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经验交流>详细内容
2024-03-01 14:18:32

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推进北川方志重建

作者:XXX 发布时间:2016-02-01 15:01:58 浏览次数: 【字体: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推进北川方志重建

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

 

近几年来,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工作始终坚持将修志问道、直笔著史作为精气神,全体干部职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艰苦、辛苦、清苦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县志办荣获“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担当重任,着力重建地方志工作机构和队伍

众所周知,北川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全县人员伤亡极其惨重。地震中,北川地方志办公室4名在职人员2人遇难,办公设施损失殆尽,多年的修志成果和所收藏的珍贵文献资料全部深埋废墟。震后,县地方志办公室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请求将地方志机构和队伍重建工作纳入全县灾后重建全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短时间内配备了地方志办公室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从教师队伍中调入5名工作人员,于2010年、2011年通过全省公开招考的方式,公开招录了2名年轻同志,县地方志办公室人员总数达到了14名。为迅速提升新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县地方志办公室采取会议培训、专题培训、公开改稿培训等方式,所有新进工作人员迅速适应了新形势下的地方志工作,成为志、鉴编纂和地情服务的中坚。为提高各乡镇、各部门志鉴资料报送的质量,县地方办公室建立起了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覆盖全县23个乡(镇)、78个县级部门的基层地方志工作网络,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按时报送志鉴资料。县委、政府将地方志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每年进行考核和奖惩。为全县地方志工作的开展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攻坚克难,编修《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

为确保北川历史不断代,震后,县地方志办公室请示县委、县政府抢救地方志资料。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时协调抢险官兵对县地方志办公室废墟进行了实地勘察,制定了抢救方案,在实施抢救中,因废墟太厚,仅从废墟边缘挖掘出100余册地方志史料,但存放在县地方志办公室于2005年启动,2007年年底完成初稿和总纂稿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5)》纸质和电子稿全部损毁。面对此情况,县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干部共克时艰,在无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及时将《北川羌族自治县志》编修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多渠道收集基础资料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支持。2009年,县政府专题向市政府请示:将《北川羌族自治县志》下限延至2007年,并推迟出版。市政府同意后,县政府立即成立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编纂委员会,并以县人民政府文件制发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编纂方案及编写篇目。20102月,《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编修工作正式启动,县地方志办公室克服地震后资料奇缺等困难,采取档案查询、信函征集、网络征集、口碑征集等方式,广泛征集全县1988—2007年资料,全体编纂人员克服灾后重建任务重、全县中心工作多等困难,于2014年年底完成了近120万字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初稿。在初稿完成的同时,加速推进总纂工作,20154月底前完成了县志总纂稿。5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通知北川,第五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将评议《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为高质量迎接中指组组织的专家学者评议,20157月,县政府组织省内地方志专家学者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进行了初次评议。县志办组织全体编纂人员,根据初评专家的意见,对县志稿件进行了逐一的修订和完善, 119—10日,中指组在厦门召开评议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志机构领导和专家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进行了评议。县志办根据评议意见,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12月,《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正式申报中国志书精品工程。

三、全力以赴,编纂《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

震后,县政府将编纂《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作为全县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志办分期分批安排人员到参与北川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救援部队、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医疗防疫部队广泛收集抗震救灾资料,到对口援建北川的山东省委、省政府和17个对口援建市收集对口援建和灾后重建资料,至20095月底,共收集北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文字资料5000余万字,音像资料300余盒,图片资料1·5万余张。与此同时,多次派出骨干人员参加各级组织的抗震救灾志编纂培训,20098月编辑出版了140余万字、近千幅图片,图文并茂的《北川“5·12”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对北川抗震救灾的伟大壮举进行了全面准确的记录,为编纂《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打下了基础。200912月,县政府成立了《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县志办全面完成了篇目编写和牵头承编单位的落实。20103月,县政府正式启动了《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经过全体编纂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辛努力,至20129月,完成了图片1500余张,字数14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终审稿,并送绵阳市政府审查。20134月,市政府同意《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出版,是绵阳市第一个被批准出版的县级抗震救灾志。

四、整合资源,切实加快北川方志馆建设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方志馆建设,200911月,县委编办发文成立北川县党史、方志馆机构,机构属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下属的事业单位,配备事业编制5名,当年实配人员4人。2013年,全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撤销县党史、方志馆机构,党史、方志馆人员先后分流至其他事业单位工作。新修订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出台后,县委、县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作为全县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点,将方志馆建设作为全县地方志工作的头等大事,狠抓方志馆的规划和建设。县委、县政府拟整合县图书馆、文化馆资源,建立400—500平方米的县方志馆,到目前为止,已协调落实馆藏面积,将方志馆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下一步,将成立县方志馆机构,配备相应人员。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