与口述者独特的经验体会,必将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飞来峡畔展雄风

刘仕全

 衡(阳)广(州)复线是2300公里京广铁路中的一段,北京至衡阳早已拓宽建成复线,唯有衡广段526.6公里依然是1936年修建盘旋于瑶山、武山、飞来峡畔的铁路单线,成为内地通往沿海经济特区卡脖子的地段,极大地阻碍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1985年12月,万里、胡启立同志在广州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决定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加快建设衡广复线,限期3年,力争提前。国务院成立了衡广复线建设领导小组,铁道部决定在韶关成立衡广复线建设指挥部。铁二局迎难而上,承建了连江口至源潭段40公里的任务。五处修建连江口至香炉坑26公里线路,计有隧道11座,桥梁31座,涵洞44座,路基土石方200多万立方。这段线路因飞来峡水库未定,迟迟未动工。五处组织了3000多名员工跑步进场,参加“三年决战”。当人员、机械、材料云集旧横石、连江口车站时,却无法进入工地。飞来峡畔,山高谷深,便道未通,员工们不等不靠,租木船从北江进,船停江边,人们就涉水翻山,把生产设备、生活物资扛进工地,抢时间开工。到了8月,全年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二,而年度计划仅完成三分之一。铁道部基建总局局长蒋才兴,党委书记陈魁俊坐不住了,他们火速赶到现场,发现桥涵基坑开挖好了,竟没有拌和机,且主要领导竟没在现场。9月6日,在二局五处大会堂召开了一个誓师大会,五处处长由于未如期到现场指挥生产被宣布就地免职,局领导也当场做检查。近万名参战员工被震惊了,特别是五处职工感到莫大的耻辱,处、段、队、工班,纷纷立军令状表决心,就是死打硬拼也要完成年度施工计划。

 “誓师大会”,这是五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转折点,工地奋战场面全线拉开。电站职工发扬“顽强拼搏、依靠科学、团结合作、创新开拓”的衡广精神,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建成工地电站,确保全线桥、隧工程施工用电。二段机械队集中兵力,突击飞来峡便道,把全线最危险的道路抢通,保证物资、机械运到工地。经过二十天的苦战,五处施工形势好转。

 为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处党委和处衡广指挥部领导果断决策,组织大战十月,成桥双千米战役,决心在1987年春雨到来之前,把桥梁的桥墩、台基础抢出水面,否则就有可能成为挡车的“拦路虎”。因为按照实际铺路轨日程安排,五处的桥、隧工程施工时间,最短只有11个月,最长也只有21个月。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生命,抓住唯一的一个旱季就意味着胜利。也许人们并不明白月成桥双线千米的概念,粗略计算:它需要开挖桥墩、台基坑土石方5.8万多立方,钻孔桩3000多米,浇灌墩台基础混凝土1.7万多立方,需用水泥4300多吨,河砂6000多立方,碎石1.3万多立方。而这些建筑材料需要从广州、英德等地用火车运来,既有线运输繁忙已到了极限,困难之多,难以想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0月初,各工程队发起了战基坑的攻坚战,没有挖掘机,就人工大干。我亲眼看见十队四班打着火把,赤身裸体夜战拐塘一号基坑的情景。看见六队职工在六块田2号桥基坑三战塌方的过程,在基坑淤泥涌水中有四段政委汤志立的身影。我敬佩七队、十三队为完成月成桥双线200米所进行的龙争虎斗。七队是出席部、局的先进桥梁施工队,实力强,经验丰富,在旧横石特大桥上报200米月成桥计划。没想到给十三队计划185米,十三队队长刘裕全外号“刘闯”竟不同意,非要200米与七队争高低。异常激烈的竞赛感天动地。松塘特大桥2号基坑是浸水严重的烂基坑,“刘闯”一头扎进去,36个小时不下火线,硬是制住塌方,把基坑抢出来,浇上混凝土才回部队休息。七队四班也不虚劲,在老班长杨在前带领下,激战24小时,终于把5号基坑6米深的淤泥清挖干净。十三队的人员包括家属、厨房炊事员全部上阵,开混凝土翻斗车的高苹姑娘,每天干18个小时不下班,连续干了4天,队长着急了,跑到隧道队请了两个司机来顶班10小时,两个姑娘才睡了一觉,醒来又接着大干。最后,七队月成桥212.91双线米,十三队月成桥212.29米,两个队都创造了五处建桥史上的新纪录。经全处职工艰苦卓绝拼搏,飞来峡畔,一个个桥墩拔地而起,全处实现了月成桥一千零八十四双线米的优异成绩。

 千米成桥一战取胜,打出了五处的雄风。旧横石隧道提前建成,展现五处“穿山虎工程队”的虎威。一队、十五队摒弃传统而落后的“隧道分部开挖、木支撑”的导坑法施工,努力转变观念,学科学,钻技术,在专家指导下,很快熟悉掌握新奥法施工方法,精心操作三臂、四臂钻孔台车,精密布眼钻孔,实现光面爆破。他们对引进的大型机械经过消化、吸收,与国产设备成龙配套,形成了爆破开挖、无轨装运、喷锚支护三条流水线,连续创造月百米成洞,提前36天完成名列衡广复线十五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旧横石隧道。

 桥梁、隧道工程形势喜人,但并没有让二局人盲目乐观。他们没有忘记向上级领导的承诺,要实现连源段全段创优。局、处领导和全面质量管理的专家们,深入工地传帮带,全面形成了独具衡广特色的创优管理模式,坚决彻底改变传统的事后评优做法,实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创优活动,由单项、分部创优转向全员、全区段、全过程创优。经严格的质量验收,所有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达93.2%,获得文明施工样板工程30个,二局在衡广复线率先实现40公里连源段全段创优。1987年10月,全路工程质量创优现场会在五处大会堂召开,会议总结推动了二局和五处的宝贵经验,连源段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二局和五处后来居上,在飞来峡畔打了一个扬眉吐气的翻身仗。

 (本文原载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节)

来源: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作者:刘仕全(原铁二局五处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来源: 《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