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开拓方志现实功能为防洪减灾服务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1-07-20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曹鸿浙

 

    1998年,我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灾,共有29个省、市和地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近两千亿元人民币,在洪灾中死亡三千人。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全国人民不但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受到了―次深刻的灾难教育。洪水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

    灾难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看到当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减灾从信息开始——防灾与媒体。”我们不能不有所触动。地方志不是“地方百科知识大全”吗?不是从古至今的一种地情信息网络体系吗?从信息论角度看,它应当为减灾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当挖掘出地方志内涵的潜能,使之转化为现代实用的功能,充分发挥出古今信息网络体系的作用,为抗洪救灾工作服务,为消除中华民族的水患服务,为我国经济建设跨进新世纪服务。

一、地方志是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信息网络体系 

1.地方志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水利发展史。水灾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从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历史来看,我国历代王朝对自然灾害的记载都极其重枧。把灾害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起。从秦代起我国就已经建立起了水情上报制度,自《汉书·五行志》起,历代正史中便有了灾异的系统记载。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地方志,灾异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修志热潮中,全国地方志系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依据现代地理学、气象学、水利学、水力学、工程学、灾害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原理搜集、整理了各地历史洪旱灾害资料、组成了一个博大完整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灾害信息资料厍。奠定了地方志为我国抗灾、减灾、防灾工作作出现实贡献的物质基础。

    2.地方志现代功能已有所发挥

    一批极具慧眼的专家,已经利用地方史志资料,有所作为。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马建明等专家就在1998年3月出版的《成都水利》1998年第1期中,提出了《水灾风险分析的历史水灾频率分析法》。他们认为:“目前应用水力学模型来模拟大区域内的洪水灾害仍存在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另辟蹊径,运用了近年科技界提出的“历史模型”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一条直接从历史水灾的规模和实际水灾损失出发,以我国历史文献宝库中丰富的水灾史料和建国后的水灾损失记录为基础,以水文频率分析理论为依托,来分析研究大区域内的水灾风险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他们对成都平原岷江流域的历史水灾文献史料(1744~1990年)进行了量化,绘制出的水灾量级图,结果基本符合实际。

    3.启示

    上述情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当代各类学科出现交叉、交融互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出现联盟的大趋势中,地方志作为地方百科知识大全,不应当是只重呆板记载的“刻板印刷模板”,而应是一种古今资料信息网络体系,是可以随时提供信息资料的“活数据库”。地方志应当加盟到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中去,发挥出自己的特有优势,与当代各类学科交叉、交汇、互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只有这样,地方志才可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信息产业。

    二、在防洪救灾期间,地方志应主动提供紧急服务

    在防洪救灾中,地方志工作者应主动提供信息服务。按洪灾发生时间,我们把它分为以下三种服务:

    1.洪灾发生前的服务

    洪灾发生前期,是指当年入夏雨水大降之前。地方志有关部门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结合本年年情的发展,与过去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综合分析,作出有关本地区是否发生洪水的预测,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信息服务。

2.洪灾初、中期的服务

洪灾发生的初期和中期,地方志系统更应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收集有关数据、信息,与早已整理出来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洪灾的发展势头,预测洪灾可能达到的量级、时期、范围等,随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历来容易出现险情的地方、类型,如何采取的应急措施,物资的调运,人力的布置等等。使上级和有关部门心中有数,从空间和时间上作全盘考虑,及时地解决抗洪救灾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大力宣传本地区历史上尤其是建国以来的抗洪英雄人物,鼓舞群众斗志。还应注意发现抗洪英雄人物、好人好事;记录应急措施;为续修新志和编纂年鉴积累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3.洪灾后期的服务

    1998年汛情之紧,洪灾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随着水情的下落,人心思胜,庆幸中容易产生麻痹。另一方面,大堤被浸泡过久,也易达到疲劳极限,“垮堤多在退水时。”

    作为地方历史资料库的地方志,在这时是应大有作为的。一方面应积极向上级领导及时提供退水时出险的历史资料和教训,提供历史上采取的举措,以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还可向群众宣传,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此外,大灾之后常有大疫,这是历史的经验。灾区地方志部门,应当及时提供历史上本地区曾经出现过的疫情发生情况,造成的危害性,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三、洪灾过后的总结性服务

    1.搜集抗洪资料,为续修新志作准备

    这是地方志工作的固有内容,也是方志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在抗洪斗争中,积极投身于抗洪的方志工作者,可以亲身体会洪灾的发生、发展、搜集、采访、积累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抗洪胜利后,经过筛选、整理、加工,撰写成资料,或进入地方年鉴,或为续修新志打下基础。

