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东女国》>详细内容
2021-06-29 14:06:21

王怀林 ‖ 《寻找东女国》十 从丹巴到泸沽湖——一条女国文化的绚丽金带(上)

作者:王怀林 来源:《寻找东女国》 发布时间:2019-07-11 10:16:41 浏览次数: 【字体:

王怀林著《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经作者授权,“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自6月22日起连载,以飨读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书影

“从西王母的远古传说,苏毗、东女等女权国家的兴盛到当今从丹巴、扎坝到泸沽湖的母系文化遗存,其间有无必然的联系呢?”

“笔者通过对丹巴县、九龙县、木里县和泸沽湖的实地考察,加上对史籍的披索,一条逐渐清晰而又激动人心的‘女国文化带’渐渐浮出水面。”

“笔者经过考察,发现三地围绕女国文化的共同之处竟有数十处之多。”

“究竟是东女国的红粉佳人,还是走婚形成的优胜劣汰,亦或居住环境的自然天成?弄清这些问题,恐怕与寻找美貌佳人有不相上下的吸引力。”  

“东女国的强大影响至今犹存,直到建国前,这一带的嘉绒十八土司中还有几位女土司(土司,藏语意为国王)存在,可以说,实体意义上的女国一直延续到近代!”

从丹巴到泸沽湖——

一条女国文化的绚丽金带(上)

从西王母的远古传说,苏毗、东女等女权国家的兴盛到当今从丹巴、扎坝到泸沽湖的母系文化遗存,其间有无必然的联系呢?

笔者通过对丹巴县、九龙县、木里县和泸沽湖的实地考察,加上对史籍的披索,一条逐渐清晰而又激动人心的“女国文化带”渐渐浮出水面。

美丽丹巴(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东女国女性地位较高、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文化元素,在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影响至今。联系到丹巴当地传说的东女国管辖范围,今天这一带尚存在浓厚女国遗风的“女国文化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丹巴甲居藏寨(图片来自网络)

从丹巴、扎坝到泸沽湖(扎坝、九龙、木里、泸沽湖都同属雅砻江流域),通过大渡河、鲜水河、雅砻江及其中间的草原低地,容易沟通。近闻邻近泸沽湖的木里县屋角乡的母系遗存也保存完整,至今尚有人数达30余人的母系大家庭,木里俄亚纳西族的“安达”婚,也是以“走婚”为其主要婚姻形式。可知东女国文化仍如女王谷之河,一直在静静流淌着。  

九龙县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经过考察,发现三地围绕女国文化的共同之处竟有数十处之多:

—— 一是独有的走婚习俗。扎坝人和摩梭人走婚习俗已广为人知,而丹巴的女性文化则由于是东女国中心,其女性文化则更为广泛,兼具泸沽湖走婚和扎巴爬墙走婚的两种特点。只不过由于距汉地较近,加之近世民族交流频繁,使得女国习俗有了更多的变异罢了。

丹巴嘉绒藏族美女(图片来自网络)

丹巴的巴底一带,解放后尚有与扎巴相似的“爬墙子”习俗,即是男女相约以后,男子晚上通过爬墙到女方家约会。在中路梭坡广泛流行的“顶毪衫”和“抢头帕”习俗,其实质也是一种走婚习俗。

扎坝“爬墙子”(图片来自网络)

顶毪衫,即在月色媚人的夜晚,小伙子们三五成群,每人披上一件毪衫(披风)到心中想念的姑娘家去对歌,姑娘们也相约一群,坐在锅庄边,等待小伙子的到来。小伙们用毪衫遮脸,躲在隐蔽的角落,变换嗓音把一首首情歌唱给姑娘们听,姑娘们也不示弱,将一首首情歌抛过来,直至深夜。在姑娘们围绕锅庄火塘和衣席地而卧后,看上意中人的小伙子就会摸向对方的身边试探,如果女方知道来者是谁,合意者就会为对方让出地方,相挨而卧,如果是陌生人或无意对方,则坚决不让靠近。即使相挨而卧,男方也不得有任何粗暴和鲁莽行为,否则会遭到众人的嘲笑和谴责。“顶毪衫”,为以后的幽会和婚姻奠定了基础。

走婚习俗顶毪衫(图片来自网络)

抢头帕是指在节日庆典或集会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跳起欢乐的锅庄时,也是姑娘小伙子选择对象的良机。当青年男子对姑娘产生好感时,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抢走她们的头帕作为初次约会的信物。被抢头帕的姑娘会向小伙讨回她的东西,小伙子则在追逐中将姑娘引至僻静之处,约定再次相会之期。若女子无意,则会坚决要回自己的头帕,男方则不会强求。

