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 16:55:23

【散文】 汶川新纪

作者:苟浩然 来源:西华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24 11:05:27 浏览次数: 【字体:

959e928376bf42938e9921cd115c3e08.jpg

汶川新纪

苟浩然

夫蚕鱼立国,望丛治蜀。五丁开山,始通秦塞。西挹岷水,东赴潇湘,南俯百越,北据剑阁。井络天彭,沃野千里,水旱从人,誉曰天府。公孙跃马,力士迎车,相如庭户,工部浣花。实乃物富膏腴之地,人杰英豪之邦。古来丰功,皆起大难,欲称伟绩,必受困苦。而今新世,海晏河清,太平相安,虽无人力征战之苦,亦难避风云不测之灾。

粤以戊子之年,丁巳壬子日,时逢日仄,民皆养息。刹那之间,浪涛骇起,地动不止,楼裂山崩。民众纷纷下楼,仓皇逃至开阔平坦处。瞬时,童稚号哭,翁媪难行,人尽色变,四野哀鸣。山岳塌而为川,江河堰而成原。楼台尽毁,珠玉不藏,残垣断壁,胜迹何寻!残肢断臂,血肉难分。经测震中于川西汶川,震级达八级,史称“汶川地震”。于是天下震恐,是夜,星汉黯淡,山川失色,举国祁佑,亿众之心,系于汶川。未过一时,先旅已至,后续军部,开赴川西。搜伤救埋,扶老携幼,空降探险,输运物资。而后总理亲至,慰问群众,不顾身危,四处奔走,于残破教室内板书大字,“多难兴邦”。蜀中之民无不泣涕,盛世悲歌,震荡华夏!

虽则恸哭远望,血泪和流,然人抹泪而动,救灾实切,不容稍迟。四方闻之而动,蜀中各地之民争相献血,致路塞而不能行,东南西北之众,捐资赠物,皆尽全力而为之,非较锱铢与千万而。医政军民,各司其职。其政则协调各部,上下一心;其医则全力抚伤,难道辛苦;其军则起废入墟,不知昼夜;其民则各尽心力,志愿帮扶。其父则护幼携老,齐家安心;其母则以手枕石,伤不至儿;其师则导引学子,亲正师范;其童则负友呼朋,同奔避难,余此种种,不可胜数。一时之间,如“可乐男孩”之事,遍传闾巷,其乐观之心足可感万千生灵!丧亲友,失家园,人心痛如此,然亦能振作前行,实乃生命之伟力也!楼可塌,心不可塌,山可垮,志不可垮。救援凡数月间,余震未断,气正酷热,于此人间修罗,然其志如城,其身如刚,其心如月,坚不可摧,实我川魂不倒!

此震摇天动海,远及外邦,四海皆惊,咸伸援手。震区救援历数月之久,重建之工达数年。受此震而死七万余人,伤达数十万人,实天人共泣,日月同哀。更马革裹尸,青山忠骨,令人叹惋,倍增敬意。此震范围之广,伤亡之多,损失之大,非仅中国历史之罕见,亦世界之罕见。

于今立国七十载,距汶川之劫已十有一度春秋。今日汶川,美景如画,高楼林立,百姓乐业。斯人已逝,伤痕渐抚,青山依旧,细水长流。学子于宽敞教室努力向学,朗朗书声可慰地下亡魂乎?后巴蜀之宜宾、芦山、九寨沟等地亦发地震,当地之民皆有序应灾,齐心抗震。经汶川之难,技术日新,救援力增,更可贵为此间之精神:其时之少年,或见军人之担当,今投身行伍,戍边卫国;或被救治而复生,今学医杏林,悬壶济世;或受之感动,志愿救助,爱心永驻。此种力量代代传递,生生不息,万千平凡之人,亦造千载不没之功,可共天壤而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忆我中华,历数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外族侵略,民族生死存亡之机,吾国之民终于绝处奋起,合众心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今纪此事,勿忘国殇!勿忘汶川之精神,亦必造新世之伟业,成复兴之中华。时人有诗云:

梦碎三川参色黯,男儿忍泪带吴钩。

长城新筑梁岷水,劲旅重操赴汶州。

一纪烟霾尘已息,千年风雨意何休。

苍生饱暖平生志,裂土难封万户侯。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来源: 西华大学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