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14:03:00

【方志四川•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邓静 芸涵 ‖ 中国的“熊猫大学”

作者:邓静(西华师范大学) 芸涵(四川日报记者) 来源:《巴蜀史志》2019年第2期,总第222期 发布时间:2019-04-22 19:11:26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9年第2期

西华师范大学40余载的大熊猫情怀

今年1月,西华师范大学(以下简称“西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 团队”的一项成果引发关注。他们调查发现了大熊猫产仔洞穴质量在其繁殖和生态学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这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管理和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启示。

        西华师范大学校门(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这支团队在2018年公布的研究发现,过去10年里,大熊猫在分布上向高海拔区域平均漂移了近100米,为全球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提供了范例。还是这支团队,其“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 与种群复壮技术”荣获2017 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团队成员揭示了野生大熊猫 种群续存的最小栖息地面积需求,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2项)等项目10余项…

一种精神氛围的形成,源于相对稳定的人群在足够长的历史时期里,不间断地坚守和传承,最终实现一种新的生成和构建,继而持久地影响后代。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华师范大学以胡锦矗、秦自生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大熊猫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成就,西华师大也因此享有“熊猫大学”的美誉。

1980年,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参加中国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胡锦矗(右一)、秦自生(右三)教授分别担任该中心正副主任。图为他们与美国纽约动物协会保护部主任夏勒博士(右四)、田纳西大学学者约翰逊(右二)合影(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此后的40余载,西华师大对大熊猫的研究从未中断。以胡锦矗的学生魏辅文、张泽钧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工作者,欣然接过接力棒,科研成果一项接一项,让这所地处二线城市的师范院校在保护野生大熊猫这项科研事业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前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后辈开拓创新、续写荣耀,为大熊猫保护事业逐梦前行

 当今中国大熊猫研究领域,胡锦矗被称作研究“国宝”的“国宝”。

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已是四川省内知名的野生动物专家,他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了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胡锦矗(左一)、秦自生(右一)在“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历时4年,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出炉,调查行程9万公里,确认野生大熊猫约有2400只。他从大熊猫粪便着手的调查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的“胡氏方法”。

1984年竹子开花后,胡锦矗教授与乔治·夏勒(美)在灾后发现一具熊猫尸体,进行观察记录(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基于胡锦矗科研团队的调查情况,国务院批准了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同时批准建立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拯救。

在野外调查期间,胡锦矗在卧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以“五一棚”为起点,中国大熊猫生态保护逐步走上了世界之巅。

五一棚(图片来自网络)

而胡锦矗也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高奖项——“自然保护贡献奖”,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

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右)为胡锦矗教授颁奖(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1980年,16岁的魏辅文到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求学,导师胡锦矗将大熊猫研究融入了他的生命。1994年,魏辅文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留在动物所进一步研究大熊猫。

这一次魏辅文“站”在老师胡锦矗的“肩”上,用新的思维和手段,将大熊猫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成为西华师大第二代“熊猫学者”的领军人物。

2018 年 12 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回母校西华师范大学看望恩师胡锦矗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他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过程及演化潜力,揭示了大熊猫在食性转换和特化历程中如何在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产生适应性演化的规律,阐明了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崩溃的机制,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2017年,魏辅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 年,魏辅文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魏辅文院士向恩师胡锦矗赠书(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今天,“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团队”的掌门人是张泽钧,曾师从胡锦矗、魏辅文。他拓展完善了胡锦矗自创的咬节法,揭示了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兽类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IUCN熊类专家组成员。而随着杨志松、张晋东、韦伟、洪明生、唐俊峰和韩菡等年轻一代的加入,第三代“熊猫学者”的队伍不断壮大,迸发出更多活力。

 西华师范大学“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团队”荣获2017 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

这是一支能吃苦、肯坚守的团队,对大熊猫研究的热爱与守护代代相传,薪火相继

和其他学科不同,野生大熊猫的研究不是坐在实验室里就能完成的。从胡锦矗、秦自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开始,深入原始森林进行野外考察,就成了这支团队的工作常态。

