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九一八特辑】“九一八”再观察:国外学者怎么看十四年抗战

作者:翟亚柳 来源:理论中国 发布时间:2021-09-18 18:41:44 浏览次数: 【字体:

“九一八”再观察

国外学者怎么看十四年抗战

翟亚柳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1931.9.18

编者按: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基于清楚的历史事实和扎实的学术探讨,十四年抗战已成为国内各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主流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十四年抗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也有不同角度的呈现。

今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转载“理论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我们一起来了解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的部分研究状况。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八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十四年抗战的历史,十四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

基于清楚的历史事实和扎实的学术探讨,十四年抗战已成为国内各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主流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十四年抗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也有不同角度的呈现。

十五年战争——日本学界的十四年抗战视角

日本学界对于日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动和进行的战争有多种研究视角,对战争的名称也有多种叫法。其中一部分日本学者主张的“十五年战争”说,则比较集中体现了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

这些学者所说的“十五年战争”,是指日本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至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期间的历史。战争虽实际持续了14年,但学者们按起始年代的数字计,将其算为15个年头。

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十五年战争”一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日本学者鹤见俊辅在《中央公论》1月号上刊载的《知识分子的战争责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十五年战争(1931—1945)”一词,并在同年《中央公论》7月号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美国像》一文中,解释自己使用“十五年战争”这一用语的原因。他认为,日本人将1931年至1945年的大战一分为二,把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这一系列战争看成对华战争,而将太平洋战争理解为对美战争,并且认为日本只是在对美战争中遭遇了失败。这样划分战争时期,显然模糊了日本的战争责任。因此,他希望“现代史家能够设法将昭和6年以来至昭和20年的一系列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并给予合适的命名”。

鹤见俊辅提出的“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不仅用于界定战争的时限,也体现着一种强调日本战争责任的历史观。这一用法提出后,虽在日本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领域引发一些反响,但并没有受到更多重视。

中国军队赶赴淞沪会战前线增援

12年后的1968年,家永三郎的《太平洋战争》一书出版。家永三郎在该书中明确指出:“从柳条湖事件到战败投降,日本与诸国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不可分割的——个人感觉理应如此理解——战争”为“十五年战争”。不过因为当时“十五年战争”影响力尚小,家永三郎在该书出版时,仍以“太平洋战争”作书名。1974年,家永三郎在高中教材《新日本史》的注释里,将“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写了进去,亦成为在日本教科书中首先使用“十五年战争”第一人。

之后,黑羽清隆的《日中十五年战争》(教育社,1977—1979)、今井清一的《十五年战争与东亚》(日本评论社,1979年)、江口圭一的《十五年战争之开幕》(小学馆,1982)和《十五年战争小史》(青木书店,1986年)、藤原彰和今井清一的《十五年战争史》全4卷(青木书店,1988—1989年)等著作,相继使用“十五年战争”一词。这一用法在日本逐渐为人所知,并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坚守卢沟桥的中国士兵

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日本现代史研究者江口圭一一直用“十五年战争”论这一框架进行日本现代史研究,并通过执笔撰写战争通史等途径扩大影响,为“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口圭一认为,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4 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及9月2日签署投降书这段时期内所发动的一系列包括九一八事变在内的对外战争,不是零散、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彼此内在紧密联系并恶性发展的一场战争。因此,可以将这一系列战争统称为“十五年战争”,并特别指出不考虑中国的动向(抵抗、反侵略)就无法说明日本侵略过程。

对于战争实际时间只有14年不宜称为“十五年战争”这样的质疑,江口圭一的解释是,如同虚算年龄一样,“十五年战争”是个富有时代感的话语,若把战争爆发之年记作第一年,那么战争结束之年便是第十五年。

1945年9月5日下午,延安各界两万多人在南门外广场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1945年9月3日,重庆街头,民众欢庆抗战胜利

战争名称的选定,不仅为历史叙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与范围,更体现了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观与价值观。日本学者木坂顺一郎指出:“‘十五年战争’一词因其强调了以下三点而在历史认识上有着显著特色:第一,日本对亚洲的侵略是在其一以贯之的意图下得以实施的;第二,前一战争所产生的矛盾引发了新的战争,是以三场战争(中国东北战争、中日全面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之关系密不可分;第三,持续15年的中国抗日民族解放运动是将此三场战争接续一体的最大动力。”