    2.总结经验,为灾区重建工作服务

    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灾区的地方志部门,应迅速整理出本地区历史上洪灾过后的有关资料,分析历史上重建家园中的得失,为本地区党政领导提供相关信息,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为规划部门提供历史水情资料,为我们的城镇建设提出更科学、更全面的发展规划。使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与防治水患结合起来,使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与防治水患结合起未。

    四、面向未来的服务方向

    以上提到的两类服务,是灾中和灾后性服务,这只是某种程度上被动型的服务。要更好地发挥方志的现代功能,还应当从历史看到现在,从现在预测未未,为抗洪减灾、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可行性论证,作灾前性的服务。这才是真正主动型的服务。这是地方志古为今用,力争发挥更大作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灾后重建提出有关建议,虽是灾后性服务,但已含有为重建工作提供事前性服务的性质。只是这种“事前性”,有一定的地区性、局限性,就灾论灾的战术性而已。

    “事前性服务”,应是站在当代诸学科的交叉、交汇、互补、融合的系统论高度,着眼于历史的深度,注重历史发展的惯性,从一些江河的全流域乃至全国性的更大范围,探讨洪灾的成因,影响,进行深层次的反思,面向未未,从根本上认识洪灾,为防灾、减灾作出前瞻性战略的服务。

    1998年这场特大洪灾,再次警告世人,洪水灾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在战胜洪灾,痛定思痛中,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都切身体会到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业的命脉,城市的命脉,国民经济的命脉,都更加明白了“治国先治水”这个千古名言的现实意义。

当代防洪治水的谋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类。根据《成都水旱灾害志》的提法,列示如下:

             蓄洪工程               水患意识

   水利工程  分洪工程               防汛指挥系统

             治洪工程               水清预防

              水土保持  非工程措施  防洪方案制定

    环保生态                        “三线”划定

              绿色工程              全民办水

                                    防洪保险

                                    依法治水

    在工程措施中,我国自古以来注重于直接的水利工程,而忽视了环保、生态工程。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洪灾的发生反而越来越频繁,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从当代科学系统中认识到,要从根本上防治洪灾,还得从环保生态系统工程抓起。《成都水旱灾害志》载:“据土壤水分测量证明,有林地比无林地每亩多含水20立方米,营造5万亩森林等于修建一座蓄水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可见森林对防洪抗旱的显著效应”。对此,日本人也早有认识,他们从16世纪“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思想萌芽发展至今,治水于山,治山于林,也就是抓好环保、生态、水利的综合治理。二战以后,哪怕再穷,日本人也决不砍伐本国的林木。地方志应该提供本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资料,来揭示洪旱灾害与之演变的情况,以警世,以教人。

    在非工程措施中,地方志可从信息论角度出发,介入,在以下几方面提供服务:

    一是在增强水患意识方面,地方志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水情资料厍,可以编修出各地的《水旱灾害志》,以生动的历史事实,向全民宣传洪水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从思想上增强防洪抗洪的意识,促进地方各级领导在研究发展社会经济时,把防洪抗灾和环保生态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是在水情预报方面,观今宜鉴古,提供充分的上下游雨情水情历史资料,探索洪灾的历史变化规律,为当前和今后的水情预报奠定基础。

    三是在防洪方案制定方面,可根据历史资料,提供本地区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水量,江河过洪能力,历来的抗洪措施等等,为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四是在倡导全民办水方面,可大力宣传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华民族历来抗洪治水的光荣传统,宣传历代涌现出来的抗洪英雄尤其是建国以来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好人好事,是流芳千古,载入史志的光辉事迹,鼓舞全民积极投身治水的热情。

    五是在依法治水方面,可提供历代王朝重视水利建设,设置水利主管机构,利用政府职能治理江河的历史资料,历史上有关治水的法律资料等。积极协助水利等主管部门,宣传贯彻落实《防洪法》,作出地方志应有的贡献。

    有关专家指出:这次洪灾的根本原因在于上游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形成约需50至100年,而地质环境的形成则是以百万年来计算的。

    生态专家指出:21世纪在减灾工作中将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正确处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其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的古人早就有了―定认识。老子曾告诫人们:“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水利界,历史上就有“不与水争地”的说法。老子还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其最高的准则。而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程技术能力的极大提高,逐渐放弃了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狂妄地要征服自然,掠夺自然。恩格斯也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导师的英明论述,不也是在警告当代的中国人吗?

    因此,站在历史的高度来重新全面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史为鉴,警世救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的首要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社会科学的地方志,有着自身的历史优势,应积极发挥现代功能。投入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去,为开创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