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31:5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申福建‖许党为民万事轻
——罗世文诗歌彰显的革命精神

作者:申福建 来源: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1-04-01 10:00:20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11dd2d3cd9404ebcaf997071fdfd99c5.jpeg

许党为民万事轻

——罗世文诗歌彰显的革命精神

申福建

 

罗世文(1904—1946),四川威远人,曾任中共川西特委书记,四川省委书记、《新华日报》成都分社社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烈士,小说《红岩》英雄许云峰的人物原型,1946年壮烈牺牲。在短短的42年奋斗人生中,罗世文写下许多寄情言志的诗歌,彰显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意蕴深刻,滋养心灵,升华修养。

一、激情澎湃的革命精神:可惜身无双羽翼,归来聚众斩顽酋

1915年,罗世文就读于威远县花萼小学。在护国战争中,滇军援川,朱德部下一个张姓连长率部驻扎威远县观音滩,他给罗世文和同学们讲了“援川反袁”的故事。11岁的罗世文乳虎啸谷,成诗《咏梅》:

北国银川冽,南疆庾岭春。

浮香羞解语,寄意陇头人。

第一、二句以南疆的春意对比北国的严寒,隐喻着讨袁护国军将击败北洋军阀,为中华民族迎来春天。第三句以梅花的暗香浮动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唐代诗人王适写有“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的诗句。第四句,巧借南北朝诗人陆凯《赠范晖》中诗句“寄予陇头人”,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西南的护国军。当时任教的王继曾老师赞不绝口:“好诗!孺子可教,未来可期,必有大造化。”《咏梅》一诗印在了每个同学的心里。

1925年,平民学社创办了《爝光》周刊,肖楚女任主编,罗世文负责发行。“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俩以《爝光》为阵地,谴责帝国主义暴行,指导重庆外交后援会工作,受到广泛欢迎。反动军阀十分恐惧,查封了《爝光》,并要求肖楚女和罗世文限期离境。罗世文义愤填膺,写下《为<爝光>停刊》(三首)。其一:

勒令淫威下,《爝光》得永生。

燎原燃野火,草木自春荣。

虽然在反动军阀的淫威下《爝光》停刊了,但她将精神长存,并勃发出燎原的野火,春风一吹,革命的力量将像草木一样欣欣向荣。这里,借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意,表达出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927年,重庆发生了“三三一”惨案,杨闇公等同志壮烈牺牲,闻此噩耗,正在苏联留学的罗世文义愤填膺,参加了由中共旅莫支部组织的声援活动,写下《闻渝案赠张弟》(二首)随信寄给堂弟罗世良。张弟即罗世良,因罗世文母亲喜爱罗世良,称他为“张哥”。第一首诗生动描述了乡恋,“剪烛巴山倾肺腑,依稀阿母唤张哥”,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诗句里悄然绽放。其二:

涂山诀别两经秋,故国不堪江水流。

可惜身无双羽翼,归来聚众斩顽酋。

我俩在重庆的涂山离别两年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如涛涛江水在脑海里奔流;可惜不能长出翅膀飞回祖国,带领民众斩杀冥顽不化的敌酋。“故国不堪江水流”借用南唐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念之情。“可惜身无双羽翼”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把爱情的缠绵之情化为革命的昂扬之意。

1938年春,罗世文与罗世良拜谒了杨闇公故居,睹物思人,写下七律《访闇公故居》,有句“平生磊落仁心底,廿载师承吻颈交”。一生光明磊落、拥有仁义之心,那是罗世文敬仰的杨闇公;二十年来师承杨闇公,吻颈之交从未忘怀。杨闇公有灵,当含笑九泉。

1938年秋,罗世文到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汇报工作后返回重庆,在轮船上,感物伤怀,写下《别汉入蜀》(二首)。第一首诗谴责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人民制造血腥恐怖,准确预判其“豚犬诸郎难了事,终朝坐食误乾坤”。第二首诗赞扬四川人民不畏强暴、坚决斗争的勇敢精神。同时,以“闇公首义披荆棘,楚女横流布阵容”讴歌杨闇公、肖楚女在四川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以“此去西南偿夙愿,开来继往为工农”抒发自己继承先烈遗志、为劳苦大众奋斗不息的豪情壮志。 

二、碧血丹心的家国情怀:力拔三山虹贯日,黄河正是水澄时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是四川荣县人。1924年,罗世文与年长26岁的吴玉章在重庆相晤,一起搭乘轮船至宜宾返乡。一路上,两人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深入探讨,罗世文感慨万千,写下一首七绝呈吴玉章:

