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南宋四川资中籍状元赵逵‖宋国英

作者:宋国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07 15:26:37 浏览次数: 【字体:

南宋四川资中籍状元赵逵

宋国英

摘要:赵逵,四川资州(今资中县)人。南宋状元,中书舍人。性格刚毅,不附权势,主张抗金,同陷害民族英雄岳飞的奸相秦桧有过殊死的斗争,史家曾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来赞喻他的斗争精神。其文笔优雅娴熟,如行云流水,文似苏轼,曾被宋高宗称为“小东坡”。其故里有不少他的遗迹。

赵逵(1117—1158),字庄叔,号栖云,南宋状元。据《宋史·赵逵传》《中国人名大词典》《四川古代名人》和资中州、县志等记载,赵逵为四川资州盘石县(今资中县)人。资中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年中始,名曰“盘石县”,历为古资州治所。赵逵以不附权势著于世,并工诗善文,文似东坡,故时人雅称“小东坡”。

南宋状元赵逵塑像

赵逵家境贫寒,从小天资聪敏,勤奋好学,领悟力强,读书数行俱下,尤喜攻读古书,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之道。绍兴二十年(1150),参加在四川举行的省试,一试中举。次年赴京参加高宗亲自组织的殿试,他从容以对,侃侃道来,策对中力陈抗金救国,治乱图强之策,一举中状元。《巴蜀史》介绍,赵逵是南宋四川唯一状元。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起居郎、中书舍人等职。

勇斗奸相

赵逵性格刚毅,不附权势,正直不阿,同奸相秦桧有过殊死斗争。时宋朝被金人侵占半壁河山,有识之士力主抗金复土,而奸相秦桧专权,阻挠抗金,投降卖国。赵逵主张抗金,受秦桧打击,虽中状元,3年后才任校书郎。因赵逵的政见与奸相秦桧不同,且赵的政绩突出,引起秦桧不满,总想排斥加害他。

在赵逵升迁校书郎返京途中,巡按秉承秦桧的密令,搜索赵的行简,忘图加贪污贿赂罪。结果打开行囊,谁知这位新科状元囊中除却衣物及少许银两外,尽是书籍经典。又对赵“皇心未感宴安图”的诗句恶毒歪曲,欲加之罪,均未得逞。秦桧想治他的罪,却找不到任何借口,便由打击排斥变为拉拢,欲收买赵逵,遣人送银两资助他接眷来京,结果又遭到赵逵义正辞严地拒绝。

秦桧恼羞成怒曰:“我杀赵逵这小子不过像掠杀狐兔一样!”从此,秦桧更加耿耿于怀,视赵逵为眼中钉,准备将赵逵排挤出宫,但未及行动,秦桧就一命呜呼了。

秦桧死后,宋高宗召见赵逵时赞他“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立即提升赵为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绍兴二十六年(1156),赵逵升任著作郎,不久又官拜起居郎。而后赵兼任给事中,不久又升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制、诰、诏、令、敕书等文书。

赵逵曾一度施展了才智,他希望变法图强,改革科举弊制,选贤任能,振兴国家。多次劝谏高宗广开言路,广开才路,不以地位尊卑,出身贵贱划界。他举荐贤达,为朝廷推荐了许多出色人才,如王十朋、孙道夫、阎安中、唐文若等名重一时的方正贤良之士。

文似东坡

状元赵逵不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而且才华横溢,勤于写作,工诗善文,著述甚丰。著有《栖云集》30卷和《赵逵文粹》17卷,为时人所称道。其文笔优雅娴熟,如行云流水,文似北宋文豪苏轼,惜英年早逝,年仅41岁。

《宋史》对赵逵的评语是:“皆一时之良,为桧所忌而不挠者。”史家曾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来赞喻他与奸相进行斗争的精神。宋高宗因赵逵的早逝而不断流泪叹息,深感遗憾。当秦桧飞扬跋扈、权倾一世时,敢于反抗、抵触秦桧的虽不只赵逵一人,但高宗多次称赞他不附庸权贵,又赞扬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文章朴实,赞其文“气魄恢宏似苏东坡”,故而称他为“小东坡”。

赵逵未等重用,就因病死去,可惜他的许多有关朝政的议论、建议都未能流传后世。明朝四川状元杨升庵把他的文章作为内江文人作品的典范,其诗《过圣水寺赠赵大洲》云:“文传庄叔栖云集,赋奏金卿花萼楼。”指的是南宋状元赵逵(庄叔)著有《栖云集》,唐开元状元范金卿(崇凯)著有《花萼楼赋》。

状元遗迹

明代嘉靖二年(1523),资中人为纪念清廉正直的状元赵逵,在他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建“状元祠”。清嘉庆七年(1802),资州直隶州州牧赵遵律恢复了年久失修、破损不堪的状元祠,亲自题写《重修宋中书舍人赵庄祠碑记》,并题其门额:“天子门生”,书两边联语:“纯而后肆,读制策万言,重文艺犹先器识;正以祛邪,听长笛三弄,为苍生叩动鬼神”。

清道光二年(1822),资州直隶州州牧沈廷桂又在资州衙门外建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来纪念赵逵。牌坊上书对联:“磐石大名垂,千秋勋业虞忠肃;珠江清望峻,一代文章赵状头。”联语中的磐石是资中古时的县名,虞忠肃指南宋抗金名相仁寿人虞允文,当时仁寿是资州的一个属县。赵状头即状元赵逵,他的文章风骚了“一代”。

