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爷爷张耀南瓷像是贺龙元帅一句承诺的见证

作者:张佳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4 16:17:42 浏览次数: 【字体:

爷爷张耀南瓷像

是贺龙元帅一句承诺的见证

张佳玉

2022年3月24日,我在山西的表弟告诉我:“他家里还保存着我爷爷张耀南的一个瓷像。”

他把照片发给我看:瓷像长大约30厘米,宽大约22厘米。瓷像的横额是“父亲大人肖像”,右边是“1952年10月1日”,下面标明是在“长沙解放路江西景瓷商店烧绘”的。左边是“女 慈英谨志”。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爷爷张耀南有这么个瓷像,更不清楚爷爷哪来的“慈英”爱女,她是谁?

为搞清楚瓷像的来龙去脉,我找到表姐蔡志珍,才知道瓷像来历,原来是贺龙元帅一句承诺的见证。

爷爷张耀南,湖南澧县人,是贺龙元帅身边“三老”之一的老长官。

1925年,爷爷张耀南在贺龙任澧州镇守使时就投奔其麾下,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贺龙的贴身副官,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转战湘鄂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一位普通士兵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毕生力量。

爷爷张耀南为了跟着贺龙元帅闹革命,舍弃妻子和孩子。他离开家庭后,我奶奶带着4岁儿子和8岁的女儿,以打短工为生,日夜思念担心我爷爷,哭瞎了双眼。一晃十年过去,1935年8月,她在盼望与遗憾中丢下两个可怜的孩子离开了人世,还是好心的邻居给了她一张破芦席才得以安葬。

我奶奶被安葬的第二天,贺龙部队攻克了澧州城,爷爷张耀南满怀高兴地回到家中,只见两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脸上挂着泪痕,倒在一堆乱草堆里,他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家。

随行来的红军战士听说我奶奶的遭遇后,马上抬来一口棺材,爷爷张耀南拿出自己珍藏了许久的一只手镯,恭恭敬敬地给妻子带上,以弥补自己对妻子多年的愧疚,重新安葬这个为他经受了众多磨难的女人。

红军部队在澧州休整期间,爷爷张耀南介绍万帮义等多名同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让刚刚成年的我姑姑张帮富和我爸爸张帮贵也参加了红军,姑姑被分在卫生队,爸爸在军部做勤务。

红军部队行军到了大堰垱,领导决定让姑姑张帮富留在后方担任联络员,帮部队筹措军需和药品。我爷爷张耀南虽然舍不得女儿,但还是做工作让女儿留了下来,又把一份对亲骨肉的思念与牵挂留在了故乡。

1935年1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部队日夜行军打仗,条件十分艰苦。我爸爸张帮贵从小就营养不良,身体矮小虚弱,可他生来聪明灵活,很受贺老总喜爱。

长征途中,贺老总有时忙里偷闲去钓钓鱼改善部队生活,去时总是叫一声张帮贵“六儿,钓鱼去”。我爸爸张帮贵只要听到贺老总的召唤,就会马上背着渔竿和渔篓,笑呵呵地跑在最前面。

在长征的艰难跋涉中,我爸爸张帮贵在与父亲的团聚里,深深感受到父亲、首长、战友的关怀与慈爱。

然而,命运之神却又一次捉弄了我父亲张帮贵和我爷爷张耀南,使他俩陷入了生死茫茫的境地。部队到达云南、贵州的大山里,一天夜里,在深山崎岖的路上行进,我爸爸张帮贵在晃晃悠悠的马背上进入了梦乡,给他牵马的那位战士也在极度疲乏中迷迷糊糊,不知在什么时候,也不知在什么地方,我爸爸张帮贵从马背上跌下来,掉在了路边的草丛中。

天亮了,战士们才发现马背上没有了“张六儿”。我爷爷张耀南非常难过,情绪几乎崩溃。贺老总理解我爷爷张耀南的心情并告诉他:“部队已经通知地方党组织寻找‘六儿’,要他振作精神,一定会有和孩子团圆的一天。”听了贺龙的这句承诺,我爷爷张耀南看到了希望,又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去。

