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庶堪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2-05 16:1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杨庶堪,名先达,字品璋,号沧白、邠斋、山父、天隐阁。1881 年 12月 9日 (清光绪七年十月十八日) 生于巴县木洞镇。父杨兆南,博览史传,长于绘兰蕙,因家贫以小本经商度日。杨庶堪幼时就读私塾,勤奋好学,资质聪明,其父节衣缩食用余钱托人在外地购买国内外新书刊,供他博览,使他对中国文学钻研更深。杨庶堪与同乡好友邹容入重庆经学书院,从华阳名儒吕翼文治经史词章。杨庶堪与邹容均具有反清革命思想,他曾愤慨地说:“革命真亟待实践矣。”杨庶堪19岁以重庆府试第一名入县学。他感于国家积弱,须吸收世界新知识,入重庆译学会向英国牧师巴克学习英语。1899年9月,日本人成田安辉、井户川辰来游重庆,与杨庶堪、邹容一见如故,杨、邹向日本朋友学日语,更增强向往、探索国外新知识的愿望。

重庆府中学堂成立,杨庶堪到该校教英语,他能用古文来比较、印证解释英语,深受学生欢迎。1903 年杨庶堪与梅际郇、江潘、朱之洪、童宪章、陈崇功等密组公强会,以“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为标志,以启迪民智为作用”、“树立革命思想”。1906 年,童宪章、陈崇功奉孙中山先生之命,携带同盟会的规章、公约、誓词和计划方略等文件,从日本回重庆进行建党活动,公强会推杨庶堪、朱之洪首应盟约,同盟会重庆支部于年底成立。杨庶堪除在重庆府中学堂等学校任教外,还主编《广益丛报》,传播革命思想。川南叙永厅创办永宁中学堂,杨庶堪应聘任教,后转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教英语,学生有郭沫若、李劼人、王光祈、曾琦、魏时珍等。

1907年初夏,杨庶堪被聘为永宁中学堂监督,遂与朱之洪、向楚等前往,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吸引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入同盟会。9月中旬,黄树中、熊克武、黄方、杨维等党人在离叙永城 40里的兴隆场制造炸药,杨庶堪从学校中取出药品、器械供其使用。黄等不慎,炸药发生爆炸,惊动街邻。杨庶堪侦知官厅派出大批差役,出动缉拿,急忙通知黄、熊等转移。1909 年,杨庶堪就任重庆府中学堂监督,他将重庆同盟会支部机关设在学校内;同时,利用学堂供学生操练使用 200 支九子快枪,作为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的基本枪械。1911年黄花岗起义后,杨庶堪领导重庆同盟会支部准备在重庆发动起义。他与张树三商定,利用他在成都鼓楼街开设的天泰店作为党人的招待所,还在店内设书报社,以扩大联系成、渝两地各方面人士,做到交流情报、互通声息。该店不仅成为四川革命党人活动的中枢,也影响和推动西南地区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1911年5月,四川保路事起,杨庶堪等人在重庆组成保路同志会,连日举行大会,讲演宣传。杨庶堪对赴成都的代表朱之洪等谈出对保路运动的看法:“保路是应该的。但不是根本问题,真正的希望还是在广东方面。”又说“蒲(殿俊)、罗 (纶) 诸人不足言革命大业,此行宜和成都同志商讨决定发动的计划。”

9月 7 日,川督赵尔丰制造“成都血案”,将保路同志会和川汉铁路公司首领蒲殿俊等诱捕,促使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为由同盟会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同志军武装起义。杨庶堪、张培爵趁机通知各州县革命党人齐集重庆,分工合作,密谋起义。10月 10 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高潮,促成重庆独立的形势已经成熟。各地同盟会员纷集重庆,公推杨庶堪主盟,领导起义。11 月 22日,夏之时率军800 余人抵浮图关。重庆知府纽传善急令关闭城门,欲负隅顽抗。杨庶堪派朱之洪等绕道出城与夏军相见,又派朱蕴章率体育学堂学生剖锁开门,引夏军入城。上午 8 时,杨庶堪、张培爵等发动同盟会控制的中营城防游击队、商勇、川东道巡防营、水道巡警及炮队、民团等武装力量,并召集全城官绅商学各界代表二、三百人于朝天观开会,会党和鄂军党人也武装到会。革命党人押解重庆知府纽传善、巴县知县段崇嘉游街示众,其余清吏也一体剪辫投降。下午2时,夏之时引军入城。同盟会重庆支部将蜀军政府设于原巡警总署,通电全国,宣布重庆独立。杨庶堪谦让推荐张培爵出任都督,自己仅负顾问名义。

