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乐之斋随笔解析《道德经》玄学之谜五‖周述华

作者:周述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6-12 14:13:18 浏览次数: 【字体:

乐之斋随笔

解析《道德经》玄学之谜五

周述华

上一节,解析了第一章第二句。这一节,接着解析第三句。请看原文:

《帛书老子》:“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曒。”

《河上公本》:“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河上公本》把两个“恒”都改成了“常”,把两个“也”字都删掉了,把“所曒”改成“徼”。

这样的改动,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便把《帛书老子》原文的本义给掩盖了、抹杀了。请看:

《帛书老子》译文: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所以,要持之以恒地坚守无私无欲的思维,去观察认识事物,以便观察认识其发展规律(道)的奥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曒”,此外,还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了解清楚事物发展规律(道)的来龙去脉。

解析:

“故恒无欲也”的“无欲”,是没有私心无欲的意思。

人,只有做到用没有私心贪欲,去观察认识事物,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规律(道)得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

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规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用带有任何私心贪欲的思维去观察认识事物,都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必将得出错误的认知与判断。

这就是“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的本义。

“恒有欲也”的“有欲”,是有志愿、有意志的意思。

“以观其所曒”的“曒”,古同皦,分明,清晰。

人,不但要持之以恒地用无私无欲的思维去观察事物,还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二者通力合为,才能观察认识清楚事物发展规律(道)的始末缘由。

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规律(道),是由错综复杂的因素构成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观察认识清楚的。不但要有无私无欲的思维,还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得到。

这就是“恒有欲也,以观其所曒”的本义。

“恒无欲”“恒有欲”,不但出现在第一章,而且在其他章节里也有体现,例如:

第三章:“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的“无欲”,就是没有私心私欲的意思。

第三十四章:“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的“无欲”,也是没有私心私欲的意思。

第二十四章:“故有欲者弗居”的“有欲”,即是有志的意思。

第三十一章:“故有欲者弗居”的“有欲”,也是有志的意思。

清楚了“恒无欲”“恒有欲”的本义,就很容易理解《帛书老子》这句话的本义,从而也就打开了《道德经》无私论的大门,继而就能解开什么是“无为”“无为而治”等词语所引起的玄学之谜。

不清楚“恒无欲”“恒有欲”的本义,《道德经》玄学之谜的大门,就会永远被关闭着,从而也就难以真正读懂《道德经》。

马王堆《老子》乙本帛书(局部)(图片来源:文化艺术报)

由于《河上公本》把《帛书老子》的原文,改成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虽然从字面上看,好像这样的改动无关紧要,但是他的解译,却完全脱离了《帛书老子》原文的本义,结果把《帛书老子》的主旨思想—无私论给抹杀了。

下面,看看古今前人对这句话是如何解译的。

一、《河上公本》译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能常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

解析:

河上公只是说:“人能常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并没有解译清楚“常无欲”是什么含义,为什么“常无欲”“则可观道之要”,从而把“常无欲”是永远没有私心私欲的含义给隐去了,其结果是抹杀了老子无私论的思想。而这正是《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所归趣也。

解析:

河上公把“所曒”改成了“徼”,“徼”:边界,河上公译为归趣。

因此,他把“常有欲,可观其徼”,解释为“常有欲之人,可观世俗所归趣也”。

这样的解译,不但没有解译清楚“常有欲”是什么含义,而把“所曒”是清晰明了的含义,给歪曲成为“可以观世俗所归趣也”。这都是把“所曒”改成了“徼”所引起的错译。因此,不符合《帛书老子》原文的本义。

二、《王弼本》译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解析:

王弼的解译,没有解译清楚“常无欲”是什么含义,也没有解译清楚“常无欲空虚”是什么含义。为什么“常无欲空虚”就“可以观其始物之妙”。这样的解译,同样没有解译出“常无欲”就是永远没有私心的本义,同样抹杀了老子无私论的思想。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解析:

1.把“徼”解译为归终,同样不符合《帛书老子》“曒”是清晰、明了的本义。

我们知道,规律(道)是没有归终的,是循环往复的。如日落日出,一年四季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何来归终。

2.同样没有解释清楚“常有欲”的本义,没有解译清楚为什么“常有欲”就“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3.“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的“无”,是什么含义,也没有解译清楚。

4.“欲之所本”的“欲”,是什么含义,也没有讲清楚。

因此,王弼的解译,使人看了一头雾水,不但不符合《帛书老子》原文的本义,而且把人的思维导向了迷茫,这对后世学者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从而使《道德经》成了玄学。

三、任继愈先生《老子绎读》译文

“常无,欲以观其妙;”:经常从无形象处认识“道”(无名)的微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经常从有形象处来认识万物(有名)的终极。

四、文库百度《道德经》译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

五、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译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侥”,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

解析:

后三者都是从“无”“有”处的断句。这是由于《河上公本》把“也”字删掉后出现的继发性错误。

由于古文没有标点符号,而“也”字是起到断句的重要标识。失去“也”字,也就失去了断句的依据,从而导致从唐朝以后,就出现了从“无”“有”处断句的现象。这样的错误断句,直至今人还在错误沿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错误的断句?