我爸爸张帮贵从马背上掉到软软的茅草丛中,做着在妈妈怀抱里的美梦。天亮后,敌人发现了这个正在酣睡的孩子,用枪托打醒他,把他从草丛中揪起来,看到瘦弱的孩子,破衣乱衫,满头癞子疤,又不说话,象个哑巴,也不象个红军,才把举到半空的刺刀缩回来。

敌人走后,我爸爸张帮贵坐在草丛中,寻思着自己该怎么办?他不知部队去了哪里?他不想再拖累父亲和部队,他想回家,想回家找姐姐张帮富。

回家的路艰难而又漫长,身无分文的张帮贵只得沿途乞讨,在党组织协助下,两年后终于回到澧县,和姐姐张帮富一道做联络员,为部队采购药品。

姐弟俩在澧县的生活很艰难,敌人知道我爷爷是红军,经常把姐弟俩抓起来捆绑吊打。为躲避敌人的迫害,姐弟俩经常改名字。姑姑原来的名字叫张帮富,所以就叫张四姐、慈英等。因此,我爷爷瓷像上的慈英就是我姑姑。

爷爷张耀南与继祖母许叔兰的老照片

有一次,姐弟俩在走投无路时去到农村的亲戚家,可那位亲戚老远看见她们,唯恐受到牵连,连忙高喊“红脑壳来了,快来捉呀?”吓得姐弟俩转身就跑,只好另择它处栖身。

常常夜深人静时,就是她们最思念贺老总、父亲张帮贵和部队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贺老总和父亲张帮贵打回来,为穷苦人民撑起一片红色的天地。

她俩也经常互相问着:父亲张帮贵在哪里?您老人家还在不在人世呢?

1950年,我爷爷张耀南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后,已是65岁的老军人了,全身的伤痛不时折磨着他。为了使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部队安排他和一些老同志定居成都。1952年,爷爷张耀南的组织关系转入四川省人事厅托管。

1950年春,中共澧县县委、澧县人民政府接到西南军区关于我爷爷寻找儿、女的信函,经多方努力,终于在城关镇和平街居委会找到了女儿张帮富、儿子张帮贵。

澧县人民政府为了表彰姐弟俩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奖励稻谷100担。

姐弟俩得到政府奖励的通知后,嚎啕大哭,一是这么多年的工作得到政府的肯定和表彰,姐弟俩非常激动;二是这么多稻谷真是发财了,自己租住在很小的房子里,急没地方放。

政府工作人员笑着说,一定会帮助你们得到奖励,做好安排。

1951年下半年,在组织的安排下,姐弟俩分二批前往成都,第一批是我们全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前往成都与爷爷张耀南团聚。

澧县人民政府派一名年轻力壮的挑夫陪同,此人后来留在成都工作。

西南军区给了很大帮助,大家都为老爷子找到女儿、儿子高兴。当时四川境内还有零星土匪没有肃清,他们到重庆后,军区派了一个班的兵力,一台吉普车,一台敞篷车,在路上打打停停,从重庆到成都用了一周时间。

到成都后,爸爸张帮贵被安排在金堂县公安局工作,参加西南军区的剿匪工作,发有解放大西南的纪念章一枚。

1952年10月下旬,姑姑张帮富带着女儿蔡志珍,抱着爷爷的瓷像从长沙出发,前往成都与日夜思念的父亲相聚。

到成都后,爷爷很高兴地接受了女儿从长沙烧制的瓷像。看到儿、女和孙子、外孙一大家人在成都相聚,爷爷感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爷爷手捧自己的瓷像激动地说:“在长征途中,我失去了女儿和儿子,思想上非常悲观,是贺龙元帅一句承诺鼓舞了我,今天这个瓷像就是我们的团聚见证”。

70年后,爷爷张耀南的瓷像回到湖南澧县,为了纪念我爷爷跟着贺龙元帅戎马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神,今年七一前夕,爷爷张耀南的瓷像陈列在澧县党史展览馆,让大家共同重温那段历史。

2023年七一前夕,爷爷张耀南的瓷像陈列在澧县党史展览馆中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佳玉(女,张耀南孙女,湖南省澧县纪委、监委退休公务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