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作楹记 ‖ 梁志友

作者:梁志友(四川省天全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06 16:09:21 浏览次数: 【字体:

作楹记

梁志友

前不久,领导安排我和江老师一起到红军村,为中心区的一些住户题楹作对,以期丰富和活跃新村文化,推介红色之旅及其乡土产品。起初真是有些诚惶诚恐,虽说自己平素里也喜欢揣摩民情风俗,信笔涂鸦,但乌龟吃“亮火虫”心里明白,不过业余爱好而已。转念又想:既然是任务,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何况是为弘扬红色文化,振兴新村旅游助力;为村民增加文化自信铺垫,也是每个家乡人的义务,拼它一把又何妨。心里一踏实,就把自己当“鸭子”赶上了难得涉足的文字领地。

天全县仁义镇红军村

楹联,也称对联,应该是衍生于诗、词、歌、赋的一种文体;短联特相似于律诗、绝句孪生;而长楹更趋于词赋的姊妹。因为根植于历史,繁茂于乡土;花开在堂柱、门枋、牌坊和窗棂弥久,便成了一村一寨、千家万户的一张文化脸面,一方民俗民情的窗口。人们以它为载体颂扬人间的真善美,传达人情的喜怒厌,当然,也寄托愿景,表达思想,敞亮心扉。所以,简单的两句话,涉及思想意识,知识修养,内容组织,词句修饰,以及比兴运用,平仄对仗,架构讲究,音韵调节。

好的楹联思想深刻,寓意丰满,语言活泼,幽默诙谐,极富故事性,且脍炙人口,传诵千古。成都武侯寺的楹对“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就站在高度晰出治国理政,领兵打仗一定快要遵从天意民心的方略,以及做人做事也应慎思权衡,讲究深浅的道理。当然,也不乏作者对诸葛亮《后出师表》的恻隐之心,对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表敬意的同时也为后蜀的后继无人发出深深的感怀。还有在民间流传的“塔上点灯,层层孔明诸葛亮;河中洗藕,节节丝连里太白。”就在一静一动的写实里,惟妙惟肖的刻画出了两个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而且形象逼真,语言幽默、人物生动,画面感极强。

所以,老宅换一幅新楹,气象更新;新屋贴一幅对联,祥瑞喜气;节日贴上对联,意义非凡,也添神彩;从某个角度说,对联是最接地气的政治、科学、文化普及的一种形式。

过去,自己也学写过些七言五言律句,欣赏俳句、楹联,均因为功底不够,半途折返,好坏自己心知肚明。这次的任务与宣传红色文化和建设新农村紧密相连,又恰逢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所以,不敢懈怠。

到了红军村后,小张镇长领着我俩,随着参观的人流进院,入室、走巷从外观、内饰、陈设一一对应梳理;眼观、耳听、心记,深入红色遗物的细微末节,寻找创作灵感。也是因为红色文化的底蕴和红军村的巨变最终给了我们完成创作楹联的底气。

因为要得很急,回程的路上,我坐在车里就开始打着腹稿。那天下午,直到晚上就寝,我把自己关在书房,正襟危坐,搜索枯肠,创作了20对。第二天早上交了作业后,才松了口气。

现在的红军村老地名程家窝,是1935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总部遗址,两幢木屋瓦舍保存基本完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距几里外的白土坎、红岩坝两地,分别是红军总医院和红军大学遗址。由此可见,当年这里的一窝一岗因为红色的浸染,是多么的激情彭拜、浩荡壮观呵。

而仁义镇乃浅丘地貌,呈一岗一窝,民风淳朴、土地肥沃,素有“天全粮仓”之誉。红四方面军驻留天全县三月余,大概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以及历史的根由使然如今。天地不变,但物是人非,睹物观景,浮想中我写下上联:“一窝一岗藏红军故事,行走间方晓历史”,而今天的红军村已经从贫穷中脱胎换骨,变成幸福新村,因此对应下联我写下:“三山五岭秀着生态景致,置身中可观大美”。

开了头,文思泉涌,接着写下“老区建设如火如荼,新村赓续红色基因”“勤劳致富谱写乡村儿女智,振兴农业传承民族精气神”等联。针对“红军政治部”主题对联,联想到红军从小到,从弱到强,离不开党的领导,而战争也是所大学校,“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结合今天党要求每个同志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我写下了“学理论、讲政治,锤炼革命意志;勤钻研、重践行,锻造长征精神”。

红军食堂是村里一家农户经营,房屋的风格一样是木门、木窗,店里的桌凳也是木制仿旧。特别之点是店主屋里的内壁挂着老画、稻谷、玉米等五谷,陈设有土碗、升子、老杆秤、草鞋、麻窝子等老物件;菜肴也主打乡土家常类。我想无论主人出于何种考虑、朴素的点缀里或许只为守护着怀旧。但,艰苦奋斗是中华的本色,勤俭节约是民族的传统。过去是,明天仍然是。而长征之路是奋斗之路,艰难困苦之路。我就写下了“一谷一米,魂传勤俭节约民族风;十碗百升,盛满艰苦奋斗中华志”。

红军井的水依旧清冽甘甜。当年,红军驻扎下来后,军民共用。为满足军民之饮,红军战士与村民一起重新把井挖深和修砌,井缘水情结下了军民鱼水情。井畔的农户改革开放后挣了钱,在原宅基地上将旧屋进行翻修改建,办起农家乐,一开业便生意红火,与老板的交流中,他念念不忘改革开放和党的方针政策好,思忖之后我就写出“红军井忆红军事,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农家院话农家情,忆苦思甘,牢记党恩”。在另一家餐馆,我看到人们围桌而坐津津有味尝着乡土美食,那勃然的兴致,满脸的幸福感,我又有了“菜中有日月,可尝出幸福滋味缘何生;味里藏乾坤,能品味富裕日子哪里来”的同感。

事后,有旁观者问我:你们创写一副对联多少钱?我风趣地说“一字千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梁志友(四川省天全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