今资中三中朱红色的校门门柱上镌刻着一副“赵庄叔(即南宋状元赵逵)朝夕勤勉成大器吾侪楷范,骆成骧(清代状元)春秋苦读跃龙门学子佳圭”鎏金楹联,浓缩了两大状元在此求学成才之路,鼓舞着无数学子。

赵逵状元祠栖云书院旧址,位于今资中三中学校内

清道光十七年(1837),州牧舒翼重教兴学,遂将状元祠扩建为“栖云书院”,书院以赵状元栖云楼命名。光绪九年(1883)州牧高培谷将其改名为“艺风书院”,大胆改革文风,新购经、史、子、集1.82万余卷,并从成都高薪聘请蜀中名儒宋育仁(全国学界精英)、廖平(四川思想家)、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吴之英、范溶、蒲莹、吕冀文等先后来书院主讲,致使州县学子云集,“文风甲川南”。该书院现为资中县第三中学校。

古资中龙结乡(今发轮镇),传为赵逵的故里,清光绪年间建有“赵庄叔祠”及碑记,碑文系资州著名书法家陈凤池书。其故居遗址及为赵逵而建的“礼门义路”坊(礼门、义路缘于孔子的“以礼为门,以义为路”),民国时期犹存。龙结乡“书洞”,传为赵逵的隐居处。赵逵也曾将“苌弘洞”(在今发轮镇龙水村)作过隐居处。苌弘,资中人,周朝大夫,孔子之师。

赵逵墓“在州西九十里”,大致就在原龙结乡地域内。明代郭斐有《宋辛未科状元赵逵墓》诗云:“雄文倚马万言成,雁塔曾标第一名。芝草自古骇佞宰,紫宸亲唤作门生。深山尚咽啼鹃泪,古墓犹存络纬鸣。知尔栖云何附丽,于今千载独含情。”(诗文见《古人咏资州》第43页)

因状元赵逵而得名的“状元街”

另有一说赵逵故里“在州北一里”,即资中县城北门外状元街,状元街也是因赵逵中状元而得名。状元街有许多他的遗迹如状元祠、栖云楼、状元亭、状元井、状元桥、状元社学、洗墨桥(宋建,桥下为洗墨池)、状元宰相坊。紧邻状元街的重龙山永庆寺“来鹤亭”、出状元街一里凤凰山的“书岩”,传为赵公庄叔读书处。

《资州直隶州志》载:“栖云楼在州治内,宋状元赵逵建,有栖云楼文集行世”“状元亭在州北一里,宋状元赵逵故里。《通志》:州南六十里亦有赵逵宅故址犹存”“在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之南,与谯门之东省元楼相对处,建有状元楼”。

距州东四十里的楼云寺(当地人也称黑山寺),也是赵逵曾读书的地方,清代胡琅有《楼云阁遗庄叔先生诗》可资佐证。明代状元、宰相杨升奄(四川新都人)《过资州》诗中也提及楼云阁:“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銮飞步上瀛洲。文传庄叔(即赵逵)楼云阁,赋奏金卿花萼楼。何国白环曾入贡,至今青海未全收。庙廊终月成平策,未许栖迟老一丘”(其诗文见《古人咏资州》)。

《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载:“在州东五里高山观,建有状元故里坊,民国时期尚存。”清道光九年(1829),资州州牧张海澜为纪念赵逵,将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的资中文庙由州城大东街迁建至状元街赵状元的居游处洗墨池于今。

赵状元洗墨池(今资中文庙外月池)

至今,资中县城文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乡贤祠供奉着“宋状元中书舍人赵逵之位”牌位。

“宋状元中书舍人赵逵之位”(牌位第二排左起第二位)

赵逵一生致力于变法图强,为社稷中兴呕心沥血。他不趋炎附势,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清廉正直,克勤克俭,颇有政绩。其著述亦丰,文似东坡,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深受世人称道。

摘《巴蜀史》(何介福著)有关赵逵的介绍:

两宋时四川学校比以前多,所育人才也多,进士不可胜数,而状元有:苏易简,铜山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科状元;陈尧叟,阆州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科状元;陈尧咨,阆州人,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科状元;杨寘,成都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科状元;马涓,南部人,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科状元;何㮚(栗的古文),仙井监人,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科状元;何涣,广安军人,北宋徽宗宜和三年(1121年)科状元;赵逵,资州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科状元。四川在南宋时的状元只有1人,而北宋时却有7人。原因是南宋时四川已成为抗金、抗元西线的前哨,在人力、物力上负担沉重且干扰很大。到临安参加考试的川人也就大为减少,而状元也就只有赵逵1人。

(何介福,资中县球溪镇人,1945年秋考入四川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1949年秋毕业先后任资中师范、资中县二中历史、语文教学至1985年10月退休)

参考资料:

1.《宋史·本传》.

2.《资州直隶州志》,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出版.

3.《资中县续修资州志》,民国十八年(1929年)出版.

4.《资中县志》,1997年10月出版.

5.《资中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

6.《旅游天府》1985年第6期.

7.《内江古今名人》.

8.《资中县文化志》.

9.《中国对联集成四川卷》(资中分卷).

10.《资中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宋国英

供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图源:“资中古城春秋”微信公众号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