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0:11:13

【乾隆】《潼川府志》(十二卷•首一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16 16:42:00 浏览次数: 【字体:

清张松孙修,李芳谷等纂。张松孙,字雅赤,号鹤坪,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监生出身任河南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河务通判,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河南开封府同知升任潼川知府。乾隆五十四年(1789)迁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知府,历官三十年。参见“【乾隆】中江县志”条。李芳谷,四川成都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任四川名山县教谕。

张松孙极为重视地方志书的纂修,因而在其任期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一年(1785—1786)的两年间,不仅纂修了府志,并且所属八个县皆在他的主持下纂修了县志,各县志中张松孙又均为之分别撰写了序文。这在明清两代四川省各府、州中是独一无二的。如乾隆《遂宁县志》中,张松孙写道:“乾隆癸卯秋,奉命典郡梓州(隋、唐时,潼川为梓州),于教养之事,次第兴举,见一府八县志乘阙略,遂以重修为己任。”又乾隆《中江县志》中,张氏序称:“予于丙午(乾隆五十一年)秋纂辑郡志及三(台)、射(洪)、盐(亭)、蓬(溪)、安(岳)、乐(至)六邑之志既成,次于中(江)”等等。并且,各县志的修志姓氏中皆把张松孙列为“总纂”,而各县的知县则列为“纂修”。

此《潼川府志》纂修于乾隆五十年(1785),实为本府第三次修志。第二次修志在百年前的康熙二十六年(1687),时任知州刘国佐(正黄旗荫生)曾经撰辑过州志,且这一州志一直保存到乾隆末期。张松孙的序称:“余于癸卯秋来守梓州,询及郡志,得前守刘柱九氏旧篇六册,为康熙二十六年所纂者。”虽云“汇以成轶”,但未提及是否刊刻,如今也无法判断张松孙当时得到的“旧篇六册”是抄本还是刻本。

乾隆“府志”,今有两种刻本传世,一种为初刻初印,附有乾隆五十年(1785)张松孙的序,书名页右上角刊“乾隆乙巳冬孟镌”。且修志姓氏中首列“总纂”张松孙,其次便是“纂修”:候补县承署潼川府经历陆滋,雅州府名山县教谕李芳谷,保宁府闻中县乙酉科举人王应诏。而第二年重新刻印时,修志姓氏中则更为“鉴定”:提学四川全省学政、国史馆纂修、翰林院编修钱樾(浙江嘉善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其次才是“总纂”张松孙。并且于“纂修”,中去掉了陆、王二人,仅留李芳谷。在张松孙的序文前,增刻了乾隆五十一年钱樾以及分巡川北兵备道明安(满州正黄旗人)所撰的序各一篇。这在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张松孙补撰的“后跋”中有所述及:“新修郡志十二卷共三十余万言,皆余政事之暇,所手自订定者也。杀青后,初印百部以应求者,其中尚多校刊未周,循例呈于督学钱黼堂太史详加鉴阅,又为订伪,补其阙略,复分手校对”。这可以看出,张松孙等人对于潼川府志的纂修是比较慎重的。

各县志又多分为八卷,与府志相同,少数为十二卷,无论八或十二,其体例,其内容的编排,皆与府志一致,分为三大部:第一,土地部,第二,人民部,第三,政事部。这也是不同于当时各府、州、县志的地方。而其所属八县志乘的纂修,又皆有当时潼川府草堂书院的掌教官雷懋德(陕西凤翔县人)或者是寇赍言(四川渠县进士,历官国史馆纂修,山西道监察御史等)参与总纂。

此志先分土地、人民、政事三部,其下再分四十五门附二门,约25万字。有关之图绘、图说并未集中于书首,而是分附于各相关之门类中,计十五幅,另外还绘刻有祭器、乐器、乐舞等若干图,绘刻均佳。这种编排方式与当时其他志书略有不同,四川的府州志中仅此一种。系清代中叶以前编纂质量较高之府志,其山川、城池、水利、土产、贡赋、古迹等门类记载极详,史料丰富。且多加注释、解说,附以历代有关诗文,自唐宋迄清代,包括松孙的著述。对境内著名的牛头山、元武山、云溪、涪江、琴宗等胜迹及历代诗文题咏均详载。杂记门中则又收载了本府各邑历史上大量的水、旱、风、虫、震等自然灾害史料及兵灾人祸的资料,颇有史料价值。其不足者,在于祭祀、礼仪等资料收载过于繁琐。

今存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和五十一年(1786)增刻本。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