渝宜逆水戏交心,共庆往年敢作霖。

大地风雷惊伏蛰,春秋血写永任林。

第一、二句描述了重庆到宜宾推心置腹的交流,两人是忘年交,都有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共同理想。第三、四句称赞吴玉章对他的启迪仿佛大地起风雷,惊醒了如冬眠一般的自己,为了祖国永远繁荣昌盛,甘愿用热血书写人生年华。与吴玉章一周的交流学习,罗世文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1928年,罗世文在莫斯科留学已经三个年头,对祖国的思念让他吟句成诗两首,与家书一同寄回。其二:

夕阳西下鸟栖迟,惹动游子故国思。

力拔三山虹贯日,黄河正是水澄时。

第一、二句,夕阳西下,鸟儿迟迟没有归巢,游子思乡的情愫一下子被点燃。如果诗意到此戛然而止,也不过是感怀伤物。妙在后两句,把思念祖国之情提升到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盼。“力拔三山”,源自项羽《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力拔三山,就是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虹贯日,即长虹贯日,人民的力量终将刺破落日,取得最后胜利。

1944年,罗世文已在息烽监狱关押四年,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化为《中秋望月》:

慈母千行泪,顽儿百战身。

可怜今夜月,两处各凄清。

从1920年离家,罗世文很少回去看望母亲,他明白忠孝难以两全的道理,但对母亲的深爱和愧疚却常常涌上心头。由于一心为公,罗世文没有自己的财产,被捕前,他为无力给母亲购买棺木而焦虑自责,但从没有产生过动用组织经费的念头。中秋月圆人不圆,他仿佛看到母亲思念儿子的泪眼,想到自己身经百战却身陷囹圄,一声叹息,可惜今夜的月华无法传递母子情,自己和母亲天各一方,两地相思。

三、忠贞不渝的初心使命:从来壮烈不偷生,许党为国万事轻

1925年秋,罗世文受党委派赴苏联留学之前,与罗世良彻夜长谈,赠七绝二首。其一:

同窗萤火十三年,贫富原来不戴天。

请命为民维正义,王侯螘蚁似云烟。

同窗共读十三载,我们理解了贫人和富人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立志为民请命,维护公平正义。显贵者仿佛蝼蚁偷生,不过是过眼云烟。这表明了罗世文藐视权贵、为民请命的坚定理想,是他留学苏联毫无私心、只有民族大义的心声流露。

1934年,罗世文因抵制张国焘的“左倾”错误受到歧视、排斥和打击,写下《过通江城》三首,第一首表达了他对正确意见的坚定不移,第二首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赤胆忠心,第三首表达了他将不懈奋进。其二:

履霜自信有同情,泾渭何愁不晏清。

肺石光辉昭日月,熊熊烈火验忠贞。

虽然自己遭受迫害,但相信同志们能够理解,观点本来泾渭分明,何愁没有明辨是非的那一天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像肺石一样光昭日月,自己的忠贞能够经得起熊熊烈火的检验。从诗中可以看出,虽然罗世文的正确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受冤屈,但他对党的忠诚没有丝毫改变。

1938年秋,罗世文离开重庆到成都开展工作,写下《别渝留念》赠给罗世良:

从来壮烈不偷生,许党为国万事轻。

百战身经尝考验,廿年冰蘖励忠贞。

为了壮丽的事业从来不苟且偷生,践行向党许下的诺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其他任何事情都轻于鸿毛。身经百战接受了生死的考验,二十年的艰苦生活激励自己更加忠诚坚贞、永不变心。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忠贞不渝的初心使命,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责任担当!

1946年8月18日,罗世文被押上刑场,面对敌人的枪口,他高声吟诵写于1945年的《望春》:

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

“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

祖国山河依然壮丽,全国人民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蒋介石这样的“英雄”妄想统治中国,是绝不可能的。历史将证明,最后胜利的欢笑者是谁呢?一定是中国人民!

“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化用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走出了杜甫的悲戚,写出了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明天。罗世文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威武不屈。当知道即将牺牲,他把自己和党组织的一万元钱悄悄交给了宋绮云,还在一本俄文书籍的扉页上写下他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据说将押往南京,也许凶多吉少!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老宋处尚留有一万元,望兄等分用。心绪尚宁,望你们保重,奋斗!”

临刑前 ,罗世文无所畏惧,以《望春》表达出对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心和对民族未来的美好憧憬。《望春》作为代表作,被收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著的《重读先烈诗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研读罗世文诗歌,学习罗世文的英勇事迹,弘扬罗世文的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多做贡献,这是对烈士诗人罗世文的最好纪念。

作者单位: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