1913年1月,杨庶堪当选为四川省第一届省议员。7月,孙中山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8月 4 日,熊克武、杨庶堪在重庆成立讨袁军,熊克武被推为四川讨袁军总司令,杨庶堪被推为四川民政总厅长。四川讨袁军初起时其势甚盛,但其时国内讨袁局势已近尾声,袁世凯又调动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省部队入川围攻。四川讨袁军不支,于9月 12日终告失败。次日,敌军在全城搜查,杨庶堪由天主教堂法籍神甫亲自护送,从教堂隧道直达城下,始得偷越城墙,脱离险境,逃到日本。

孙中山为继续革命,于 1914 年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杨庶堪、谢持同被指定为四川主盟人。中华革命党组织分总务、党务、军事及政治等四部。政治部部长由胡汉民担任,杨庶堪被任命为副部长。1915 年夏,陈其美返上海主持策划反袁工作,电约杨庶堪到上海相助。杨庶堪返上海后,以任家庭教师为掩护,负责领导西南各省开展护国反袁运动,并与陈其美发动肇和舰起义,12月 5日肇和舰起义失败。

1916年6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反袁怒潮和众叛亲离中死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国会,杨庶堪被四川补选为国会参议员。1917年9月 1日,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后,任命杨为四川宣抚使。

1918年 3月,四川靖国之役胜利。熊克武任四川督军,孙中山特派杨庶堪入川任四川省长。熊克武倾向于政学系,使杨庶堪的省长政令不出省门。

1920年6月,孙中山与伍廷芳,唐绍仪等有将广东军政府及国会迁设重庆之决议,国会议长林森及一批议员到达重庆。熊克武联络旧川军与吕超及滇、黔军开战,吕超等战败。杨庶堪辞省长职,到达上海,奉孙中山之命主持南北军民代表接洽事宜。张作霖、段祺瑞均派代表谋联合,杨庶堪两次入浙江,与浙江督军卢永祥接洽,世称所谓孙、段、张三角职盟反对曹锟贿选。1922年6月,广州发生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由粤到沪。杨庶堪除联络国民党中人士讨伐陈炯明外,还同卢师谛向孙中山密呈招抚滇、桂军收复广州之策。孙中山同意并派杨庶堪负责联络滇、桂军。杨联络成功,将陈炯明击败。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回到广州,在东郊成立大元帅府。3月 2 日杨庶堪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长。孙中山为筹备国民党改组,发表杨庶堪、廖仲恺等9人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在 1924 年 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杨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滇、桂军自恃攻占广东有功,妨害省长廖仲恺政令的推行。孙中山于 3月 1 日任命杨庶堪为广东省长。杨见重于孙中山,为蒋介石、戴季陶所嫉恨,散布杨“挟滇军以自重”的流言。6月 2日,回上海。

1924 年冬,冯玉祥领兵推倒北京政府曹锟政权,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大汁。冯玉祥再三劝说杨庶堪出任段祺瑞临时执政府总长,杨请示孙中山,孙说:“我们有一人在里面也好。”杨庶堪任司法总长3月即辞职,留北京侍母读书。1930 年 10月,杨庶堪返南京,任国民政府委员,旋移居上海,闭门读书不与蒋介石合作。1939 年,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组织伪政府,一再强邀杨庶堪参加,他被迫抛妻别子扶病潜逃香港,历尽艰险回到重庆。他寄居友人家中,以衰病辞谢各种政府要职,于

1942年8月 6 日,在重庆南大石坝寓所逝世。

杨庶堪一生著述颇多,有《沧白诗钞》、《杨庶堪诗文集》、《沧白先生论诗绝句百首笺》等。为纪念杨庶堪,于右任有诗:“开国有诗人,沧白杨夫子。秀句兼丰功,辉映同盟史。”1943 年 7月 15 日,重庆市将原重庆府中学堂旧址改建为“杨沧白先生纪念堂。”重庆人民还改炮台街为“沧白路”,以纪念这位同盟会在四川的革命领导人。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