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名村】高翎 ‖ 瓦屋山下古村落
瓦屋山下古村落
高 翎
这里是绵延2200余年历史的一个古村落。
瓦屋山下的复兴村(图片来源:微眉山)
这就是瓦屋山下的复兴村。据东晋《华阳国志》、清朝嘉庆《洪雅县志》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后,将楚王后裔迁徙于此,置严道县管辖。离乡背井的楚人,将此落脚之地命名为“复兴”,将穿村而过的溪流命名为“王河”,以寄托亡国失势的不甘与梦想。淳朴的青衣羌人善待了这群落魄贵族。楚人先进的农耕、采矿、冶炼技术和文化,也为这个偏僻山村带来改变与活力。特别是铜矿的发现、开采和冶炼,让复兴村迎来昙花一现的繁荣。八金峰、铜厂沟、铁厂河、钱窝子等一些沿用至今的地名,依稀闪耀着昔日炉火的光芒。然而,繁华易逝,山野里的炉火很快被雨打风吹。偏僻的复兴村重新回到贫穷与落后之中,被世人冷落和遗忘。
清朝嘉庆《洪雅县志》(图片来自网络)
只有文化的火种还在生生不息。那是楚人与青羌民族融合相处形成的羌风楚韵。那是复兴村人遗世独立、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在屋檐两端悬挂鱼形木雕,是图腾,也是祈求吉祥幸福的生存密码。他们带着哭腔的山歌,世代传唱,哀而不伤。他们的铜制响器,古朴悠扬,回荡着人与自然、大地与天空的和谐律动。
瓦屋山下的复兴村(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这是一个村子的宝藏,也是一个村子的希望。老王上世纪60年代末参军离开复兴村,在外打拼30余年,始终魂牵梦萦复兴村的羌风楚韵。他退休后毅然回村创业,发展乡村旅游。
瓦屋山下的复兴村(图片来源:新华网)
复兴村传统文化的火炬被点燃了。复兴村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古风民俗,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复兴村迅速走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快车道。观光步道修起来了,青羌文化博物馆剪彩了,观光台、观光亭、复兴广场打造出来了,一家家民宿客栈、乡村驿站应运而生了,高山生态茶园、冷水鱼养殖基地成规模了,青羌文化艺术团成立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
瓦屋山下复兴村之晨(图片来源:廉洁四川)
山歌还是那些山歌,锣鼓响器还是那套锣鼓响器,走出大山,却华丽转身,惊艳世人。“复兴遗胜迹,王河留楚声”,复兴村成了文化内涵深厚的康养和避暑胜地。每到夏天,家家客栈爆满,一房难求。一年四季,城里来的车辆、游客,络绎不绝。
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是全国首批生态文化村(李思聪 摄,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乡村旅游搞起来了,村子复兴了。这,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传奇。
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是全国首批生态文化村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张正祥 摄,来源:智慧眉山)
来源:《华西都市报》2019年7月9日第12版
作者:高 翎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