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教育】潜心立德树人 服务乡村振兴——眉山卫生职业学校彝区“9+3”免费教育调研报告

作者:孙学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8 14:56:47 浏览次数: 【字体:

潜心立德树人 服务乡村振兴

——眉山卫生职业学校彝区“9+3”免费教育调研报告

眉山卫生职业学校课题组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大力发展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入贯彻实施“精准扶贫”策略,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彻底“啃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剑。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眉山卫生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眉山卫校)深深牢记总书记教导,勇敢地承担起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的千钧重任,潜心立德树人,投身彝区脱贫攻坚战役,服务彝区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引人注目的业绩。

眉山卫校仁寿校区举办家校共育大会 ( 孙学元 供图)

眉山卫校从2009年开始接收凉山彝区学生,从2014年起承接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截至2023年5月,共招收5319名大小凉山彝区“9+3”学生,为大小凉山各地培养初级卫生人才2282名。近5年来,彝区“9+3”学生高一级学校招生升学率达90%以上。目前,学校共有96个教学班,5860名在校生。2016年和2019年,眉山卫校分别获得眉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称号、四川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眉山卫校的基本情况

眉山卫校是201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健委批准的一所全日制卫生类职业学校,是眉山市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秉承“厚德、明理、业精、济民”校训,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医养教”深度融合,三院(学院、医院、养老院)一体,开放合作,立足区域需求,服务健康事业,落实“康养四川”战略,为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和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医疗康养等“四个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16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行业导师1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

眉山卫校仁寿校区举办知识讲座(孙学元 供图)

二、眉山卫校“9+3”免费教育实践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促学校发展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建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学校党支部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支部书记负总责,由抓党建统揽和引领各项工作。学校党支部严格党员学习教育,每月组织召开党建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规党纪、中央及省市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党支部还严格党员管理、监督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全体党员教职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目前,全校有教职工党员26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8名。事实表明,学校党支部是一个忠诚、成熟、优秀、团结的战斗堡垒。

学校以党建统揽各项工作。通过对政治理论、政策策略、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政策的深入学习,全体党员教职工以党建统揽工作,把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位教职工党员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服从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作出的各项决定和工作安排,主动参与学校改革,积极建言献策,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和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的作用。

学生党建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校党支部重视和培养发展来自彝区的学生为党员。学校坚持把那些表现良好、成绩优秀、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彝族学生,有意识地安排党员老师和党员班主任与他们交朋友,给他们谈话谈心,还利用班会、校会、大讲堂,向他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的特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选送他们到眉山市委党校培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推选他们为班干部、团干部和学生会成员,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培养磨炼他们的意志和综合素质。把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学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为预备党员。2014年以来,学校党支部已发展杨莉坪、阿说良且莫、马建珍、巴久克的、吉克阿果、张豪、吉则石娘7名品学兼优的彝族学生为中共党员。那些已毕业的彝族学生党员走向社会后,继续保持和发扬眉山卫校优良传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过几年的历练和业务锻炼,已全面成长起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服务彝区人民身体健康,为发展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坚持德育优先,以德育促学生成长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基于彝区“9+3”学生实际情况,眉山卫校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入学教育。按“9+3”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学校利用每个新学期新生入学军训时间坚持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们深深懂得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会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培养,将来学有所成,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开展纪律教育,主要对学生宣讲省教育厅关于“中学生三禁两不”及“中职学生十不准”纪律规定。开展团队教育,让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学校这个美丽的大家庭,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学习和进步。

二是养成教育。学校坚持让“9+3”学生和内地学生混班混住的原则,持续引导学生摒弃不良陋习,树立和保持健康、积极、阳光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践行《学生自律保证书》和《入学承诺书》。坚持每周末对照检查照镜子,总结反思,往前看。不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讲究个人卫生、注重公共环境卫生和维护学校优良秩序的良好习惯。

三是安全教育。学校每年在“9+3”学生中选拔90名组织纪律性强、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组成“9+3巡查队”,在晚寝前、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对校园内的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巡查,预防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利用防震减灾演练、消防安全讲座、法治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教导学生珍爱生命,注重生命和财产安全。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每学期组织“9+3”学生和其他学生参观强制戒毒所,邀请派出所警官和法制副校长进校定期进行法制讲座,宣讲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宣传法律知识,开展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不断增强彝区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在特定日期开展“防艾禁毒”专题讲座、宪法讲座以及广泛宣传青春期性教育。从理论到实际,从课本到生活,从一般教育到个别谈心,让“9+3”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从生活和学习上进一步关怀他们。学校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彝区“9+3”学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部免除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为所有学生购买医疗保险和学平险,全面补助学生生活费、车费,为所有学生发放过冬服装,免费医治生病住院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彝区“9+3”驻校教师一起共同研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学生伙食及配套后勤服务,为学生提供最优的学习场所和学习训练氛围。

