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大咖说古蜀② 彭邦本:传世文献真实性待考,如何用它研究古蜀历史?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1-09-27 17:00:1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毫无疑问,三星堆和金沙同属一个文明共同体,三星堆可能是一个并不紧密的邦国联盟的盟主,金沙是联盟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二者有可能还是同宗同族。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彭邦本认为。


9月27日, “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彭邦本根据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推断,三星堆-金沙共同体代表的上古蜀地文明起源很早,而且与黄河流域五帝三代时期大致一样,处于邦国林立的早期文明状态,并受到黄河流域影响。大小铜人发饰相异而礼容仪态却相同,且疆域跨农牧业不同生态区,这些说明其文明整合水平已颇高,但始终处于邦国联盟状态(可能也有过宗法分封),似乎始终没有出现郡县制,因而在东周以后逐渐落后于中原,最终被秦兼并。

由于三星堆-金沙遗址迄今没有发现文字,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文献、文物二重证据法在实际研究中产生较多局限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传世文献无法与文物和遗址形成确凿对应关系。那么在古蜀文明研究中,应该如何看待和使用现存文献?


彭邦本认为,古蜀文献有中原和本地两个系统,二者各有短长。

中原文献优势在于年代比较早,大量出于先秦时期,比如《尚书》里就有最早的关于古蜀的记载,大禹治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非常明显就是指的四川盆地。书中还讲到,周武王所带领的联军当中有八个盟邦,其中最突出的就有蜀,排在第二。此外,《左传》《史记》《战国策》都有关于蜀地的记载,这些内容相对较早,且反映了一定的真实的历史信息。但缺点是零散,因为其叙事重心不在巴蜀,仅仅是涉及到时才提一笔。

第二个就是本土文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它的优点是相对比较系统,虽然叙述也很简略,但是它有一个完整、清楚的脉络,而且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和中原记载以及其他材料进行复证后,发现这样一个脉络基本上是可靠的,能够进行一种宏观历史印证。但缺点就是成书年代比较晚。


对于传世文献,彭邦本认为学界有两种看法,其一是古史辨派认为应该严格根据客观材料和考古发现,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另一派认为,文献当中的历史素材和线索,应该予以认真对待。

“当历史主要通过口耳相传,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后世附加进去的东西,会变形、扭曲,可能遮蔽了历史真相。但是,被遮蔽的这一部分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传说当中有所保留。所以历史学的任务其实就是要把这些历史的迷雾拨开,把后世附加的剥离开,从而再现历史的原貌。”彭邦本认为。


“当我们从宏观历史进程的角度,把出土材料和传世文献记载做复证,它可能是合乎逻辑的,但是,是不是合乎实际,就不能够完全确定。但逻辑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有它的功能。”

因此,今天在对待这两种说法的时候,应该站位比他们都高一些,把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对前人留下来的文字记载文献记载,要采取一种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就能够把学术往前推进,让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