丹巴美女(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2005年底在丹巴考察随行的一位24岁的当地向导,长得一表人才,在途中聊天时,他就坦率地承认,他在结婚前就经常以顶毪衫的方式走婚,印象较深的走婚对象就有30余人。而且中路和梭坡的小伙子常常翻过山口到对面山那边走婚,路边相遇,非常友好,且相互提供帮助。因为,“这是当地的风俗”。英俊的小伙子大大方方地说。  

丹巴古碉(王怀林 供图)

族外婚的产生,主要起因于采集、渔猎范围的扩大,不同的氏族之间有了接触,氏族成员到另一氏族寻找配偶。两个氏族结成婚姻关系,互相帮助,共同组织就是部落。从优生学上讲,这是一大进步;从历史发展上来看,这是社会组织形式的第一个飞跃。族外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从男子访宿,到男子正式加入妻方氏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丹巴美女(蓬州闲士 摄)

由此我们看到女国文化带的“走婚”,体现了较早的婚姻形式:男子只在夜间与另一氏族的女子结成“阿夏”或“呷益”,白天回到自己的氏族劳动。参加劳动主要在妻方,也要为自己原先的氏族劳动,死后要葬在自己原先的氏族去。亲属关系按母系决定,母亲与她的子女是同一氏族。而丹巴从“爬墙子”到顶毪衫和抢头帕的演变,正体现了这种婚姻形式的演进。

大渡河边的丹巴碉楼(蓬州闲士 摄)

由于丹巴民族交融更为频繁,特别是受汉族伦理观影响,母系家庭已然消失,即使如“顶毪衫”等残遗形态,其中也有“男女之大防”的影响。这一演变过程其实从东女国时就有了,史载东女国“其居丧,服饰不改,为父母则三年不栉沐”,就受汉族的“守孝”习俗影响。而在封闭性较强的扎坝,即使今日,也还有老人临死之时,自己走入隐秘的山中坐以待终的,与此习俗迥然不同。  

丹巴美女(图片来自网络)

—— 源远流长的石碉传统。 藏族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改畜逐水草”,“联毛帐以居”的帐篷建筑;一种是独具特色的木结构井干式建筑(藏语称“崩科”);再就是具有典型代表的碉式建筑。自丹巴到走婚大峡谷,随处可见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石碉,或屹立于山头、村口,或紧连民居房舍;或一碉孤立,或数十碉簇聚。碉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等形,最常见为四角、八角。一般高二十米左右,高者达五十余米,最低者亦在十二米以上。碉主要以片石,辅之石块或卵石砌成,外表平整,棱角笔直,下侈上敛。底部有门,内以圆木覆木板为层,一般为五至七层,每层以独木梯相连。碉墙上开有扇面形射孔和觇孔,顶端有堞,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人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奇观”。

丹巴碉楼(图片来自网络)

过去认为,古石碉建筑艺术乃羌人所创。从近年昌都卡若到丹巴中路的新石器遗址考察,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青藏高原东部的建筑就有石砌建筑传统。汉代史籍《后汉书》就有“邛笼”(石碉建筑)的记载,唐代史书说该区域的附国、西女国也有此传统。或许是该地域遍地皆石,以石为墙极为方便,加之石碉乃冷兵器时代最好的防御工事,今天在整个青藏高原都能发现古石碉的踪迹,但将该技术发展到极限的是东女国,至今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还是东女国之都——丹巴。

丹巴县梭坡古雕(图片来自网络)

隋唐史书较详尽地记载了东女国的建筑状况,说它散布于山谷之间的80余座聚邑之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为上下六层,而女王所居则有九层。今天藏区房屋建筑一般为三层,而以丹巴为中心的嘉绒地区民居一般达四层以上,古碉达十余层。从分布上,丹巴古碉最为集中,清代曾达3000余座,平均1.1户一座,今天还有500余座(属东女国中心的金川、小金一带原也古碉林立,在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后基本被毁),而且在丹巴,古碉在旧有基础上已发展出古碉图腾和文化,新增了身份财富显示、分界碉、烽火碉、风水碉等功用,男孩出生开始,就要为其修建家碉一座,否则为人耻笑,男子也因之影响娶妻。

丹巴县梭坡古堡群(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来源:《寻找东女国》(王怀林著),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怀林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寻找东女国》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