《论持久战》一书的多个版本

“十五年战争”是日本一些学者站在批判日本侵略战争和批驳保守派、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战争的立场上,认识中日战争的一个方向,并一度在日本学术界和社会产生较大影响。不过近些年,由于日本现实环境的变化和这一理论框架自身存在诸如对国际关系和战争间的非战争状态关注不够等弱点,这种提法影响力在减弱。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一些日本学者所提到的“十五年战争”与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在战争起止时间界定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历史观上存在的偏离和叙事主体的不同,前者名称从字面上表现的是一种中性的时间陈述,并没有反映出其侵略战争的性质;而我们所说的十四年抗战之“抗”,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的反抗,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的坚强与正义。

西方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的若干看法

长期以来,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重视欧洲战场和美国为主的太平洋战争研究,而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的研究重视不够。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论著数量有限,研究的学者也屈指可数。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涉及中国抗日战争研究时,提出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英文多用Second Sino-Japanese War)应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者,也不乏其人。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明确表示认同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法国冈城纪念馆馆长史蒂芬尼·格里马尔蒂撰文指出:“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八年抗战’的开始。其实如果把1931年9月视为起点的话,用‘十四年抗战’似乎更合适。欧洲人习惯于将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而事实上中国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在此之前就已经被卷入了战争的烽火之中。”

《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一书的作者,丹麦人何铭生在2017年1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把1931年而不是1937年作为第二次中日战争的第一年是有道理的”“虽然1931年日本的入侵曾被美其名曰为‘满洲事变’,但实际上是日本对数百年来属于中国的一部分领土的全面入侵。事实上,从侵略的规模考虑,日军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地区面积比八年后纳粹德国占领波兰西半部领土的5倍还要多。”

二是在撰写文章或组织学术研讨会时,将抗日战争界定在1931年开始至1945年结束的十四年,表现了一种事实上的认同。

如美国学者戴维·M·戈登在《历史文献:中日战争,1931—1945》一文中,即直接将中日战争界定在1931至1945年。这篇研究综述,用一定篇幅介绍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国内原因、国际背景以及蓄谋已久的野心。

2012年1月,英国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在英国伦敦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研究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国际学术讨论会”(New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1931-1945),会期3天,多国学者与会。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公路两侧伏击日军

三是对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这样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兴趣和思考。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一直关注中国学术界对抗日战争起点问题的研究。他指出,“从地方视角来说,人们同样可以对此提出疑问:将中日战争的时间设定为开始于1937年结束于1945年是否正确?我已经提到这个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很多历史学家现在认为,抗日战争在1931年日本攻占满洲的时候就开始了。尽管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但是事实是,1931年以后,中国不停地要面对日本的侵略,包括在战场上。”

1938年11月3日,新四军战士在马家园战斗中打击敌人

九一八事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二战史研究过程中,已出现把远在东方的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看法。除了一些著作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作为二战起点外,也有著作将1931年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叙事的起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兰登书屋出版社就出版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年鉴1931-1945》,逐日记录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入中国,至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投降的历史。

日本天皇签署的日本投降诏书

此外,相关著作也令人关注。

2015年4月,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推出两卷本图书《1937—1947:战争—世界》。该书由法国著名国际关系史专家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抵抗运动史专家阿丽亚·阿格兰教授联袂主编,同时,集聚了法、英、德、意、加、奥等国50余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撰写相关内容。书中明确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叙事延伸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特别是1937年中国爆发的全面、大规模的抗击日本入侵的战争。这在西方史学界比较罕见。

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和埃文·莫兹利作为少数几位在书写二战历史中强调中国贡献的西方作者,其作品虽没有明确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与1931年的九一八相联系,但在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却回溯或关注到这一年。他们的写作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1931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开始破坏了自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建立的国际体系,而二战则起源于这种新旧国际秩序间的冲突。

有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中心论视角,英国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的《被遗忘的同盟: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将中国置于二战的核心位置,论述中国在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角色及其贡献,呼吁全世界应该给予中国公正的评价。该书第一部分“战争之路”,专门介绍了中日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国国内从辛亥革命到共产主义革命的国内状况以及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日益走向冲突。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这是当时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从上述国外学者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的情况可看出:一方面,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已是国际学术界的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方面产生了一些交集,但由于研究主体不同,不同国家学者对1931年至1945年这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的关注对象、关注重点和理解层面等,仍特点各异,留下了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深化和加强对抗战史的研究,进一步唤醒和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增强我们抗战史话语体系、话语权的国际影响力,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原文标题:《国外学者关于“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综论》,发表于《红广角》2017年第3期。编发时省略注释)

来源:理论中国

作者:翟亚柳

来源: 理论中国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