 一次,胡锦矗在青川县摩天岭独自追踪大熊猫,突遇暴风雪,从早晨到深夜,他连续走了14个小时……

胡锦矗教授与法国专家在卧龙考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在当时的大熊猫研究领域,植物学家秦自生是唯一的女性学者,撰有《大熊猫食用竹鉴别》《卧龙大熊猫生态环境的竹子与森林动态演替》等,曾获原林业部抢救大熊猫先进个人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在学生眼里,秦老师是位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她经常在野外采集标本,走山路、爬兽径、 睡帐篷、住岩洞,每天步行几十里,曾经摔下过悬崖。“那时候,别人都说我像个野人,一年到头都在林子里,难得回趟家。”

秦自生与外国专家艾伦·泰勒在王朗大熊猫栖息地研究大熊猫食物竹子更替(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最光荣的使命是传承,最美丽的绽放是坚守。正是胡锦矗、秦自生的身体力行,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守的科研作风,深深注入到这支团队的血脉中。

“我读书的时候,一年有七八个月都在野外调查。”魏辅文指了指鼻子上的伤疤,“这就是跟胡老师建观察站时,被倒下的木头砸的。”

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右)为新当选的魏辅文院士(左)颁发院士证书(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今天,“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团队”成员有了更多的 80后90后年轻人。在无数次野外任务中,让杨志松记忆深刻的是那次去冕宁开展的大熊猫调查。“晚上调查队借住在山上的电站里,半夜下起了暴雨,泥石流顺着河沟汹涌而来。当大家匆忙撤到安全地方回头再看时,电站已经被泥石流摧毁。”

不管野外条件如何艰苦恶劣,也阻挡不住这支队伍逐梦前行的脚步。

学生们都记着胡锦矗的话:“要做好科研,必须要考虑社会责任:你的科研成果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好处,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能给国家作出什么贡献。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土壤的馈赠,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给这个团队打上深深的烙印

今年已91岁高龄的胡锦矗,每天都会走进生命科学学院大楼的工作室,继续为大熊猫研究作贡献。有人说,论胡老对大熊猫研究的贡献,有无数次机会可以离开这所川北小城,他为什么不走?“那时候,我们服从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哪里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秦自生回忆说,1957年她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第一次 来到南充时,却发现这里连公交车都没有。“我没有抱怨,欣然接受,相信在小地方也可以干成大事情。”

西华师范大学2014级毕业生与上班途中的胡锦矗教授合影(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信念,西华师大70多年来名师辈出:著名墨学家伍非百,古代文学专家周虚白、傅平骧,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古诗词专家郑临川,哲学专家李耀仙,生物隐翅虫科分类专家郑发科,数学函数论专家顾永兴,历史学专家吴景贤、柯昌基、龙显昭……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原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蓬州闲士 摄)

当初胡锦矗、秦自生创建的生物系这株“幼苗”,现在已经枝繁叶茂茁壮成林,发展成了涵盖7个学科门类的生态学学科群,与政治学一起 成为西华师大的“学科特区”。与生态学和政治学并肩的,还有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天文学、教育学、数学。

特色优势学科的崛起,就是西华师大人念兹在兹的“大事情”。

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雕塑《腾飞》(蓬州闲士 摄)

2018年12月,魏辅文重返母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老师胡锦矗。“我今天的成就与母校的培育是分不开的。母校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和充满激情,这些都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进入新时期,西华师大有了更高的目标。在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看来,“西华师大虽然不是一流的大学,但我们要建设一流的学科,我们有一流的科研团队。”近年来,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张泽钧带领团队与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训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参与华蓥山自然保护区的创建,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草坡自然保护区、白河自然保护区等的升级,以及国家重大工程成兰铁路、川藏铁路等的科技咨询。

2018年12月,魏辅文院士回母校西华师范大学在生命科学学院讲学(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今年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在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看来,正是熊猫研究工作者秉承“立教报国、育才造士”“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传统,不断努力、不懈奋斗,为保护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力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8年12月,魏辅文院士与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座谈(图片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网)

守护大熊猫,拥抱未来。“如今,国家对大熊猫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大熊猫作为弥足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其保护工作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四川的有力诠释和基层实践,我们有信心走得更加坚定。”王安平说,“西华师大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更多的‘一流科研团队’,产出更多的‘一流的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2期,总第222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邓静(西华师范大学)

         芸涵(四川日报记者)

来源: 《巴蜀史志》2019年第2期,总第222期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