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李志强 ‖ “闯”深圳的岁月

作者:李志强 来源:《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9-08-23 10:39:41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成立于1950年6月12日,是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设立的全国第一批铁路基建局,后改组为铁道部第二工程局,1998年6月1日改制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铁二局不知不觉间已走过69个春秋。69年里,一代代中铁二局人以“为人民修路、为人民造福”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感天动地的壮举和奋进不息的情怀淬炼出的开路先锋特质,不仅开共和国基础建设之路,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路,而且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之路,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回首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画卷,中铁二局的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一部永争一流、开拓创新的奋斗史,是一部纵横四方、英雄辈出的奉献史,是一部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筑梦史。

历史催人奋进,故事镌刻足迹。为让远去的历史走近我们,让静态的历史生动起来,8月3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推出中铁二局编纂的《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这些沉甸甸的实录作品,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铁二局激情燃烧的奋进历程,映射出祖国时代脉搏的跳动。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珍闻和背景资料与口述者独特的经验体会,必将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闯”深圳的岁月

李志强

跟着孙队闯深圳

我1975年下乡,1977年铁二局在四川自贡招工时把我招进来的。刚参加工作在二处十一队,那时没有民工,都是工人,我就做木工。那几年走过了张家界、陕西宝天复线、安徽淮南(合肥—芜湖北改线)。

带我们闯深圳的时候,孙永福队长还是二处的处长。1981年,我们在安徽的时候,刚开始进入市场,企业自找门路,由于孙永福有两个同学在正大康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二局才开始进入深圳。

当时是按出国待遇,二处十一队选了70个人,我们一共5个年轻人,都是必须结了婚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就这么跟着孙永福闯深圳来了。

初到深圳实在难

刚到深圳时,是在蛇口,就是现在蛇口联合医院对面华彩花园那一块地。那地方原来的草都是一米多高,相当于是荒地。

那时深圳就是个渔村,啥子都没得,深圳到蛇口就是一条沙路,两边稀疏有些树子。当时蛇口实际上只有一条街,南头也只有一条街,深圳只有和平路、解放路两条街,其他都是相当荒野的。

我们是1981年10月到的深圳,到后买了一些彩条布,搭了一个棚棚,然后我就跟着孙永福两个人拿起石头架了一口锅,方便大家吃饭、洗澡。刚来的时候电也没通,都是用的煤油灯、蜡烛,半个月后才通上电。后来我们又用竹子、油毡、竹叶子搭工棚,用了3天时间基本上就把70多人的工棚搭起了。然后从局里、建筑处、新运处来了100多人,第三天就开始到工地上动工,这就是深圳公司的第一个工程——饼干厂。

保障质量求生存

那时条件很艰苦,70多人不分白天黑夜,基本上干到晚上8、9点钟才收工。机械设备少得很,那时二局就来了3辆翻斗车、2辆解放车、1辆黄河吊车、1辆渣土车,就是这些设备。孙永福要出门参加外事活动,都是坐的解放牌汽车。

那时真的相当难。吃饭8个人一桌,都是吃的鱼(海鱼),以前都是称为渔民,没得农民,基本上都是打鱼,青菜少得很。所以那时大家在生活上特别不习惯,好多领导身上都长红籽。

实际上饼干厂最多只干了一年时间,但那一年是大家干得最辛苦的。一是没得机械设备,全靠人工,材料都是用扁担、箩篼,人工挑的。二是工作上是实行定额,比如说我是木工,我每天要关六到七个平分的模型,需要刨十多个平方的模板,一天的工资才拿得完。还有三是到了下午4点到5点,还要去搞一方到两方沙,再拿锤锤打一些片石,准备第二天的工作。那时就是这样把饼干厂建起来的,还得到了甲方、招商局的好评。

80年代,我们深圳公司在深圳(建筑企业中)是数一数二的,相当厉害,我们质量是完全过关的。那时孙永福队长说,“我们的宗旨是以质量为准则,以质量求生存”。当时有中建、华西、江苏、福建和我们二局共5家单位,深圳公司每次都是排名一二,是很有声誉的。

苦中作乐无怨言

饼干厂建好后,马上就建饲料厂,成立了二队,大部分就是建筑处来的了。后来就是面粉厂、南海大酒店。、当时每天的工作安排得相当紧凑,工作时间至少是12个小时以上。 早上7点用汽车把大家送出去上工后,车就去拖水泥、买材料,中午用解放车送饭到工地。 大家吃完午饭就在工地休息半小时,有的地方树子都没得,就在太阳坝,大家拉块彩条布休息,累了就跳到海里洗个海水澡,起来又干。

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当时大家干劲确实大,只要领导发话,大家都有一个定额,干了多少活都有一本账,领导们也说一不二。 晚上8、9点从工地回来,看会电视,就没有烦恼了,真的是苦中作乐。 到了星期天,领导就带我们开解放车去购物,买洗发的、洗澡的,买来就寄回家去了。 或者就让食堂做两桶蛋炒饭,大家一起开起解放车到海边去游泳。

1981年到1990年,大家再苦再累,也没有过怨言。 1984年,我们当时到沙头角里面去打桩,就在中英街附近,对面就是香港,每天几个人一起进去、一起出来,都是要办特别通行证的,但大家都没有往那边想(香港)。

90年代创造深圳速度

那时建雅园立交桥,五公司施工桥面和立柱,四公司施工匝道,深圳公司主要负责桩基,工期特别紧。雅园立交又是深圳市重点工程,当时李传芳副市长每周都要来检查,我们二局又是石局长蹲点,非常重视,他每天早上6点钟要到工地上巡视一遍,晚上10点又到工地上看一遍。

雅园立交施工确实艰难,地下管网相当多、相当复杂,来往人员也多。比如,雅园宾馆门口就有部队的电缆、红色和绿色的香港电缆,打桩时必须要保护,破坏了就是犯罪。挖承台也是一样,只能用人工慢慢挖,一点一点挖。

当时建浮华玻璃厂,完全是一片山砍下去的。仓库精确度要求很高,正负误差只有3毫米,将近一万多平米仓库,表面又采用耐磨的精钢砂,所以控制标高要相当精确。那时我又当测工又当领工员,个人放线,半年时间就完成了2千平米的库房,还要打桩。

那时深圳变化实在是快,你这周到市里是这个样,再隔一周去,看起完全就不一样了,这就是称的深圳速度,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周还在挖孔,下周就已经在打桩了,刚来的时候是个渔村,现在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了。

他口中的孙队长

孙队长是1984年离开深圳公司的。以前年龄小,大家都喊我“小李娃娃”,我睡下铺孙队长睡上铺,他是个东北人,很耿直,爱说话,我们感情很好。深圳公司30周年庆的时候,孙队长还特意到塘朗保障房项目来看我。

以前我们看到孙队长回来,大家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迎接他,加上说话相当和气,做事又很干脆,又没有任何架子。 真的,我这一生跟随的领导,最佩服的还是孙永福。 你想,作为一个局级干部,能够跟我一起到深圳北站去背水泥,这就是我们的领导。 所以,在他这种表率作用带动下,大家干活都很拼命。

(本文原载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节 )

来源: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编《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作者:李志强(中铁二局二总队)

来源: 《口述历史——开路先锋·永恒的记忆》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