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31:5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陈科‖不改的初心

作者:陈科 来源:渠县民俗文化协会 发布时间:2021-04-08 11:32:38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不改的初心

陈 科

渠县渠北镇山坪村被流江河三面环绕,与八濛山古战场隔岸相望,村里有个老支书家喻户晓,远近闻名。

老支书燕光明,年逾古稀,高个子,方脸盘,全身布衣,一双茧手,额头上布满岁月的风霜,刻痕留下他栉风沐雨脚踩山坪村、守护贾家寨的人生履迹。

老支书1948年出生在渠西乡四合村(现山坪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勤劳朴实、播种收获的农耕文化教育。1965年,17岁的燕光明调青龙镇(原青龙乡)农机站工作。1968年,20岁的他光荣入伍走进军营,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一师吉林长春部队的一员。在一次执行追捕武装分子的任务时,他不慎摔倒在地,头部负重伤,军区医院两次手术后康复,但已不能适应军营生活。1970年3月,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军营,告别了战友。乡愁情深的燕光明心里惦记着山坪村,想到贾家寨,他毅然放弃部队为照顾他安置在南京铁路局当电影播放员的工作,转业回到家乡。

时年21岁的燕光明任山坪村二队队长,工作出色,受到村民拥护。197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年后出任山坪村支部书记。他热爱山坪村,守护贾家寨,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9年,把青春和热情献给了山坪村,献给了贾家寨这片热土。

山坪村总人口2980人,总户数837户,土地面积3300亩,流江河、岩溪河紧紧环抱。因隔河渡水,没有一座桥。村民们出门赶场,买卖生产生活物资极不方便。最早只有一条渡船,为解决村民过河难问题,燕书记带领村委,四处想法增添了两条渡船,但仍不能满足群众过河渡水需要。那些年,每年都有大人小孩因船渡河而失去生命。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沉船事故就溺水10多人,全村悲泪。90年代一次翻船事故,渡船上30余人落水,沿河两岸群众呼救,县委、县政府领导赶到现场,及时组织抢救,才避免了重大伤亡。

要致富必须修桥铺路,燕书记思考着。村委向省交通厅连续多年递交报告,并多次给县委、县政府汇报,多次赴蓉向省交通厅领导汇报,得到省交通厅项目支持。领导高度重视,在市县办理审批手续,一路绿灯。一桥飞架,258米长的双车道铜山大桥修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人民过河过水的特大困难,燕书记和山坪村支部受到市县表彰。在39年的村支书岗位上,他带领村民还修筑了7000多米渠道和桃花溪小公路桥,建了3处大型电灌,解决全村农田灌水等造福子孙的大事。全村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山河巨变、面貌一新。

贾家寨是个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好的山寨。“古賨人最早在这里定居繁衍,三国大将军王平从小在这里生活;山寨竹树葱翠,鸟语花香;桃花溪、仙鹤岛,古賨洞、金娃洞、雷打石等充满传奇色彩。”他对贾家寨的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贾家寨是渠城人民的后花园,是山坪村人致富的风水宝地。他不遗余力,四处奔走,多次与县级有关部门联系,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策划,受到县上领导高度重视,县文旅局进行项目包装,在贾家寨修砌汉代碑亭、山寨农家乐,搭建观光休闲棚等。燕书记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修砌望月的戽牛,更为贾家寨增添了神秘色彩。

1999年,燕光明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他是全县任职时间最长的村支书),村民还是亲切地叫他燕书记。为保护贾家寨的生态环境,卸任后的燕书记驻扎贾家寨,像守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着贾家寨。春夏秋冬,风霜雪雨,人们都能看见他戴着草帽在贾家寨转来转去,剪枝修叶、种花植树、修路整道,清理废旧物品。每遇暴雨袭来,他不分昼夜巡寨,哪里石板松了,哪里路基垮了,他都亲自修补。省里专家学者、市县领导、休闲人群,凡到贾家寨参观,他都义务当导游和解说员,给莅临贾家寨的人们讲述神奇的传说故事。最早的贾家寨香妃竹仅一枝独苗,经他常年累月精心培植,不仅使香妃竹遍布山寨、郁郁葱葱,还把香妃竹的故事也讲得绘声绘色。

老支书守护贾家寨半个世纪(村支书39年,卸任后留守贾家寨21年),现仍在发挥余热,配合县民俗摄影协会,在贾家寨下坝的油菜田,打造出灰姑娘摄影基地。随县民协考察组去成都、崇州、都江堰等地,参观金沙遗址,民俗民居古村落、古建筑后,他自己掏腰包,自己动手搭建磨棚、安装石磨,再配上风车、犁头、竹筛、斗篷等农耕生产生活用具,把贾家寨打造成了县民俗民间文化示范点,引来无数游客参观体验。他与青龙镇的县民协会员余渊全邀约一起,自费去南充考察王平墓穴。为让大将军回归故里,他俩合力在贾家寨修砌了王平衣冠冢,还自己购买材料,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搭建修葺贾家寨木柱寨门,修起王平大将军战骑镇守贾家寨,四面八方涌来的参观者赞口不绝。据老支书介绍,为把贾家寨打造成流江河沿岸的民俗风情旅游景区,21年来,他不仅投入自己的收入,子女打工投入的钱也有20余万。他还是贾家寨的义工、志愿者、守护神、建造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3岁的燕光明,额上又多了几道岁月的刻痕,头上的银丝华发又多了些雪白。但他坚守传统文化、传承民俗根脉,用一生守护贾家寨,让贾家寨绽放出民俗文化光彩,成为流江河沿岸风景旅游的新高地的初心不会改变。


作者简介

陈科,笔名阿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协会员,渠县民俗文化协会会长,《濛山文艺》执行主编。作品散见文学期刊及报纸副刊。

来源: 渠县民俗文化协会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