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18:30:52

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志》

作者:冯松 来源:方志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7-05-16 11:4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卷五《抢险救灾志》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由解放军四总部、各军区、军兵种,军事科学院、武警总部,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局和机关组成编纂委员会,由总参作战部和军事科学院牵头,组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国家相关部、委、局共同编纂的。

全书正文共有六篇:第一篇部署抗震救灾,第二篇赶赴灾区救援,第三篇抢救生命财产,第四篇抢修基础设施,第五篇防治次生灾害,第六篇抢险救灾保障。正文前有概述,正文后有编纂始末。其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体,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灾难来临后,中共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有序、有力、有效地部署组织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志》

5月12日,成都军区78098部队官兵在都江堰中医院利用大型机械营救被困群众(张旭海 摄)

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志》

5月12日16时56分,青川县自救队在乔庄镇山珍市场的垮塌居民楼废墟里救出一名幸存者 (CFP提供)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当即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成立,指挥机构高效运转。

地震发生后,中央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军队抗震救灾指挥组,组织指挥军队抗震救灾行动。解放军四总部、军区、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均成立指挥机构,执行中央决策部署。14.6 万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从祖国四面八方火速驰援灾区,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抢险救灾任务。7.5 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行动,成为解救受灾群众、抢修基础设施、防治次生灾害等方面的重要突击力量。广大消防官兵、公安民警恪尽职守,奋力救援,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社会安全保障。

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志》

5月13日7时,空军空降兵某部首批官兵4500人乘运输机紧急赶赴地震灾区(张雷 摄 )

灾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也在地震发生后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奋力抗震救灾,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全面启动应急机制,迅速按照应急预案投入抢险救灾。

近 20 多万名志愿者自发从天南海北赶赴灾区,4550 多万名党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全国各族人民自发为灾区捐款捐物,各个城市的献血点被争先恐后无偿献血的人群“挤爆”。香港特区救援队、澳门特区医疗队、台湾红十字组织救援队赶赴灾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慷慨解囊,展现出全球华人的骨肉亲情。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从内陆 到海外,社会各界迅速行动,汇聚成全民族共同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强大合力。

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志》

5月15日,北京市各界群众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为地震灾区捐款(中国红十字会 总会提供)

卷五将影响面大、全局的典型、特色内容,采用专记进行记述,如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自救互救”“搜救失事直升机”“抢通宝成铁路”“唐家山堰塞湖排险”“阿坝监狱服刑人员‘千里大转移’”,都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典型事例。

灾难让中华民族的力量空前凝聚,灾难使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强力迸发。中国人民在战胜汶川地震灾害中所创造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大检阅、大弘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生动实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凝聚的新的精神力量,必将载入历史史册,给后人留下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汶川地震志卷五:《抢险救灾志》

撰稿:冯松\ 编校:张健\ 审核:李江\ 终审:于伟平

(转载自 方志出版社头条号)

来源: 方志出版社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