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宋代的灯市,昭觉寺也有一绝

作者:远 近 来源:方志成华 发布时间:2020-02-01 21:06:26 浏览次数: 【字体: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转眼又一春,今年年更新,藉由宋时的灯,送大家一个金鼠福年。

鼠(书法) 孙晓云(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岁华纪丽谱》提到:“宋开宝二年,命明年上元放灯三夜,自是岁以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如繁杂绮罗街道,灯火之盛,以昭觉寺为最。”

花灯、宫灯、纱灯、走马灯 ,灯灯溢彩,正月的灯市,繁盛至极。

南宋诗人陆游吟:“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成都知府田况叹:“衯裶合绣袂,轣辘驰香辀。人声震雷远,火树华星稠。”

据《成都古今集记》载,成都不止“灯市”独秀,而是“十二月市”齐放。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宋之前的唐,实现严格的坊市制度,坊内禁止经商。到了宋代,宽柔的治国政策,坊市格局逐渐打破,商人被允许沿街开店。

相同行业的店铺集中在一起,小卖行贩穿插其间,自宵禁制度被取消后夜市、酒楼发展顺遂,加上成都又是当时蜀中游乐活动中心,久而久之,成都形成从新年到年终月月遨游的习惯,才有了“十二月市”。

宋代的灯市主要集中在大慈寺、昭觉寺。

当时市区街坊华灯齐放,艳彩映天,青羊宫的道灯,大慈寺的冰灯等,昭觉寺的佛灯,精巧奇绝,引人入胜。

宋朝的成都灯市是在成都灯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灯会又是从元宵赏灯习俗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逢元宵,“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不仅吸引了成都府属城乡居民前来观赏,成都以外各府县城乡居民也慕名前来观赏。

当时的灯市将观灯、文艺演出、商贸展销、体育竞技融为一体,有庄季裕的《鸡肋编》卷记载,“成都元夕,每夜用油五千斤”,规模相当大。

以燃灯、观灯为主题的商品交易集会欣欣向荣,大型“灯山”金碧相射,锦绣光辉。据说,成都元宵节时的灯山可以和京师媲美。

1942年,巴金写下散文《灯》。“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灯是什么?灯是情结,是氛围,是方向。

现代意义的灯,添了一层积极的精神表达。“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

来源:方志成华

作者:远 近

来源: 方志成华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