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记忆】我在“马棚”暂住的那些日子‖曹树清

作者:曹树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5 20:54:55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在“马棚”暂住的那些日子

曹树清

我今年已87岁了。1965年9月,我们20多个老军工,从中南某厂奉命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成都420厂。那时我们还是30岁以下的小伙,多是夫妻长年分居,当时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难有人顾及到工厂单身职工的困难。但毕竟是一两万人的大厂,数以千计的“牛郎织女”如磁铁般相互吸引,千万里都要跑到厂里相会。

那年代,厂里招待所大多是接待部里、局里的会议和干部、外调人员住的,小小工人收入几何,喊你去住都不敢。

于是,在420厂门口,厂里在一块坡坡坎坎叫“无名高地”的地方,修起了简易房,没有挂牌子,叫做“单身职工招待所”,接待厂里“转哥子”的老婆孩子探亲使用。然而这“无名高地”常常人满为患,僧多粥少,探亲者往往一住两三个月不走,需求太大,难以周转。

之后,420厂又一个单身职工招待所应运而生,那就是当今双桥子“万年农贸市场”旁、“新时代照相馆”对门街角的地方,名叫“马棚”。420厂的人没有不知道“马棚”的,它的对角便是成都当年红极一时的“大富豪”餐厅。

提起“马棚”,420厂老同志们马上会想起那用牛毛毡盖顶、胖墩墩、矮蹲蹲、憨厚结实得如沙漠中耐劳负重的骆驼一样的低矮建筑。

人们已记不起它何年何月因何而得名,说是马棚,既没有料槽,更不见马桩,大约是它的外形酷似马厩而得名吧,不可考。前不久,我在北京《航空档案》杂志看到“马棚”的照片,是420厂1958年实施基建时堆放建材的仓库。

远处2栋420厂的基建仓库,就是后来的“马棚”(曹树清 供图)

然而,我敢说,早在1958年,我们工厂在双桥子动工兴建前3个月,作为库房,“马棚”就已建起来了。那时,工厂生活区还是一块块农田,绿色沃野上,农家竹篱茅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满目田园风光。“马棚”的崛起,以它崭新的容貌,宽阔、板实的身架,大风大雨不为所动,以启用电灯电话、自来水,以及省市对三线建设的特供而鹤立鸡群,它因此而大出风头,让居住在这一带的农民羡慕不已。

在420厂尚未腾笼换鸟搬迁之前,过往的岁月里,老同志们喜欢牵着儿孙,悠然徜徉在厂区的马路上,踩着平坦而温馨的土地,或在浓密的法国梧桐树荫下消闲,透过幻化于疏枝密叶间四射的光环而引起遐想,去追寻工厂数十年走过的道路,回味工厂初创的艰辛。

是的,当我在晨昏下,在厂区树荫下,看见那些当年意气风发、今已垂垂老矣的长者们,常常投以钦敬的目光。他们曾为这座大西南唯一一座歼击机发动机厂呕心沥血,奉献过青春,输送过子孙。而他们,应该都有过在“马棚”住宿、探亲的经历吧。

我们都要记住历史。当我们中国的强大,歼10、歼13、歼20在被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时候,420厂人总会想起生产歼10发动机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

是的,当我在小区晨晖下见到打太极拳的长者、买牛奶的老妪,常常投以钦慕的目光。历经风雨数十年,“马棚”今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哪怕在整个成都,“马棚”这样富有时代感、历史感、现代工业文明的遗迹遗迹再难找到了。

数十年来,全厂上下数万职工忘我奋斗,为新中国在大西南雕琢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成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年中央许多老革命家朱德、贺龙、罗瑞卿、李先念、王震、陈慕华等先后到厂视察,对工厂的发展作出过许多重要指示。

当年领导创业的许多老同志,大多是老兵工出身,有着光荣的历史。他们退下来后,又有一代又一代新鲜血液接了他们的班。改革开放这些年,工厂腾笼换鸟,“马棚”这个当年的标志性建筑早已被城市的发展挤压得无影无踪。在此皓月当空之夜,勾起我无限深远的情感,仰望一轮明月,我不禁想起那些与“马棚”曾经亲近的岁月。

它,420厂的“马棚”,在完成建厂初期基建仓库的任务后,又被派上了新的用场。整个大棚一分为二,中间留一溜通道,两边被隔离成火柴盒似的屋子,没有天花板,头顶就是大梁,躺在用钉子钉成的像北方火炕一样的通铺上,便能听见隔壁私语,这便是当年万人大厂单身职工非常惬意、十分满足的“鹊桥相会”的招待所了。尽管条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但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每个夜晚,这里都充满欢声笑语,默默亲情。

那时,工厂的“牛郎织女”很多,要排队等待。那年夏天,我在“马棚”排上了队,妻儿从县城来探亲,住进简陋的“火柴盒”已经谢天谢地了。尽管夜间跳蚤横行,蚊虫乱飞,竟然毫无怨言,并对工厂的安排感恩不尽,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境界。

住进“马棚”里的几十户人家,来来往往,不时更换着新面孔,大家用不同的乡音问长问短,和睦相处,都沉浸在短暂的、甜蜜的家庭生活中。在“火柴盒”里的人家,不时也有单位上的工会主席、班组长、支部书记光临、探望、关心。在那个特定年代,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那一日,雨过天晴,湛蓝的天空霞光万道,下班后回“马棚”,见两个儿女正和邻居家的孩子在积满水的沟里放纸船、扎水沟,还哼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首儿歌。又一日,爱人叫儿子过马路打酱油,回来时被一位骑自行车的师傅撞到了,他索性坐在地上不起来,还抱住那人的一条腿,不松手。那人急了,无可奈何地说:“小弟弟,你松手,我赔你还不行吗?”但那人哪里能脱身呢?幸好他妈见他久去不回,出门找他才解了围。那时,他才五六岁。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光阴荏苒,儿子长大成人,先在北国边陲当了几年兵,退伍后又回到420厂,为中国航空事业奉献力量。

“马棚”“无名高地”这些特殊时期、特殊的建筑,在成都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留下了诗一样的篇章。

这里曾迷漫过爱的火焰,荡漾过童稚的欢声笑语,流传过成都动人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棚”和“无名高地”都是刻印在420厂人心上的时代符号,是成都这座千百年来从消费城市转为现代工业城市的时代符号,尽管他们在“东调”工业化进程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作者简介

曹树清,男,1935年11月生,四川宜宾人,原成都420厂工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原副会长。热爱文学创作,出版有《远帆集》《闪烁的萤火》《枫叶正红》等著作多部。曾获天府文学奖、四川散文奖等奖项。1988年10月,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曹树清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