在彝区“9+3”学生管理方面,学校还定期召开“9+3”任课教师和管理教师工作会议、学生工作会议和“9+3”驻校教师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情况,分析研究问题,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9+3”学生德育工作,促进彝区学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全面养成。

(三)坚持教学重点,以升学促学生成才

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总体看,彝区“9+3”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低,接受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口语表达、书面语言和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学校因材施教,每期坚持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分析研究“9+3”学生知识基础现状,制定弥补“9+3”学生知识短板的方法和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一是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主动与他们交朋友谈话谈心,平时和课时多与他们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大胆与其他老师和同学交流,让他们主动克服自卑心理,自觉融入学校和同学之中。

二是每学期新生报到后,学校都要组织利用一个月时间,复习和补习初中基础知识。各任课教师还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地帮助学生复习和补习初中知识,尽可能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短板。

三是有针对性地开设普通话、应用文写作、语文、信息技术、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夯实学生文化基础知识。

四是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9+3”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安排他们在感恩教育时或社团活动时作自我介绍,在班会校会上作学习体会交流发言,参与办墙报、写校园新闻广播稿、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使他们逐步克服母语障碍,发展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从实践看,经过两学期左右时间,一般来讲,“9+3”学生无论知识基础还是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都能基本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同学。

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现状,学校有针对性地主动开设有护理、康复、药剂、中医护理、口腔修复工艺和眼视光与配镜等专业。通过刻苦学习训练和扎实实习锻炼,学生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主要理论知识和常规操作技能,能直接服务于患者,并能通过单招和对口升学考试,进入到全日制医药卫生类专科或本科院校继续深造。“9+3”学生每年升入大专院校的在90%以上,个别优秀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比如达则妞妞、吉沙阿牛升入成都大学,吉列此子升入四川文理学院,阿约阿乃木升入绵阳师范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能参加每年国家举行的执业护士资格证考试,“9+3”学生首次过关率在60%以上,他们毕业后直接到各级卫生机构合法执业工作,为患者服务,为发展基层卫生事业服务。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根据社会需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多年办学经验,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基本上保证“9+3”学生能顺利毕业,如期就业,参加工作,服务社会,回报祖国和人民。

眉山卫校仁寿校区组织学生开展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孙学元 供图)

三、坚守立德树人根本,继续发展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为大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提供基层卫生人才保障

“扶上马,送一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而乡村振兴,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人才振兴和卫生健康工作在内。让学生健康成长,放飞梦想,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是眉山卫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总书记的教导再一次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眉山卫校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使命,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借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东风,不断提升综合办学品质,努力培养更多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为服务大小凉山彝区人民,为进一步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继续保持眉山卫校以“升学为主,走国际化路线”的办学思路,为彝区“9+3”学生搭建国际留学平台。目前,眉山卫校已向日本派遣的留学生中,尤以阿伍各(女)为代表的彝区“9+3”学生表现优异,同时2020、2021四届国际留学班来自彝区“9+3”的彝族学生,正在学校和教师培养下,刻苦学习,准备出国留学深造。未来将继续为更多的彝区“9+3”优秀学生加大开设日语课程,扩大国际留学班彝区“9+3”学生规模,为培养更多的彝区“9+3”学生成为国际护理(康养)人才作出贡献。

二是继续坚持以升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加大培养力度,把文化基础较好、学习潜力大、有升学意愿的彝区“9+3”学生,尽可能地输送到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为他们将来成才、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和更大更高的舞台。

三是根据彝区“9+3”学生实际和眉山卫校多年办学经验,通过入学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特别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纪意识、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人生观,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培养彝区“9+3”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面临社会和市场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眉山卫校依托岷江职业培训学校资源,进一步加大各项技能培训和跨专业技能培养,如普通话、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证,同时对全校学生开展育婴师、小儿推拿、驾驶证等技能性培训取证,既满足个人未来发展需要,更是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

五是根据彝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人才实际,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在保证现有招收彝区“9+3”学生规模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招收大小凉山彝区非“9+3”学生比例,为更多彝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成才机会。

课题组成员:李梅(眉山卫校校长)、杨照利(眉山卫校副校长)、刘峰杉(眉山卫校党支部书记)、孙学元(眉山卫校9+3管理老师)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执笔:孙学元(四川省仁寿县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仁寿县北斗中学、城埝中学、中农中学和美姑县中学任教。之后在美姑县委宣传部、美姑县委党校、美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2012—2022年任美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主任。2023年2月,任眉山卫校仁寿校区9+3管理教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