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诸葛亮:以身许国 一世清廉

作者:王 嘉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6月26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3-10-23 14:29:38 浏览次数: 【字体:

诸葛亮:以身许国 一世清廉

王 嘉

国学大家钱穆曾评价诸葛亮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诸葛亮,27岁受刘备三顾出山,先为军师,后为蜀相。在以后27年中,治理朝政“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廉政自律的典范。究其原因,除了他才高八斗、智胜一筹、功盖三分之外,最受人敬重、最能抓住人心的还是他“守身甚重,不沽名钓誉;两袖清风,不唯利是图;秉公执法,不以权谋私;鞠躬尽力,廉政自律”的人格魅力。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之所以被誉为“千古名相”,靠的不仅仅是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更是他一生不慕名利,鞠躬尽瘁奉献蜀国的一片忠心。

诸葛亮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政治清明,社会安宁,但诸葛亮并不自满。对于刘备的三顾和托孤,他有强烈的使命感。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北伐,临行前向后主刘禅呈上了著名的《出师表》。表文言辞恳切,感人肺腑,反映出诸葛亮的感恩之情,表达了他为国事尽职尽责的忠诚之心,后世甚至有“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为不忠”的说法。然后,诸葛亮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北伐战争。234年8月积劳成疾的他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他做到了《后出师表》中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侯祠《前出师表》碑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诸葛亮北伐途中病危,留下遗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此种淡泊的超然态度,让人肃然起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代代子孙,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逆境苦难,生死存亡之际,尤其具有无穷的感召力。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外侮、侵略和危难之时,诸葛亮的精神就成为民族复兴和振兴的动力,成为人们学习效法的榜样楷模。

威之以法 从严治蜀

三国时期,诸葛亮首倡依法治国,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严于律己,一身清廉,虽功高盖世,而毕生不受不污,廉洁自律,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诸葛亮深知治理国家的要领,从严治蜀,法令必不可少。诸葛亮制定了《蜀科》《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各项科条律令数十则。他坚持“威之以法”,坚持法律面前虽仇必赏,虽亲必罚,整顿吏治,使得蜀汉社会安定。诸葛亮治蜀期间,不仅制定了大量科条律令,定下了大力发展农业、水利、织锦、冶铁等政策。诸葛亮还身体力行,大到军国大事,小至校对文书、检查账目、处罚士兵等琐碎之事,他都事必躬亲。

诸葛亮以身作则,官员的俭朴和廉政水准迅速提高,蜀汉政权上下以节俭为荣,形成了一种崇尚节俭的良好社会风气。在诸葛亮的影响下,蜀汉各级官员“清心寡欲,约己爱民”,大将军费祎“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蔬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常人”;车骑将军邓芝为官20余年,“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重臣董和为官20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而诸葛亮最欣赏的姜维,虽官至大将军,却也宅舍弊薄,资财无余,“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另一方面,杀彭羕、斩马谡、黜来敏、罢廖立、废李严。这些受到法律制裁的人中,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亲随旧故,有的甚至是托孤重臣。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犯了法,诸葛亮该杀就杀,该贬就贬,绝不姑息。大臣张裔称赞他说:“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免。”

“吏不容奸,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诸葛亮造就了一个廉政时代,蜀汉因而成为三国时期治理得最好、官员作风最端正的政权。蜀汉境内法令规范严整、奖赏处罚讲求信用,老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强不欺弱,一派政治清明的景象,涌现出了蒋琬、董允、费祎等蜀汉贤臣。

自报财产 家风传世

一个人能不能勤政清廉,除了对国家的忠诚信仰,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能不能正确对待家庭,正确教育自己的子女。《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是诸葛亮教育子女、家风家训的体现,影响后世。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短短86字,阐述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淡泊明志,俭以养德,是诸葛亮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令子孙均成为志向高远、性格刚毅、忠于职守、重于国事的朝廷中坚。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在魏将邓艾伐蜀的战斗中,被围于绵竹,拒不投降,最后战死沙场,时年37岁。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也在这次绵竹突围战中“与瞻惧殁,战死疆场”。蜀亡后,司马炎想诏录诸葛亮第三子诸葛怀,“公车促至,欲爵之”,但怀谨守家风,决计身不事二国。诸葛亮一家三代尽节,满门忠烈。

《三国志》记载,刘备攻取成都后,封赏功臣,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为最高等,“金各五百斤、银千斤,五铢钱五千万,锦千匹”。诸葛亮一生受赏赐无数,但大多分给了将士和下属,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厉行节俭,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在《又与李严书》中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诸葛亮临死前,在写给蜀后主刘禅的《自表后主》一文中,公开了自己的财产——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内无余帛,外无赢财”,仅能维持普通生活水平。古代并无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诸葛亮主动自报家产,光明磊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堪称“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

扩展阅读

武侯祠三绝碑

诸葛精神的历史见证

王 嘉

在成都乃至全国历史上众多的诸葛亮纪念祠庙中,刘备陵庙旁的武侯祠,即现今的成都武侯祠最负盛名。从唐代开始,来昭烈庙、武侯祠拜谒、游览的官绅文人络绎不绝,他们题记作诗,留下墨宝,使碑刻成为武侯祠的一大文化特色。武侯祠现存碑碣近50通,分别镌刻于唐、明、清及近现代,其中,以唐代石碑——《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具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一级文物”。这通唐碑被誉为“三绝碑”,诸葛亮廉洁贤明的点滴也能透过岁月的痕迹,从中得以窥见。

走进成都武侯祠,在大门与二门东侧的碑亭中,便能看到《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碑。这通唐碑现存碑体通高达到了3.67米,是西南地区迄今保存完好、碑体最大的少数几通唐代碑刻之一,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武元衡率领28位僚属前来武侯祠拜谒,令节度府掌书记裴度撰文立碑,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并以此激励当代人和后世。

裴度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位中兴名相,曾历时四朝(宪、穆、敬、文)皇帝,数次被起用为宰相。他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在碑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倾敬仰慕之情,称颂了诸葛亮的文治武功。文章开篇就写道:“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意思是:我裴度曾遍阅前代史书,仔细寻求先贤哲人;这些人物有的具备臣子对待君主的忠贞节操,却没有扫平混乱局面,开创王业的才能;有的深得立身处事的道理,但缺乏治理民众、管理官吏的方法。如果说有谁能兼备这四种美德,并能运用它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就唯有蜀汉丞相诸葛亮了!

文章写好以后,由柳公绰书丹上石。柳公绰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柳氏两兄弟书法造诣旗鼓相当,明代荣华曾在唐碑题跋评价他们的书法说:“兄弟二人皆守正不回,所以笔法各臻其妙也!”通观碑文,柳公绰的楷书端肃浑厚,古朴自然,笔力雄健,遒劲端严,其结体、用笔和趣韵代表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不愧是唐代楷书中的典范。除了书法上的成就,柳公绰仕途成就也可圈可点。他一生两任京兆尹(官名,相当于今天首都的军政一把手),三任御史大夫(相当于监察部门的最高长官),三任尚书,所到任上皆有佳绩。他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属下见之莫不敬畏,就连当时的皇帝都对他礼敬三分。

唐碑为我们今天了解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建树和高尚的人格德行,以及古人对他的瞻仰和品评,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有益的借鉴。在唐碑右下角有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四川巡按荣华的题跋:“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于不朽也。”故因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而名重后世,故唐碑被称为“三绝碑”。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6月26日第8版

作者:王 嘉(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来源: 《成都日报》2023年6月26日第8版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