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甲骨学研究 120年大事简表

作者:徐义华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9日 07版) 发布时间:2019-10-29 17:49:05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徐义华《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9日 07版)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王懿荣是学界公认的甲骨文最早的发现者。

1903年,刘鹗出版《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

1904年,孙诒让撰成《契文举例》。这是第一部甲骨文字考释和研究著作。

1909年,日本学者林泰辅发表《清国河南汤阴县发现之龟甲兽骨》。这是第一部日本学者的甲骨学研究著作。

1915年,罗振玉出版《殷虚书契考释》,大量文字得到考释,卜辞基本可以解读。

1917年,王国维发表《殷卜辞所见殷先公先王考》,甲骨文开始作为史料研究商代历史;加拿大学者明义士出版《殷墟卜辞》,这是第一部西方学者的甲骨学研究著作。

1920年,王襄出版《簠室殷契类纂》,被认为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典。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殷墟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拉开了殷墟13次发掘的大幕,甲骨文整理进入科学发掘阶段。

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把甲骨资料分为五个时期,甲骨文史料价值极大提高;郭沫若出版《卜辞通纂》,资料翔实,编著体例精到。

1934年,唐兰出版《殷墟文字记》,甲骨文字考释成果和考释方法得到推进;孙海波出版《甲骨文编》,是早期甲骨文字形、考释汇编。

1936年,发现YH127坑,出土有字甲骨1.7万余片,是迄今发现甲骨数量最多的坑位。

1938年,日本学者贝冢茂树发表《论殷代金文中所见图像文字》,提出殷墟卜辞中有不属于商王的卜辞。

1939年,曾毅公出版《甲骨存》,这是第一部甲骨缀合的专书。

1944年,胡厚宣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这是早期甲骨文与商史研究的范例。

194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学乙编》出版,殷墟13次发掘的主要成果得以刊布。

1953年,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两片有字卜骨,系安阳殷墟之外第一次发现商代甲骨文。

1954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出版,是对前五十年学术的全面总结,又在各个领域有所推进。

1956年,李学勤发表《谈安阳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指认出西周甲骨。

1967年,日本学者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出版,是第一部甲骨文资料类编。

1970年,加拿大学者许进雄发表《钻凿对卜辞断代的重要性》,关注钻凿形态与甲骨断代的关系。

1973年,发现小屯南地甲骨,出土有字甲骨5000余片,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

1977年,李学勤发表《论妇好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提出历组卜辞时代提前;陕西扶风凤雏遗址发现西周有字甲骨300余片。

1978年,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出版,刊布传世甲骨资料41956版,被誉为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1979年,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出版,考释文字300多个,总结音、形、义相结合的考释方法。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小屯南地甲骨》出版,公布甲骨资料4000余版。

1984年,林沄发表《论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提出字体作组合为分组、分类的唯一标准;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出版,是第一部西周甲骨综合性论著。

1991年,发现花园庄东地甲骨,出土有字甲骨600余片;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出版,是甲骨文断代两系说的完善。

1992年,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出版,是甲骨文字考释新成果、新方法的展现。

1996年,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出版,是近百年甲骨文字考释成果的汇总。

1999年,王宇信等主编《甲骨学一百年》、彭邦炯主编《甲骨文合集补编》、宋镇豪著《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出版,是甲骨学百年成果的展现。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出版,刊布完整单坑非王卜辞500余片;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有字卜甲4版,是商代王都之外首次发现商代甲骨文。

2005年,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有字甲骨600余片。

2006年,安阳殷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0年,宋镇豪主编《商代史》出版,是目前最全面的商代断代史著作;黄天树主编《甲骨拼合集》出版,体现了甲骨缀合新方法、新理论的阐释与实践。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出版,刊布甲骨文资料300余片。

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8年,甘肃彭阳姚家塬发现西周有字甲骨。

(作者:徐义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