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纪实】生死营救 英雄壮歌荡湔江 ‖ 唐雪元

作者:唐雪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15 21:02:33 浏览次数: 【字体:

生死营救 英雄壮歌荡湔江

唐雪元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

花好月圆的时刻,你不会留心我,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

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

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

——题记

“恩人啊,我们三家人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今天终于见到你了,谢谢你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们!”2021年8月20日,成都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来了3名群众,手执一面绣有“军民鱼水情深,救命之恩难忘”的锦旗和感谢信,声称要找救命恩人张昆。当休养所四级军士长张昆闻讯赶来相见时,3人不约而同地奔迎过去,几人围抱一团,热泪长流……

至此,一段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惊天勇救4名群众的英雄事迹浮出水面。

危急时刻挺身出

7月25日,恰逢周日。

下午3时30分许,正在休假的张昆,携妻儿前往彭州市小鱼洞镇湔江河谷游玩。

“救命啊!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突然,张昆听到了紧张的呼救声。“不好,赶紧救人!”他边对妻子李芸说道,边赶紧将骑在自己头上才二岁半的儿子抱下来,一把交给妻子就往呼救方向跑去。

“我边跑边脱掉了外衣,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事发处,河边已有大量群众聚集,只见河中有3个大人和1个小男孩被卷入急流,岸上有2名群众拿着竹竿正在救助。由于竹竿中间裂开了一截,导致无法伸直,4个落水者眼见就要被卷到旋涡中央,再不施救就来不及了。”张昆回忆道。

张昆正要跳下去,旁边有当地群众大声喊道:“不要下去,你不要命了!你知道不,这水有三四米深,而此处是回水湾,旋涡和暗流多得很,吸进去就惨了!”

话音未落,张昆已纵身跃入河中,连鞋子都没脱。汹涌的河水顿时没过胸口,他赶紧抓住岸边群众递来的竹竿,才没有被急流卷走。

时不我待,迅速回过神来的张昆急忙把竹竿伸直,赶紧将竹竿的另一头递到离他最近的落水者手中,在岸边群众的协助下先后救起两名大人。

成都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四级军士长张昆

生死一瞬救小孩

“快,快,那个娃儿危险!”

岸边有人大声提醒道,这时张昆发现那个小男孩已被冲到旋涡边,只剩一个小白点时显时现,眼看就要被卷进去了。

“嘭!”一声水响,张昆已跃扑了过去,一把抱住小男孩,在急流中一起一伏,一沉一落地游着,几经搏斗,终于将小男孩救上岸。

“遭了,水里泡久了,脸都乌了。”张昆一听,发现小男孩一没哭二没咳嗽,初步判定是有呛水的症状,便马上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孩子进行急救——张昆站在小男孩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小男孩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一下、两下、三下……小男孩开始咳嗽,继而吐出许多污水。张昆见孩子恢复了生命体征,便把他交给其奶奶。连救三人后,张昆已感觉体力有些不支,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又去救最后那个大人。

张昆(右)接受笔者唐雪元访谈

悄身离去隐名姓

再次跳入水中,张昆借助竹竿让那人紧紧抓住,然后拼命朝前拉。由于周身乏力,往前拉时,男子突然往下沉,他赶紧又奋力拉起,好在岸边有其他好心人的协助,终将男子救上岸。

“救上来后,这个人意识已经不清醒了。”张昆回忆道,“正好旁边有两名医生也赶来帮忙,我们一起对他进行了急救,但那名落水者还是没有醒过来。”

张昆心里十分着急,不顾自己快要虚脱的身体坚持抢救,直到救护车抵达后,他才悄悄离开。

回到单位,张昆始终牵挂最后救上来的那名群众,在得知他抢救无效离世后,内心十分悲痛、自责不已。“那人没救活,我太遗憾了,我心里充满内疚……”张昆哽咽着说:“我恨自己,为什么不再快一点,如果再快一点,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在干休所,这位遇难群众的妻子周燕流着泪对张昆说:“非常感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跳下去,我们恐怕连他的尸体都看不到。”其他几名群众也感动道:“当时水那么深那么急,我们三个大人都被卷进去了,你却毫不犹豫纵身跳下来救我们,真的感谢你!”