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也”字的断句依据,而且说明了后学对《河上公本》《王弼本》的解译,出现了不同的认知。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他们的解译,所以才又从断句上寻找出路,结果还是陷入了玄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无欲”“有欲”是“无私”“有志”的本义,从而脱离了《道德经》无私论的中心思想。

错误的断句,必然导致错误的解译。错误的解译,都是在缘木求鱼。主要体现在:

1.这里的“无”“有”都是动词,动词后面应该有宾语,“欲”就是“无”和“有”的宾语。从“无”“有”处断句,“无”“有”就没有了宾语,没有宾语的动词句子,是不能成立的。因此这样的断句,违背了语法的基本常识。因此其解译,就会不符合文理,也不会符合逻辑。

2.从“无”“有”处断句,就把“无欲”和“有欲”从“无”和“有”处给分裂开了,这就体现不出老子无私论的思想,从而把《道德经》的中心思想给彻底抹杀了。这是不符合《帛书老子》原文的本义的。

3.这样的断句,是伪版《道德经》所犯的最大历史性错误,乃至使《道德经》玄学之谜更加做实,使老子原版《道德经》的正是思想不能原原本本地体现出来,既埋没了和抹杀了老子辩证唯物论、无私论的思想,也大大地屈尊了老子的真实身份与社会地位。

4.从“无”处断句,违背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常理,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不符合逻辑的。

人类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道),都要通过观察事物的具体表象来认识。

事物的表象,所展现的是事物的品质,老子称其为“德”。“德”有好坏优劣、善恶美丑之分,所体现的是事物的本质“道”。“道”决定了事物的品质“德”,“德”体现了事物的本质“道”。“道”与“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故称道德。这就是老子讲的道德。

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源于此。

没有了事物的表象,人类就没有了观察认识事物的依据。

因此,无论是任继愈先生“经常从无形象处认识‘道’(无名)的微妙”,还是文库百度“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以及南环瑾先生“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的解译,都是违背人类认识事物常理的,违背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违背逻辑的,违背《帛书老子》原文本义的。因此,这样的解译是不能成立的。

《帛书老子》的出土,基本上可认为是还原了老子原版《道德经》的原文,使老子无私论的真实思想,得以重建见天日,还原了老子的真实身份。

读懂了《帛书老子》原文,对伪版《道德经》所产生的玄学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

伪版《道德经》及其译注者,对被篡改语句的解译,是造成伪版《道德经》文化的最大历史悲剧。而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始作俑者,就是《河上公本》。

世上万物,只有人类具有观察认识万物发展规律(道)的潜能,只有人类能够把所认识到的规律(道),通过用语言表述出来,也只有用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可能将其传递与他人和后世,才能使更多人接受这些正确的认知并得以传承和把握运用,从而为人类服务,使人类社会不断得到进步与发展。

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伟大意义,是人类区别其他物种的重要标识。

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发展到今日的探月工程等先进科技,就是人类不断地观察认识、把握运用事物发展规律(道)的历史。

人类对事物发展规律(道)的正确认知,是有其先决条件的:这就是人类必须持守用无私无欲的思维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去观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道)。只有认识了规律(道),才能把握运用,才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人类,只有无私的思维,才能形成无私的思维规律。

只有无私的思维规律,才能对事物的观察认识,作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

只有对事物的观察得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才能顺利把握运用规律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

用带有任何私心杂念的思维去观察认识事物,都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都不会得出完全正确的认知与判断。

因此,老子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用无私的思维规律,去观察认识事物的人,这就是“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的本义,是老子无私论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伟大创举。因此,老子是人类最早提出无私论的思想家。

老子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律(道)是自然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必须遵从规律(道)行事,才能顺理成章。否则,必将受到规律(道)的制约、驱使与惩罚。

人类要做到遵从规律(道)行事,首先要学会观察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人类只有用无私的思维规律去观察认识事物,才能对其规律得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

只有对规律得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才能正确地指导人的言行举止,才能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这就是《道德经》第一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这就是老子无私论的具体体现。

清楚了“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曒”的本义,由此而引发的玄学之谜,也就烟消云散了。

今天就解析到这里,下一节,将解析第一章最后一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欢迎大家关注与分享。

2023年5月30于北京乐之斋

作者简介

周述华,1944年生,天津人,中央警卫局原卫生保健处主任药师、药房主任,解放军总参卫生技术职称高评委委员。1964年参军,1966年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医药保健工作,历时40年,系中南海资深药剂专家。两次荣立三等功。工作之余,酷爱书画与国学,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著有《书魂》《周恩来书法艺术探微》《我释老子》。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scsdfz)”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述华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