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四川·版本 民俗文物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1 20:52:00 浏览次数: 【字体:

版本

四川收藏的古籍版本至丰。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市北碚图书馆、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等图书馆均藏有不少善本。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惟本志所选则侧重于蜀刻本。因为四川在唐宋时期即为全国印刷业的中心地区之一。而这正是显示印刷水平造诣高超的实物见证。

唐末黄巢起义,僖宗入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向成都,这给四川新兴的雕板印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雕版印刷发源地之一。

世界上现存中国最早的木刻印刷品有四种,即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历书,唐中和二年(公元881年)剑南西川《樊赏家历》;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金刚经》;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刻《陀罗尼经咒》。这四种唐代木刻印刷实物,其中即有两种属于成都雕版印刷。

唐成通六年(公元865年)日本和尚宗睿来我国长安留学,归国时曾带走有四川刻印的《唐韵》和《玉篇》二书。

后蜀时,宰相毋昭裔精古学,力倡刻书,在成都刻有《九经》(即《孟蜀石经》)、《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

宋代四川刻书事业,在出版事业史和印刷技术发展史上,号称极盛,今所存蜀刻宋本,珍藏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者可以看出,其雕印质量,在当时的有限条件下,皆堪称上乘之品。

宋初,赵匡胤鉴于四川刻书技术精强,因派人于成都主持开雕《大藏经》(即《开宝藏》)。惟此书卷帙浩繁,多达五千余卷。如此巨大的雕版任务交由四川承担,充分说明其时雕版技术与经济力量雄厚,而《大藏经》的开雕,又进一步促进了四川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于是眉州(今眉山县)、广都(今双流县)、邛崃、梓州(今三台县)等地刻书相继兴起,尤以眉山最多。其尤著者,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一千卷,《太平御览》一千卷等,亦皆由成都地区雕版印刷。

其时《大藏经》又成为宋皇朝赠送毗邻各国的珍贵礼物,有些信佛教的国家又据此翻刻,致促进了一些国家的雕版印刷的兴起和发展。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国都先后翻刻了《大藏经》,或选刻了《大藏经》中的一些经卷。

由于成都地区刻印的《大藏经》《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及其他书籍发行到全国,蜀刻之名,遂不胫而走,对其他各省雕版印刷事业亦有促进。宋黄庭坚的《云夫帖》云:“庞老(安时)伤寒论,无日不在几案间,⋯⋯但未下笔作序。序成,先送成都开大字版也。”这说明成都所刻大字本书,即在当时,亦为学者所赏。

南宋时,四川雕版事业继北宋规模又继续有所发展。当时碓“四川五十余州,皆不被兵”,故经济相对稳定,官私之间“书颇存者”。眉山漕运司井宪孟刊刻的《周礼》《春秋》《礼记》《孟子》《史记》《三国志》《南北史》,还有世称蜀大字本的《眉山七史》,成都、眉山等刻印的不少唐、宋名人诗文集等(据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就有60种)皆称善本。当时的发展情况,可以概见。

宋代蜀刻字体似颜真卿,气魄雄伟,遒劲朴厚,版式疏朗悦目,所谓“字大如钱,墨黑如漆”是也,又校对精审,用川麻纸,纸质细白,刷印精工,故世称蜀刻精美。为历代藏书家所宝贵。

迄宋元易代之际,蜀中战乱40余年。四川经济、文化在长期战乱中遭到浩劫,书籍、书版多毁于兵火,而刻书工匠流离转徒,技绝人亡,从此蜀刻凋零,一蹶不振。直至明代,四川刻书事业始又有所恢复和发展。明代蜀藩刻书颇精,由于条件优裕,校勘精审,雕版、用纸、印刷、装帧,无不考究。所刻书如《蜀鉴》《自警编》《史通》《栾城集》等,皆世所珍惜。计蜀潘共刻书34种,为诸藩府中刻书最多者。

其他官刻之书,如四川巡抚张士佩刻《升庵全集》,各府、州县所刻大批府、州县志,亦有时名。至于私人刻书,如内江肖世延刻《白沙子全集》;新都唐氏刻《焦氏易林》等,是亦蜀中之佼佼者。

明末蜀中战火纷飞,雕刻印刷事业受到极大摧残。

入清以来,前期刻印主要为地方志,如康熙《四川总志》、嘉庆《四川通志》、乾隆《双流县志》等。此类刻书,虽有裨益文献之功,然以雕版印刷事业言之,则未足称述。及清代中后期,四川刻书事业始又有一定发展。四川学署刻《钦定学政全书》;四川藩署刊《授时通考》;尊经书院刻《文选》《说文解字段注》《相台五经》;新都养拙山房刊刻《太史升庵全集》;绵州青莲学社刻《李太白集》;罗江李氏万卷楼刻《函海》;成都龙氏刻《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眉山三苏祠刻《三苏全集》;犍为张氏小书楼刻《全蜀艺文志》;叙府红杏山房刻《汉魏丛书》;成都书局刻《四史》、成都二仙庵刻《道藏辑要》、唐氏寿考堂刻印《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重庆善成堂刻朱墨套印本《三国演义》、永兴堂刻朱墨套印本《聊斋志异校注》。此外,成都志古堂、宏达堂、渭南严氏、望三益斋等都刻印了许多刻印俱精的好书传世。

民俗文物

民俗在古籍里早有记载《。礼记·缁衣》云:“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汉书·董仲舒传》云:“变民风,化民俗。”《韩非子·解老》云:“府仓虚则国贫,国贫则民俗淫侈。《”管子·正世》亦云:“料事务,察民俗。”这就说明民俗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富强贫弱,所以为历代所重视。时至今日,研究民俗,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被称为民俗学。民俗学又称谣俗学,是指对民间流传的信仰、习俗、故事、歌谣、方言、谚语的研究。民俗学的研究往往要通过与它有关的文物来进行。过去收集的民俗文物数量较少,但也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它们各自所在时代和地域的有关民俗情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