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景区与“两弹一星”景区

作者:段雯 来源: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17 15:52:28 浏览次数: 【字体: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景区

与“两弹一星”景区

段 雯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景区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景区,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由北川老县城遗址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门

北川老县城遗址占地面积1.2平方里,是全世界规模最宏大、破坏类型最典型、次生灾害最全面、原貌保留最完整的地震灾难遗址,遗址内有各种类型的倒塌建筑、变形的道路、灾难发生后的救援现场和重要事件发生地。

鸟瞰地震纪念馆实景照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内景

纪念馆毗邻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按“裂缝”建筑方案建设,其寓意为“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纪念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0平方米,陈展面积10748平方米,分为旷世巨灾、破坏惨重,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创造奇迹,伟大精神、时代丰碑(暂定)四个部分。主题陈展为《山川永纪》,主要表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民族大团结好”等内容。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整个建筑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征新生和希望。

地震后的北川老县城

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悼念台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四川省灾后精神家园重建“一馆三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宣部确定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龙头项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国家4A旅游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省级科普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留存灾难记忆、传承抗震精神、展现人类爱心力量以及对自然再认识的平台,开展预防特大自然灾害科研和教育的基地,具有“纪念、展示、教育、宣传、科研”等功能。

绿宝宾馆加固

梓潼县“两弹一星”景区

梓潼县“两弹城”景区,位于梓潼县城西郊长卿山脚下。“两弹城”景区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院部旧址,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修建于60年代中期,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物167栋,共分3个区。1993年院部搬迁至绵阳科学城后,此处停止使用。“两弹城”景区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绵阳市纪委命名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

两弹城精英门

“两弹城”景区完整地保留了大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包括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弹之父邓稼先的旧居、“小白宫”、将军楼等,建筑物墙上保留了大量“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标语口号,还保留着一座长达2.8公里的防空战备洞,还有江泽民、李鹏、张爱萍等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和邓稼先、于敏等国防科学家的题词石碑70余块而组成的民族魂碑林。

两弹元勋邓稼先旧居

1965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线建设和“要准备打仗”的部署,决定内迁梓潼。又根据“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营”的原则,将院本部落户于梓潼长卿山,其余各研究所,则分散设于龙门山和剑门山几个县的莽莽群山之中。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于敏、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等,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造福的愿望,为实现“振我国威,扬我军威”的理想,都先后云集到这里。

两弹城防空洞

当时,万余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初到这莽莽荒野中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住房问题。为克服困难,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干打垒”革命精神,自己动手筑土墙、盖草房。科学家们带领一批刚从学校出校的大学生,以“卧薪尝胆,忘我攻关”的情怀,白天挑砖、抬瓦搞基地建设,夜晚挑灯夜战学理论、学专业。科学家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藏匿于深山,废寝忘食的投入“精心研究、精心设计、精心试验、精心制造,力争第一,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之中。他们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靠自己刻苦学习,靠自己反复摸索去掌握尖端技术。他们没有节日,也没有星期天,研究室里的灯光常常从黄昏亮至天明。为一个关键技术,他们在简易手摇计算机上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仅仅半年时间,就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事隔不到一年,又研究完成“氢弹”设计方案。“两弹”的研制成功,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争气弹”,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强大阵容,中国的国力和在世界的国际地位也随之而提高,古老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两弹城大礼堂

1983年,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来到长卿山视察九院,见科学家们住在大山沟里,便说:“你们不会寂寞的,当年司马相如就在你们眼前那块石头底下读书嘛!”邓稼先院长回答说:“是啊,七曲山大庙里的文曲星张亚子还在看着我们出成果嘞!”张爱萍将军当即感慨地写下了诗句:“赠九院同志:二十二年难忘情,崎岖道路信踏平。屡建奇功震寰宇,更创奇迹惊鬼神。张爱萍1983年5月20日于长卿山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段雯【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