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保护开发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2-19 16:48:21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传统村落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乡愁、乡音、乡情的纽带,维系着乡村文化的根脉。然而,当前部分古村落却逐渐消失、湮没,让人们遗忘了回乡的路。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开发利用传统村落,让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修旧如旧,展现魅力,《保护开发传统村落 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汤坝丘村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汤坝丘村传统村落位于邻水县冷家乡,形成于明末清初第二次“湖广填四川”时期,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邻水县地名录》记载,汤坝丘村的得名,是因为此地有一块又小又圆的田,如同汤粑,故取名汤巴丘,后在核准地名时改为汤坝丘村。村落现有古民居院落28座,地域特色鲜明,原始形态保存完整,系全国罕有的古建筑群。

汤坝丘传统村落风格古朴典雅,依山就势、临溪而建,多为穿木结构,极少使用“减柱法”,大多施有廊道,建筑考究,风格多样,或以轴线布局形成封闭式院落和三合院,或以单排建筑呈“一”字形“L”形布局。古民居堂屋内均设神龛,除“天地君亲师”牌位外,还有其家族堂口牌位及对联,着重在体现其家族渊源,许多建筑有雕花门窗、彩绘柱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客家文化与川东民居的完美结合。2013年7月,汤坝丘传统村落被列为第一批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四川十大最美古村落。

    二、汤坝丘村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古民居年久失修,房屋破败,有的已成危房。调研中发现,有的房屋长期烟熏火燎,烟尘蒙面;有的屋顶垮塌、板壁破损,无人维修;有的立柱倾斜,已成危房;有的在修缮过程中使用砖头、水泥等现代建材,对古民居的整体风格造成破坏。

(二)古院落缺少人气,缺乏生机,正逐步灭失。从走访的几个院落来看,人口不多,每个院落仅有几位老人,基本上没见到孩子,暮气沉沉。其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外出打工,子女多随父母到务工地读书。经了解,年轻人打工挣钱以后,大多在城里买房居住,农村旧房长期闲置,无人居住,也不维修,任其风吹雨淋,慢慢衰落。

(三)古村落虽有名气,但位置偏远,未开发利用。汤坝丘村传统村落远近闻名,但因路途较远,交通不便,一直未实施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近年来,邻水县积极申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汤坝丘村传统村落分别在2013年和2018年获得“四川省传统村落”和“四川十大最美古村落”等荣誉,但因位置偏远,邻水县尚未将其纳入保护和开发利用范围,且未向住房城乡建设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三、对汤坝丘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汤坝丘传统村落保存的完好度在全国罕见,虽获得了“四川省传统村落”和“四川十大最美古村落”美誉,但仍局限于川内,国内知名度、影响力不大。对照广安市近年来申报成功的“中国传统村落”,汤坝丘传统村落完全具备申报条件,建议邻水县按程序加紧向上申报。

(二)纳入县域旅游总体规划。邻水县目前正在长安乡贵人槽一带实施乡村旅游开发,并已取得初步效果。建议将汤坝丘传统村落纳入总体规划,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订具体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分步实施区域开发,让传统村落在文化传承、民俗展示、乡村振兴中展现出瑰丽的光彩。

(三)加紧保护修缮村落民居。这是当前较为急迫的事情。为防止村落急速衰亡,建议选择规模较大、客家文化和建筑文化内容丰富的古院落,按照“统一规划、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修缮,所需资金由村民和地方政府分担。村民负责修缮的材料及人工费用,政府负责规划设计等方面费用,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实施。

(四)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修建汤坝丘村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让“养在深山”的传统村落与外界快速连通,方便人们前去参观。在各代表性传统村落之间,修建旅游环线,把一个个珍珠般的院落串起来。同时,配套修建停车场、旅游厕所、民宿、农家餐饮、旅游商店等设施,推进旅游开发。

 四、整体推进广安市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考

广安市的传统村落,有的很有特色,但大多与汤坝丘的古村落差不多,破败后无人维修,面临消失危险。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古村落深厚民俗文化基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保护利用开发。

(一)对传统村落进行一次普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传统村落普查,确定一批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加以保护和修缮。地方财政列支专门预算,保障修缮经费。

(二)逐步纳入旅游整体规划。把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群众脱贫奔康的应有之义。建议在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等实际,制订乡村旅游规划,深入开发利用其旅游价值。    

(三)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村落。立足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历史渊源,组织文旅、住建、史志等部门人员深入传统村落,因地制宜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等,打造不同风格的传统村落,让其成为游客观赏体验、学者研究探寻、原住民参与传承的优秀文化群落。

(四)持续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在规划建设乡村旅游景区的地方,按照旅游公路标准修建连接城市或高速路、铁路的快速通道,景区内部公路形成环线,实现“交通闭环、景区串联”整体布局。

(五)注重发动所在地群众参与。保护开发利用传统村落,离不开当地群众参与支持。要在旅游业主招商、旅游业态布局、旅游业收益分配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与获得感,真正让原住民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人翁和乡村旅游的受益者。

             (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董奇智  供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