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让非遗传承“潮”起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1-09-16 14:00:31 浏览次数: 【字体:
  【文旅快评】  

  作者:李慧

  一间工作室,两位非遗传承人。和以往关起门做饼、面对面销售的方式不同,在广东惠州博罗县观音阁镇德源楼,惠州非遗传承人李超宏、李晓聪架起手机开始网络直播。通过直播,更多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传承也有了新载体。

  “非遗+直播”的形式,不仅为非遗接上时代的地气,更为非遗文化注入流量的热度,让非遗传承“潮”起来,吸引着年轻一代的眼球。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非遗名片”,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大门。

  曾几何时,承载着这种荣光的非遗,却故步自封、步履蹒跚。很多生产制作手法过分追求传统,不求创新,停滞不前,难以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相适应。在营销策略上,不少非遗项目囿于卖方市场的束缚,难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齐步走,只能徘徊在艰难生存甚至濒临消亡的边缘。

  殊不知,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互联网大潮中,传播方式和途径在革新,理念和模式在革新,非遗的传承也亟待开发新路、开拓新局。

  回首来路,可以看到,许多非遗项目都诞生于农耕时代。农历二十四节气、草编工艺、山歌、棉纺织技艺、粽子制作技艺……这些非遗既丰富,又亲切,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和民间文化印记。

  保护和传承非遗,就是要把这种蕴藏于其中的古老而深沉的文化因子激发出来,与现代生活结合、与时尚结合,让非遗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成为“火”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一种存在。剪纸技艺传承人探索剪纸婚纱照等定制类产品、湖北省博物馆推出融入编钟音乐的手游、故宫开发各类文创产品……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巧的创意,古老的非遗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活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潮流样式。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不管是哪个领域的文化传播,都要直面群体差异、认知冲突、新陈代谢三大要素的挑战。这也是非遗走向市场亟须解答的几大课题。如何既保持传统特色,又融合时代需求;如何既有拥抱市场的热情,又有保持传统的定力;如何找到其中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成为非遗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互联网不断优化升级的今天,非遗传承需要创新,但也需要坚守。要警惕过度商业化给传统技艺传承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实践证明,如果一味地市场化,一味地迎合消费者,非遗也将因失去本来的色调而走向凋零。只有保持初心、保持本色,非遗传承才能常创常新,焕发出更长久的生命力。只有不断打磨产品、提升质量,才有可能使之突出重围、持续发展。

  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除了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外,政府在扶持和保护非遗项目中,更应该“扶上马,送一程”。要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扶持一批非遗推广研究企业和平台;要加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构建复合型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创新机制,摸索出一条以非遗传承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非遗在产业融合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2日 05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