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阳光里的“幸福味”——冬访攀枝花见闻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02-01 15:41:25 浏览次数: 【字体:

阳光里的“幸福味”

——冬访攀枝花见闻

新华社记者 江毅 胥冰洁 胡旭

大寒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的阳光却依然温暖。

上午10点,在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鲜花里”的草坪上,来自德阳的刘阿姨和好友们在阳光下架起手机,开始了当天的非洲鼓线上课程。

两年前,她和朋友到这里度假时,被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鲜甜的蔬果所吸引,买下了一套一居室的度假房。从去年冬季开始,她就带着孙子过上了“候鸟”生活。

图片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鲜花里”,不少居民在草坪上晒着太阳聊天(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米易县年均气温21.3摄氏度,日照2700小时,阳光康养早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2019年,禹王宫村以“康养+农业”为基础,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户闲置宅基地,引进合作企业共同经营开发“鲜花里”康养民宿,每年可接待1500余名常住游客。康养产业带动了村里6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40余万元。

同行的米易县撒莲镇党委书记江立虎告诉记者,攀枝花的不少乡村都有一个现象——常住人口往往超过户籍人口。以禹王宫村为例,户籍人口3050人,常住人口则有3210人。

除了有温暖的阳光,攀枝花更是乡村振兴的奋斗热土。离“鲜花里”不远处是静静流淌的安宁河,她滋养着攀西地区肥沃的土壤,也孕育着发达的农耕文明。

图片

位于安宁河流域的米易稻菜轮作产业园(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沿着乡间小道漫步,成片的标准化农田和一顶顶大棚映入眼帘。这里是米易稻菜轮作产业园核心区,眼下番茄、豆角正在大棚里茁壮生长。

近年来,禹王宫村建立起300亩葡萄基地种植“阳光玫瑰”,并带动村民们种植“巨峰”“夏黑”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葡萄品种2000亩。2023年全村仅葡萄一项就给大伙带来1800万元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2.9万元。

在种着7000亩早春枇杷的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90后”双胞胎兄弟欧勇、欧杨正在电商发货中心里忙得不亦乐乎。

2012年,这对兄弟回到村里,帮助父母打理果树,面对村里的销售难题,欧勇注册了龙华村首家淘宝店铺。

10多年来,店铺产品已覆盖枇杷、石榴、西红柿、芒果、核桃等米易及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每年能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在他的带领下,原本在外务工的同村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目前全村已有257家电商。

临近年关,发货中心每天早上8点开工,到半夜还有农民送来蔬果,欧勇说,“高峰时期每天能发10000多单货,虽然累点,但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在攀枝花仁和区红旗村,“95后”小伙许开成带头成立家庭农场创业发展联盟,联合80多家会员农场探索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喜果”的批发和零售模式。“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合了,我们希望大家团结起来,更高效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他说。

2023年5月,在外经商多年的唐炼和妻子来到攀枝花东区弄密村,相中并租下一处位于半山腰的小院,起名“山见”。

小院保留了传统老宅的样子,通过简单加固与软装布置,已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小院里围炉煮茶,再吃上一顿“打边炉”,十分惬意。

图片

游客在攀枝花东区弄密村“山见”小院内喝茶、游玩(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在外面待久了,很多时候也希望自己能慢下来,多思考思考,感受生活。”唐炼说,最吸引他俩的就是从小院望出去的风光,看落日余晖铺满远处橙色、粉色、紫色交织的山峦。

攀枝花,这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百里钢城”在阳光的眷顾下,正全面迈向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新征程。

来源:新华网

来源: 新华网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