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向素珍 ‖ 一位世纪老人的传奇人生——104岁的伊莎白回家之旅(二)

作者:向素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18 10:33:12 浏览次数: 【字体:

题记

必须表达一下笔者的心情。本文初稿发给了伊莎白老人的儿子,请他们审定。没想到,他们一字一句地念给伊莎白听,104岁的老人认真地订正事实、提出修改。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也把这感动传递给大家。

一位世纪老人的传奇人生

——104岁的伊莎白回家之旅(二)

文/图 向素珍

再登白鹿顶

6月27日,太阳一扫连日的阴霾,露出了笑脸。今天去彭州市的白鹿顶——伊莎白魂牵梦萦的地方。她的父母在这里相识相爱,儿时随父母在山里避暑的优越生活和快乐时光以及与当地底层百姓生活所形成的巨大反差的情景,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迹,也对她这一生所选择的道路不无影响。

在白鹿顶学习中文的伊莎白父母

白鹿顶也叫白鹿山,海拔1700米,森林植被良好,景观秀丽独特,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绝佳之地。每到夏天,在成都的传教士会举家来此避暑。伊莎白家的避暑房也在山顶上。山上交通不便,所有生活必需品都需雇当地人肩挑背扛上山,代步的工具常常是滑竿。如果天不下雨,甚至连生活用水都得从山下往上背。生性善良的伊莎白看到这些衣衫褴褛、汗流浃背的苦力非常不忍,常常会把家里的东西送给他们。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这么优越,而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却如此悲惨?在成都上小学时她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看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而失业的人们的惨状,12岁的伊莎白非常难过。她很想去帮助这些不幸的人们,渴望能有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尽管很不清晰,但研究社会和人那时就在伊莎白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朦胧的种子。在成都高中毕业后,伊莎白回到加拿大上大学。父母认为,学习儿童心理学可学到为人服务的实际本领。伊莎白选择了父母的建议,尽管她更喜欢的是社会人类学。1934年伊莎白获得多伦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伊莎白回到成都。儿时埋在心底的种子开始萌芽。相比走进课堂教书,她更愿意研究社会和人,尤其是研究大山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非常开明和民主,他们支持女儿参与社会实践的选择,并积极为她创造条件。不久,伊莎白又到四川西南部汉源县的一个彝族村落体验生活,开始了她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后来,伊莎白又深入岷江河谷深处,住进了理县八什脑村——父亲的藏族朋友索囊仁清妹妹的家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伊莎白走访了理县的许多个地区,拍摄了大量社会风貌照片,做了大量调查笔记。这两次从兴趣出发的简单社会实践,使伊莎白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父母的道路。

临行前与父母的合影  

抗日战争时期,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在四川发起了一场探索性的乡村建设实践运动,目的是为了了解在战争时期,如何发展乡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1940年,中华基督教协进会在四川璧山县兴隆场镇组建了一个工作组开展乡村建设项目。由于伊莎白有从事过农村地区社会调查的经历,项目负责人邀请她参与这项社会实践,并支付她的工资。这是伊莎白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这个项目对伊莎白极具诱惑力,因为她可以借此机会积累更多人类学的实践经验,为将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

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俞锡玑是伊莎白的亲密搭档。她们的任务是协助协进会调查全乡1500户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从1940年到1941年10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伊莎白和俞锡玑白天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乡民的家庭生活、谋生手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晚上总结归纳,留下了大量极具民俗学和人类学价值调查材料。

80年代初,伊莎白离开了教学第一线,这使她终于有了时间来完成研究兴隆场的夙愿。

1981年,伊莎白和俞锡玑再次走访兴隆场。2001年和2004年,伊莎白和美国东北大学柯临清教授(Christina Kelley Gilmartin)又两次回到兴隆场体验生活,进一步收集和完善资料。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伊莎白认真核对日记,整理手稿,可谓呕心沥血,最后完成了两本非常有价值的人类学著作。

2013年1月,伊莎白与俞锡玑合著的《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中文版出版。该书以原始调查笔记、统计表等案例,真实再现了那段鲜活的历史场景。

2018年11月,伊莎白与与美国东北大学柯临清教授(Christina Kelley Gilmartin)合著的《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出版。该书从分析历史着手,取材于不同寻常的田野调查手记,将包括兴隆场在内的战时中国农村所面临的争议问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白鹿顶的这天,是伊莎白此次“回家之旅”的重头戏,也是最具挑战的一天。

上午9点半离开华西坝,我们驱车沿高速路一路向北,不到中午便到了白鹿镇。晓梅的车技比我好,伊莎白老人坐她的车。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白鹿镇以崭新面貌迎来了珍贵的客人。白鹿镇人民政府为伊莎白作了周到安排。按照原来设想,午饭后让伊莎白休息,由她的3个儿子登白鹿顶完成老人的心愿,但是伊莎白一路都在念叨白鹿顶,她非常希望能再上白鹿顶看看。午休后,由白鹿镇当地的车带路,我们开车跟随。因为山上的旅游尚待开发,通往山上的路崎岖陡峭,弯道连绵,这对只习惯在平坦的马路上开车的晓梅和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提心吊胆开到半山腰,一堆乱石挡在路中间,车子无法再前行了。柯马凯帮我们把车靠边停好,扶着老妈走了一节乱石路,然后找了一个稍平坦的地方将轮椅固定好,留下阿姨小琴、晓梅、我以及白鹿镇安排的小护士和一位小伙子陪老人,其余的人徒步登顶。

登上半山腰的伊莎白奶奶非常兴奋,对于104岁的老人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        

伊莎白坐在轮椅上,没有一丝老年斑的白皙的脸上挂着微笑,神态慈祥而平和。婴儿般纯净的眼睛不时从周围人的脸上掠过,生怕冷落陪在身边的每一个人。白鹿镇安排的小护士怕老人寂寞,便找她说话,她头稍侧,眼神专注地倾听,令人想起鹤一样的高洁。从老人家不时用手按太阳穴的动作,我知道她已经非常疲惫,但融进血液的修养使她在任何时候都首先想到尊重别人。

下午4点过,天色越来越暗,开始下起毛毛雨,细细的雨雾笼罩着山林,能见度很低,登山的人还没有踪影。伊莎白的情况开始不好,头痛、呕吐。我和晓梅吓坏了,好在有长期护理她的小琴在场。不能再等登山的人们返回了,我们马上联系副镇长曾云,她很快派车上山带我们先去酒店安顿老人。看着闭眼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老人,我们在心中暗暗祈祷。

傍晚时分,登山的人回来了。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的老奶奶又精神焕发,我们感到一阵惊喜。多么顽强的生命啊!真是奇迹。这是有惊无险、十分圆满的一天。

作者简介

向素珍,女,四川省外事办公室退休干部,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100多年前来华兴学行医的加拿大传教士后代,从此与这段历史结缘。感动于这些传教士对中国西部的无私奉献,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老照片项目小组。十多年来,项目组在有关部门和企业家支持下,在北京和成都举办了7次老照片展览和1次“中加友谊世纪情书法笔会”。2016年10月起,《加拿大人在中国》老照片在多伦多等地巡展。与大邑县和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分别组建了《百年历史影像馆》和《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编辑出版了《成都,我的家》大型图册。为了表彰项目组为中加友谊所作的贡献,2013年加拿大总督为项目组颁发了总督勋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向素珍(四川省外事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