原来,送锦旗一行的2男1女,分别是彭州市隆丰镇村民周东、陈亮和郫县新民场镇村民周燕,他们均是一个单位的同事。

当日,他们三家人相约一起驾车到彭州市小鱼洞镇湔江河谷游玩。游玩时,周东8岁的儿子在河边嬉水不小心滑入深水区。一起同行的周燕的丈夫骆永强(离世的那位)看到后立即前去施救,不幸卷入急流。随后,陈亮与周东也跳入河中施救,不想全部‘吸’入急流中,一时凶险万分……

被救群众向张昆(中)赠送锦旗

军人本色自使命

“当时,一心只想着救人。”张昆坦言,“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将义无反顾救人,这是身为军人的本能!”

“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让一名年轻战士在危急时刻纵身一跃?”张昆救人的事迹在全所传开后,也引起许多人的思考。

“这力量来自使命的召唤,来自基因的传承,来自血性的迸发,来自能力的积淀。”张昆所在的休养所所长邓雯说,“张昆的挺身而出绝非偶然,是部队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必然结果。他的事迹在全所引起了强烈反响,官兵们纷纷表示,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充分发扬革命军人优良传统,时刻牢记人民子弟爱人民、人民有难争先上的优秀品格。”

邓雯所长说,1989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一个小山村的张昆,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军人。2006年12月,怀揣着儿时的梦想,他如愿参军来到了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的十五年中,他带过新兵,做过炊事班长,现在是干休所一名驾驶员。他平时工作努力、训练刻苦、学习认真,得到了老首长、单位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优秀士官”2次。

张昆所在部队四川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表示,张昆奋勇跳水救人一事,看似突然,但绝非偶然,是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省军区官兵身上的生动传承,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所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

干休所退休老干部、原成都军区副政委杨德福老首长也动情地说:“张昆同志做了件舍己救人的大好事,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是必然的,因为他继承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是的,于军人而言,勇敢和担当从来不是选择,而是源于初心、出于本能、植根于脑海。如果非要选择,那么,面对危险,奋勇向前,这就是军人的抉择。

点赞张昆,一名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惊天勇救4名落水群众,在激流中用双手托起生的希望的新时代军人!

采访手记:“四有”标准,激扬精彩人生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而英雄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不是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而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底蕴、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顽强的斗争意志,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优秀品质。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成都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四级军士长张昆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群众的事迹,感人至深,值得称赞。

张昆的英雄壮举并非个例。放眼全军,从抗洪抢险堤坝上“满身泥巴的身影”,到扫雷战场上大呼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逆行”……广大官兵在危急关头一次次挺身而出,永远冲锋在前。面对危险,在进与退之间,他们,永远无可选择!也正是无数像张昆这样的钢铁战士,筑起了守卫国土、守护安宁的铜墙铁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英雄壮举频出,源于党的精神谱系滋养,源于革命红色基因传承,源于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源于部队严格训练培塑。近年来,广大官兵认真践行“四铁”要求,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精武动力愈发强劲,血性胆气越来越浓,价值追求不断提升。他们坚守和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自觉为灵魂“补钙”、为品德“提纯”、为本领“淬火”。

成就大业,首在立人。当前,我军正处于强军兴军的加速推进期,更需要广大官兵自觉践行“四有”标准,积极投身强军实践,严格按“四有”标准立身行事做人,把“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展现在日常工作中,彰显在重大任务中,奋力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精彩的军旅人生。

作者简介

唐雪元,国防时报社《军民文艺特刊》主编兼记者部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理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唐雪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