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记忆】生活票证那些年‖李腾鹏

作者:李腾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29 19:48:39 浏览次数: 【字体:

生活票证那些年

李腾鹏

最近清理书柜,见一书中夹一票面5斤的全国粮票,已忘了当初是随意夹在书中还是有意收藏。据说如今这些票证在市面上价格不菲,我想这大概是收藏者的爱好或有人故意炒作吧,但于我却兴趣不大。我盯着这张还比较新的粮票,回忆的闸门渐渐开启到50年前有关票证的记忆,先是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最后一丝丝、一缕缕慢慢相连,逐渐清晰起来。

票证(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接触的是一个物质十分丰富的世界。如今商店里日用生活品琳琅满目,只要有钱,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能买到。有关生活的各种票证,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甚至不相信购买日用生活品什么都要票证。

今天,回顾这些票证的发放和使用历程,则在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捍卫改革开放的成果。因为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可能还处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没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祖国也就没有这么强大,中国人民也不可能象现在这样在世界上扬眉吐气。

记忆中,我最先接触粮票是1959年。那时,全国居民已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干部和老师每月定量19斤,中学生每月30斤,学校将学生分成几个等级,最高33斤,最低24斤(那时只要考上中学,户口就会转为居民,国家就会供应粮食,农民不享受如此待遇)。因年龄小、个子矮,我的定量最低,每月24斤。

家处农村,当时家乡农村公共食堂农民每日定量6两,加之长时间无肉无油,这已成为家人们维系生命的极限。所以每星期日回家都要到学校伙食团领粮票交到家乡公共食堂才有饭吃,此后就与粮票结下不解之缘。

粮票分为全国粮票、省粮票、县粮票。县粮票只能在县内使用。那时,不像现在到处都有饭店。县城里只有一家国营食堂,没有饭卖,只供应三合泥(一种由花生油枯、麦麸等制成的食品),且购买也需要粮票,可以说无粮票寸步难行。如果不小心粮票遗失,那就只有挨饿的份了。

票证(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购物的地方,只有每个公社一个供销社以及县城的百货公司。1959—1961年,没有副食品卖,穿的更是奇缺,每年每人1尺8寸布票,政府号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穿三年。那时,路上极少看见有穿没有补丁衣服的人。

1961年7月,公共食堂解散,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农民划分了自留地,政府允许农民开荒增种(两年后收归生产队),国民经济初步恢复。食用油由1961年职工每月1.2两、其他居民0.4两,逐渐增加至1966年每人每月4两,1967年后增加至每人每月半斤。布票每人每年发到1丈5尺,农民也基本上能够吃饱,居民粮食定量也逐渐增加,但生活日用品还是比较奇缺,于是又增加了肉票、糖票、烟票、煤油票、肥皂票等票证。除肉票、油票(20世纪60年代芦山农村无电)按月发放外,其余票证只在节庆日发,农民春节偶尔也会发一点。居民户口每人每月供应1.5斤猪肉、半斤菜油。农民不供应,但可以杀年猪。年猪则卖一留一,即要杀一头年猪,必须先卖一头肥猪给供销社,领到屠宰证,然后才能上税杀猪(那时杀年猪要上税)。所以当时私下里也有屠宰证买卖。那年头供销社售货员和卖肉的屠夫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各种票证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

党的十一届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粮食多了,其他物质逐渐丰富起来,各种生活日用品票证渐渐失去作用,成为收藏爱好者收藏的对象。

票证(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富了,国家强了,现在人们手中持有的已是社保证、医保证、驾驶证、健康证等证件。多数人已淡忘了当年那些票证,只有年逾古稀、懂事时经历过三年灾难的人,才可能深深地记住那段历史,深深地懂得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来得多么不容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腾鹏(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芦山县教师进修校退休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